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102.
我院于1986~1988年共收治伤寒患者483例,其中伤寒复发31例,占6.43%。31例中,男14例,女1例;年龄6~56岁,平均28岁,31例中有诱因(受凉、受惊)3例;全部有发热,热型以不规则热型为主;热程2~12天,平均5.2天,较同期伤寒热程缩短42天。无欲貌3例;相对缓脉7例;肝脾肿大28例;未见玫瑰疹。原发时治疗以两种抗菌药物合用为主,其中3例体温正常后自以为治愈而自动停药,一般病例体温正常后一周而停药。复发时间9~43天,平均19天.复发时用药与原发时大致相同,经治疗后31例全部治  相似文献   
103.
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合于髋关节严重疾患,伴有慢性疼痛、功能受阻,经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和改善症状者。其最常见的适应症有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创伤性骨关节炎等。现就全髋置换术后护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4.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给药的方法,也是医院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操作质量,我们对临床静脉输液过程存在的问题地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1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2006年1月~12月我部中心治疗室护士的3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实现粮食产后减损,驱灭老鼠.方法:利用低频电磁场对鼠类生物效应研究的基础结合广谱复合频率信号的特性.以AT89S51单片机为依托提出了能发射出复合频率信号的伪随机广谱复合频率信号源的设计方案.结果:结果显示信号的广谱特性稳定而且该信号和其相应产生的电磁场的参数理论上能够满足实验的需要.结论:该信号源的设计是可行的,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骨骼牵引术后牵引针眼的2种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304例骨骼牵引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4例病人用碘伏消毒后无菌纱条按8字法缠绕于牵引针进出皮肤的两端并覆盖牵引针眼,保持局部干燥;对照组150例病人术后每天用75%酒精消毒牵引针眼2次。观察术后病人牵引针眼局部感染,病人对疼痛的自我感受及2种护理方法工时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率3.2%,对照组感染率12%,2组病人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不能耐受疼痛的病人占5.8%,对照组不能耐受疼痛的病人占28.7%,2组病人疼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组病人护理工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骼牵引术后用碘伏消毒,无菌纱条按8字法缠绕于钢针进出皮肤的两端,并覆盖针眼,保持局部干燥的方法效果优于75%酒精消毒针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唐冬梅 《现代保健》2010,(30):54-55
目的分析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分娩孕妇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入选条件为ASAⅠ~Ⅱ级,单胎头位,产前检查确认可以经阴道分娩,无产科并发症产妇。镇痛组:待产妇官口开至3cm,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时开始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进行镇痛;对照组:未镇痛,自然分娩。结果镇痛组在分娩的过程中基本不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在Bromage评级、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缩宫素使用方面,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既镇痛完善、迅速,又保留了产妇的运动能力,同时不影响产程,对母婴影响小,是目前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8.
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我所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老年人眩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病人病因中大多数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见,占15例。以眩晕,走路不稳,复视,肢体麻木为主要症状,有别于无其他系统神经症状体征的耳源性眩  相似文献   
109.
黄芪口服液治疗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治疗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治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黄芪口服液口服,并设对照组观察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原发病总疗程、治愈率。结果实验组原发病总疗程缩短,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提前,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2组在治愈率上无差异。结论黄芪对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有显著疗效,经合理治疗后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60岁及以上社区人群的听力学特征,初步评估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更好地开展老年性听力损失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准备工作。方法选取上海市松江区两大社区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为观察对象,纳入样本量1712例(3424耳),开展听力学筛查横断面研究。受试者均接受电耳镜检查,并由耳科医师和听力师共同完成听力筛查,2位文员同时核查并及时录入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分类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结果所有观察对象中存在听力损失1528例(89.25%),其中轻度663例(38.73%)、重度以上183例(10.69%);达到听力残疾一级2例(0.12%)、二级4例(0.23%)、三级39例(2.28%),四级550例(32.13%);听力图为缓降型793耳(23.16%)、陡降型550耳(16.06%)、平坦型1378耳(40.25%)、其他少见类型703耳(20.54%)。结论60岁以上人群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以高频和全频听力损失多见。做好老年性听力损失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