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3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74篇
地球科学   255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30篇
  1974年   14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Over a three-year period, quantification of faecal indicators and the molecular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Salmonella were monitored in sediments from three contrasting mudflats of the Seine estuary (France). The elevation of the mudflat surface was monitored concurrently using a high-resolution altimeter.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tudy, estuarine mudflats were areas of deposition for faecal-indicator bacteria and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sedimentary processes. In the intertidal freshwater and subtidal mudflats, the highest abundances of faecal-indicator bacteria were counted during a depositional period. Maximum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the freshwater mudflats during periods of high flow: thermotolerant coliforms: 3.9 x 10(4) cfu cm(-2), enterococci: 1.2 x 10(4) cfu cm(-2),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spores: 9.8 x 10(5) spores cm(-2). Loss of culturability of enteric bacteria in sediment microcosms demonstrated the remediatory capacity of the mudflats, even if they might be a secondary source of bacteria-forming spores to the water column through erosion and resuspension events.  相似文献   
992.
The common mussel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was selected as unique biomonitor species to implement a regional monitoring programme, the CIESM Mediterranean Mussel Watch (MMW), in the Mediterranean and Black Seas. As of today, and upon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he MMW Network has been able to quantify (137)Cs levels in mussels from 60 coastal stations and to produce the first distribution map of this artificial radionuclide at the scale of the entire Mediterranean and Black Seas. While measured (137)Cs levels were found to be very low (usually < 1 Bq kg(-1) wet wt) (137)Cs activity concentrations in the Black Sea and North Aegean Sea were up to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Basin. Such effects, far from representing a threat to human populations or the environment, reflect a persistent signature of the Chernobyl fallout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993.
994.
作为USArray台阵部分而部署的地震台站,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主要研究仪器设备“地球透镜”计划的一部分。当全部运行时,USArray台阵将包括400个宽带地震台站的可移动台阵(TA),这些台站将以有规则网格的场点排列部署,台站间距约为70km。在今后的10年时间里,可移动台阵TA的布设区域将在美国境内迁移,最终在美国本土及阿拉斯加形成2000个记录场点。尽管USArray台阵的主要目的是记录探寻北美的构造、演化和地震活动性时所需要应用的地震信号,但可移动台阵TA布设后高质量的地震记录能力,就能够获得和分析用于诸如深地幔研究、地震破裂研究以及进行诸如地下核爆炸异常震源分析等其他目的的遥远小事件的资料。目前,可移动台阵TA正在美国西部进行初期的部署,2006年10月9日北朝鲜起爆地下核爆炸时已有约240个台站在运行(图1)。图1(左上图)事件及台站图的位置。(左下图)北朝鲜核试验及日本海深部事件的位置。(右图)得不到可移动台阵(TA)台站信号的位置(细线空心圆)、记录到低信噪比信号的台站(粗线空心圆)和具有北朝鲜核试验清晰P波到时的台站(实心圆)本文通过提取北朝鲜爆炸产生的高保真信号,说明可移动台阵TA对...  相似文献   
995.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总辐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站(塔中站)直接探测的总辐射资料,对流动沙漠区近地层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辐射的连续日变化对天气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天气现象较少的1月逐日总辐射上下变动的离散度较小,4月最大;1月、4月、8月、10月总辐射的平均日变化曲线皆呈正态分布,与同纬度地区比较,其年变幅较小;总辐射瞬时最大值为1 182.6 W·m-2,未超过太阳常数。总辐射随总云量增多而降低,且其在碧空最大,高、中、低云时逐渐降低,阴天Ci、Ac、Sc和Cb的平均总辐射约比晴天时分别减少5%、27%、51%和59%;沙尘使总辐射降低较为显著,风沙季节总辐射日变化与地面风速日变化对应,且主要受控于湍流作用,最大值出现与热力湍流和地面风力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地层湍流热通量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2007年8月3日至10月31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取得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比较了涡动相关法、波文比法和空气动力学法计算得到的湍流热通量,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能量平衡各分量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波文比法、空气动力学和涡动相关法计算得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湍流热通量日变化特征是一致的,整个观测期间,空气动力学方法和波文比法计算得出的湍流通量大于涡动相关法。它们的顺序分别为,波文比法计算得出的湍流热通量最大,空气动力学方法次之,涡动相关法最小;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能量平衡各分量基本上以12:00时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具有非常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净辐射日最高值324 W·m-2出现在当地时间11:30,最小值-85 W·m-2出现在当地时间18:30;土壤热通量在12:00左右达到日最高值143 W·m-2,而20:00时出现最小值-69 W·m-2;感热通量在13:30时左右达到最高值178 W·m-2,19:00时左右出现最小值-7 W·m-2;相对于上述3个能量平衡分量,潜热通量的日变化特征不太明显。每日12:30左右出现潜热通量的最大值43 W·m-2,06:00时出现日最低值-1 W·m-2。  相似文献   
997.
C·托格  袁道先 《中国岩溶》1987,6(2):127-136
碳酸盐岩次生渗透性是成岩作用、构造作用、水动力作用及生物化学作用的综合结果。在这些作用影响下,有的岩溶形态发育相当快,因此,了解溶蚀速度对于更好地理解岩溶水文地质问题是很重要的, 本文在评价当前碳酸敖岩溶蚀速度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从中国和世界几个其它岩溶地区获得的碳酸盐岩溶蚀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对碳酸盐岩溶蚀速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8.
999.
中国东北新生代火山活动与地热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中国东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温泉及热流高值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热流高值区和温泉分布区与新生代火山活动、裂谷运动和断裂活动的内在联系,特别强调了活动断裂对温泉和地热高异常区形成的控制作用。提出新生代火山活动区、裂谷盆地、断裂强烈活动区和大地震发生区,以及活化的古板块缝合带等地区,是最有利的地热资源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1000.
以地质和成矿学论点为依据,内岛弧、大陆边缘及内大陆构造域的火山深成岩带的形成作用具有其共同性;矿石-岩浆系可划分数个级别.金-银矿化的矿物-地球化学特点与局部或整体矿石-岩浆系中含矿岩浆岩岩石化学特点之间存在有可比性.通过含矿脉体-交代岩带的形态、构造、结构特点、物质组成变化的研究表明,产出在单独的矿石-岩浆系,特别是高等温线部位的矿床,其垂向成矿规模最大.在地球物理、地质学、岩石学、物理化学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同火山作用的金-银成矿系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