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2篇
  免费   3197篇
  国内免费   4704篇
地球科学   21183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857篇
  2021年   979篇
  2020年   730篇
  2019年   947篇
  2018年   863篇
  2017年   833篇
  2016年   787篇
  2015年   883篇
  2014年   968篇
  2013年   1101篇
  2012年   1132篇
  2011年   1243篇
  2010年   1194篇
  2009年   1153篇
  2008年   1140篇
  2007年   1034篇
  2006年   973篇
  2005年   834篇
  2004年   642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454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6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福建近海主要经济渔业生物营养级和有机碳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振彬  黄美珍 《台湾海峡》2004,23(2):153-158
本文研究了福建近海52种鱼类、6种虾类、4种蟹类、1种虾蛄和4种头足类的食性和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营养级以鱼类最高,为2.1~3.7级,平均2.65级;头足类为2.04~2.88级,平均2.60级;蟹类2.38~2.73级,平均2.58级;虾类最低,为1.64~2.21级,平均1.96级.干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也以鱼类最高,为33.0%~76.2%(m/m),平均46.25%(m/m);头足类为27.80%~46.16%(m/m),平均40.24%(m/m);虾类为30.60%~38.40%(m/m),平均34.90%(m/m);蟹类最低,为25.00%~30.78%(m/m),平均28.24%(m/m),鲜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还是以鱼类最高,为4.80%~29.55%(m/m),平均13.75%(m/m);蟹类为8.90%~12.68%(m/m),平均10.74%(m/m);虾类为6.97%~11.53%(m/m),平均9.55%(m/m);头足类最低仅为7.38%~8.52%(m/m),平均7.95%(m/m),干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和鲜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与营养级均成正相关,但前者的相关性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2.
根据自行分离的翘嘴鳜微卫星序列(GenBank登录号:DQ789247-DQ789306)设计并合成20对微卫星引物,对鳜属鱼类4个物种即翘嘴鳜、大眼鳜、斑鳜和暗鳜共80个个体进行了物种鉴定分析.结果表明,20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293个等位基因,大小在80-301bp之间.它们在4个物种中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90%、75%、85%和85%,累积个体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均达到0.9999,属于高识别力的微卫星遗传标记系统,可以用来进行鳜属鱼类物种的鉴定分析.UPGMA聚类分析表明,翘嘴鳜与暗鳜之间亲缘关系最近,可归属于第Ⅰ类;大眼鳜为第Ⅱ类;斑鳜独自为第Ⅲ类.本研究可为鳜属鱼类的分类及进化关系、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等提供理论支持,为野生原种鳜类遗传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估以及鳜类优良的种质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3.
现代黄河三角洲粉土触变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现代黄河三角洲砂质粉土和粉质粘土触变性的对比试验研究,阐述了黄河口粉土的触变性。试验结果对解释粉土的失稳机制、解决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和防止地质灾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利用低温显微镜系统对含有不同浓度海藻糖的脂质体悬浮液 ,在不同的降温速率下的结晶现象进行显微研究 ,得出不同条件下的冰晶生长图像 ;并研究脂质体在不同的降温速率下的冻干过程 ,比较了不同降温速率下的冻干脂质体的外观和冻干脂质体复水后的囊泡粒径变化。结果表明 ,对于液体药品快速冻结后得到的冻干品质量优于慢速冻结。  相似文献   
105.
长江口外缺氧区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取自长江口外缺氧区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组成和元素(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和亲碎屑元素)丰度的分析与测试,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缺氧环境对元素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长江口外缺氧区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Redox sensitive elements,简称RSE)分布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亲碎屑元素丰度的分布显示出明显的粒控效应,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受粒度效应的制约很弱,主要受离岸缺氧区还原环境的制约,具有在缺氧区富集的特点。缺氧环境对RSE分布的影响超过了元素的粒控效应,从而使研究区RSE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06.
辽东半岛南部地区滨海黄土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李雪铭 《海洋科学》2001,25(1):32-35
分布在孙东半岛南端滨海地区的黄民庙岛群岛、胶辽半岛黄土一起构成了我国大陆黄土分布的最东界。通过对滨海马兰黄土粒度分布的因子对应分析、拟合度计算,结合滨海黄土的孢粉分析资料,初步认为:滨海黄土是风成的,是来自西北内陆的粉砂与冰期低海面海底砂混合堆积的产物,对应的样品因子载荷值及拟合度值计算表明,粒度分布中>4φ粒级的细粒部分主要来自西北内陆,<4φ粒级源于渤海湾西部。  相似文献   
107.
应用U37^K和δ^18O重建末次盛冰期以来海水古温度和海平面变化,U37^K-SST沉积记录表现了冰期/间冰期模式.U37^K-SST在冰后期23.3-26.9℃;末次盛冰期22.2-23.8℃.末次盛冰期时古温度比目前平均低4.7℃,南海北部季节性温差冰后期在4.5-7.0℃;末次盛冰期在7.0-9.0℃,远远超过同一纬度太平洋季节温差.末次冰期以来在气候降温的同时,伴有海平面下降,气候的冷暖交替对海平面变化具有决定性的控制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对福田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近岸水域进行水质及生态调查,结果显示,深圳湾潮汐对红树林中微型生物生态及湿地污染状况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藻类在红树林中具有较好的水质污染指示作用,其生态功能大于纤毛虫、轮虫等微型生态类群;微型生物可通过食物链对污染物起放大和传递作用,传递途径在水体中以藻→纤毛虫为主,底质中以藻→底栖动物幼虫为主。  相似文献   
109.
酶解鲐鱼蛋白制备低分子肽制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以鲐鱼为原料 ,采用双酶水解技术 ,制备高质量的低分子肽粉末制品的最佳工艺。对鲐鱼水解液 4种脱苦脱腥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认为活性碳脱除法既可脱腥 ,又可脱苦、脱色 ,是鲐鱼水解液脱苦脱腥较好的方法。经正交试验得其最佳组合 :每升水解液中活性碳的用量为 1 0 g;时间为 40 min;温度为 40℃。制品为一种淡黄色粉末 ,含有较多的二肽、三肽等低分子肽 ,氨基酸种类齐全 ,富含人体所需矿物质元素的高质量的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10.
吕宋海峡输送年际变异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Tgcm数值模式1980—2001年的常规模拟输出数据,研究了吕宋海峡22年平均的体积、热量和盐量输送随深度的变化,并利用小波变换分别分析了吕宋海峡3个层次(0—145、145—915、915—1 837m)体积和热量输送的年际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在吕宋海峡1 837m层以下,仍有一定数量的西北太平洋海水(体积和盐)西向输送到南海;(2)915—1 615m层的年际体积输送的变化趋势与上两个层次(0—145m、145—915m)类似,但是在某些ENSO时期(如1985、1987、1991—1995年),其年际变化与145—915m层年际变化的位相相反;(3)吕宋海峡年际体积(热量)输送的小波谱图较明显地反映出ENSO现象对吕宋海峡不同层次的输送均产生一定影响。145—915m层次的吕宋海峡年际体积输送与ENSO现象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