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1篇
  免费   1996篇
  国内免费   2566篇
地球科学   1335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541篇
  2021年   607篇
  2020年   510篇
  2019年   610篇
  2018年   638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654篇
  2015年   567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施平  郭佩芳 《海洋与湖沼》1996,27(6):605-611
研究了风浪频谱JONSWAP谱的峰度因子γ、尖度因子Pj和N谱尖度因子PN,参变量p,q间的关系;并在此关系上给出了由这两种谱计算的几个对应参量间的关系,在使用不同的谱形进行特征量的计算时,应注意不同频谱间的成长因子致性,以免引起计算结果的错误。  相似文献   
42.
继“西沙、中沙群岛附近海域浮游硅藻类分类的研究”之后,作者又对西沙群岛所属岛、礁附近海域的羽纹硅藻进行了初步整理,共鉴定出羽纹硅藻11属27种及其变种(其中8种是我国首次记录)。本文对首次记录的种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和绘图。某些在我国其他海域已有报道的种类,如光辉针杆藻、串珠梯楔形藻、海生斑条藻、琴状舟形藻、流苏胸隔藻、双标胸隔藻、钝端双眉藻、细纹斜盘藻等,以往的描述较简单,并且与西沙群岛标本的形态也不完全雷同,为了便于应用和比较,本文根据西沙群岛的标本,又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或补充说明。对有图而无说明,或仅有名录的种类的国内资料,在地理分布内注明。为了保持西沙群岛所属海城硅藻分类研究的连续性,本文仍采用 Hendey 提出的分类系统排列。 为便于读者査找,每一种名下列出其同物异名。 标本多用小型浮游生物网采得,有些则取自珊瑚表面。插图均用描图仪描绘。  相似文献   
43.
A one-dimentional three-layer model for the thermal structure in the Huanghai Sea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me model consists of the upper mixed layer caused by heating and wind mixing, the lower mixed layer driven by tidal mixing, and the thermocline with certain thickness. The entrainment velocitie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processes of the seasonal thermocline in the Huanghai Sea, simulating successfully the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the nearshore front and surface cold water off North Jiangsu and explaining reasonably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s as well as the strong thermocline off Qingdao.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idal mixing plays key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nearshore front off North Jiangsu and the strong thermocline off Qingdao. The wind mixing and the tidal mixing make the lower layer water with high nutrients go up to the upper layer. This physical process may be sig  相似文献   
44.
The method developed by Wen et al. (1988 a) for deriving theoretical wind wave frequency spectrum in deep water is extended to the case of water of finite depth, in which a parameter η=H/d is introduced, where H and d represent the average wave height and water depth respectively. The derived spectra reduce to those in deep water when η=0. The case of η=1/2 corresponds to waves impending to break because of the effect of the bottom. Simplified forms of spectra are give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gree with the observed spectra well.  相似文献   
45.
海沧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厦门海沧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矿物(0.063~0.125mm粒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粒级的重矿物共计49种,其优势和特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绿帘石、铁铁矿、角闪石、锆石、红柱石等;重矿物的平均质量分数为9.56%;根据重矿物的分布和含量,并结合主要标志矿物的颗粒百分含量和分布特征,将该海域划分为5个矿物组合区,根据各区的矿物组合类型分析了该海域的物质来源及影响重矿物分布和组合的因素,进而探讨了九龙江河口湾和厦门西港海湾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6.
阐明了东山湾重矿物组合规律,物质来源,自生黄铁矿的富集与形成环境。研究表明,湾内重矿物含量<1%,来自漳江及周边水系。东山湾西部的沉积环境有利于自生黄铁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47.
在流星分析和t-S点聚分析的基础上,在台湾东北部IS断面和东海中部PN断面上选取适当的纵剖面作为分界面,将以面分成东、西两侧,计算了界面两侧的海水交换星。结果表明:1.东海陆架区海水交换可归纳为两种类型,即“穿插型”和“进退型”。2.参与分界面处海水交换总量的年平均是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黑潮水向陆架区输运量为0.58×106m3/s,陆架水向黑潮刚输运量为0.84×106m3/s;参与交换的总量为1.42×106m3/s.3.相对输运量计算结果表明;黑潮水对陆架区水文状况的影响是冬季最强,秋、春季次之,夏季最弱,而陆架水对黑潮区水文状况的影响是夏季最大,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最小。  相似文献   
48.
河口大型滩涂演化关系到航运通畅、生态保护以及近岸工程的安全性,是地貌学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崇明东滩进行高精度监测,并结合近年来周围环境因素分析其冲淤格局。结果表明:(1) 2011?2017年间崇明东滩和北港北沙基本以淤积为主,北港北汊河槽中央局部形成?2 m心滩,?5 m等深线包络面积基本稳定,整体呈“长高不长大”的格局;(2)海洋来沙是其淤积的主要物源,汊道涨落潮时空分异而形成的两大环流是塑造此地形的主要原因;崇明东滩和北港北沙的淤积直接挤压北港北汊的发展,沙体淤积可能会引起未来两大沙体的并靠;(3)崇明东滩、北支南沿的滩涂整治工程是促进北支萎缩和崇明东滩淤积的重要因素,另外横沙通道落潮分流增加,青草沙围水工程改变了北港河槽的曲率,也有利于北港北沙的淤积。  相似文献   
49.
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依据东海陆架北部 2 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资料 ,就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细粒级部分以 <0 .0 16 mm为优势粒级 ,可占到总细粒级沉积物的 75 %以上。济州岛西南泥质区以细于 0 .0 0 8mm粒级的沉积物占据优势 ,长江口泥质区则以 <0 .0 16 mm粒级的沉积物为主 ,两泥质区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50.
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退化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化是本区多年冻土变化的基本趋势,不同区段退化幅度有差异,影响退化的因素除了全球气候转暖外,还有局地气候和地下水迳流。在退化敏感的地带,工程建设,牧区生态平衡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