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地球科学   3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蓝宝石主要致色元素与其颜色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宏娟  莫宣学 《岩石学报》1998,14(3):381-387
蓝宝石的颜色与主要致色元素的含量及其比值以及形成时的氧逸度有密切关系。本实验选用不同色调的蓝宝石,采用定量控制环境氧逸度的热处理方法,控制蓝宝石中主要致色离子的价态和比例。通过实验研究,获得(1)蓝宝石的颜色、透明度与氧逸度之间的关系曲线;(2)山东昌乐蓝宝石颜色与Fe、Ti含量及其比值之间关系曲线。Cr、Ni、Mn等多种杂质元素含量高会导致蓝宝石透明度降低,灰色调显著;(3)发现山东昌乐蓝宝石中存在α-Fe,它是蓝宝石颜色深,透明度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2.
银山地区火山岩-次火山岩由流纹岩、流纹英安斑岩、英安质熔岩、英安斑岩和粗面安山斑岩组成,喷发和侵入存在着反序特征.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方法确定了岩浆房中存在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密度、粘度梯度.建立了以英安质岩浆为主,顶部有一层富SiO2、富K的流纹质岩浆,底部为少量粗面安山质岩浆的带状岩浆房.岩浆演化及带状岩浆房的形成是分离结晶、同化混染、岩浆对流和边界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东昆仑白金沟金矿床石英的成矿作用显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地质特征白金沟金矿地处东昆仑的开荒北地区,位于昆南断裂与阿拉克湖—托索湖断裂交汇处,是东昆仑较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和找矿前景颇佳的矿种。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并且多期次活动,以致矿区岩石破碎强烈,影响较大的断裂破碎带有三条,以压性为主,产状分别为210...  相似文献   
84.
玻镁安山岩中辉石枝晶的形貌与晶体生长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劲  赵珊茸  莫宣学  邓晋福 《矿物学报》1998,18(2):225-229,T001
川西乡城地区的玻镁安山岩基质中辉石微晶具有奇特的枝晶形貌。通过高倍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较详细地分析了辉石枝晶的形貌细节。辉石枝晶一般发育三级分枝,各分枝间以近于90°和110°交角沿单斜辉石结晶学主轴方位优先生长,各级分校具有整体一致的光学性质,如同单个晶体。玻镁安山岩浆流动性大,呈薄层状。快速冷凝作用和强的结晶能力是辉石枝晶发育的前提条件。初步探讨了在远离平衡态结晶时,辉石枝晶生长方式和界面稳定性对晶体形貌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对老王寨金矿的地面波谱TM特征和S、H、O同位素组成及Pb同位素组成分析,认为早元古代哀牢山群、晚古生代内沉凝灰岩、大型韧性剪切构造带内超基性和基性岩是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源区。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从各类火成岩的特点与成因、岩浆作用过程、岩浆物理化学三个方面简要地评述了最近四五年来国外火成岩石学研究的进展和动向。涉及的岩石和岩石组合有各种大地构造环境中的玄武岩、岛弧及陆缘弧火山岩、花岗岩、蛇绿岩、大陆碱性岩、金伯利岩与碳酸岩、科马提岩、层状基性一超基性岩、地幔包体等。在岩类学中许多新事实的发现,动摇了一些过去流行的岩石成因模式。岩浆过程中物理作用的研究空前高涨。热力学(平衡的与非平衡的)、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的有机结合将会成为火成岩石学的新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7.
岩浆熔体结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关于岩浆熔体结构,即硅酸盐熔体结构的研究,是岩浆岩岩石学的前沿课题.著名美国岩石学家卡麦克尔(I.S.E.Car-michael)教授曾经预言:在今后几年内,它将成为岩浆热力学研究的中心(1983年,私人通讯).  相似文献   
88.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430大陆动力学“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的地幔流和岩石圈变形模型”2004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5月23—25日在昆明召开,会后26—31日对云南哀牢山蛇绿岩、红河断裂、剑川一带新生代富碱斑岩、北衙金矿、丽江虎跳峡新构造、丽江附近峨嵋山玄武岩等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并参观了滇西地震试验场。来自中国、美国、越南、加拿大、罗马尼亚、法国、日本等7个国家的7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48份摘要,大会报告30个,其中13个为特邀报告,展讲17个。与会代表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的动力学、有关的岩石…  相似文献   
89.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430大陆动力学“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的地幔流和岩石圈变形模型”2004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5月23-251El在昆明召开,会后26-31日对云南哀牢山蛇绿岩、红河断裂、剑川一带新生代富碱斑岩、北衙金矿、丽江虎跳峡新构造、丽江附近峨嵋山玄武岩等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并参观了滇西地震试验场。来自中国、美国、越南、加拿大、  相似文献   
90.
印度—亚洲俯冲带结构——岩浆作用证据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在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之后 ,两个大陆之间是否存在大陆俯冲是关系到高原地壳加厚、隆升等构造演化模式的重要问题。近 2 0年来以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为主的深部探测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结构 ,表明印度向亚洲下部的俯冲是存在的 ,但是其俯冲的规模仍存在争议。不同观点认为印度岩石圈前缘已经到达班公—怒江缝合带的下部约 2 0 0km深度、俯冲在整个西藏岩石圈深部、或者仅仅越过雅鲁藏布江断裂。地热泉He同位素、碰撞后岩浆作用的年代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冈底斯带与高原北部地区具有相同的岩石圈地幔源区 ,并且存在印度板块在 13~ 2 5Ma之前就俯冲在冈底斯带西部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考虑到印度板块的持续向北运动 ,则岩浆作用支持印度岩石圈现今已经达到或者越过班公—怒江缝合带的俯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