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地球科学   10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野外构造解析和显微构造分析表明,琼西南戈枕和冲卒岭两条近NE向韧性剪切带具NW向SE推覆兼NE向左旋剪切特征。采自戈枕和冲卒岭韧性剪切带内糜棱岩样品中的单矿物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表明,戈枕韧性剪切带04HN04样品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227.4±0.2)Ma,冲卒岭韧性剪切带04HN24样品中的白云母给出了(229.6±0.3)Ma的坪年龄,均为印支期变形产物。上述两条剪切带的变形运动学和变形时序与华南内陆主要韧性剪切带(如雪峰山地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为理解琼西南地区早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华南印支块体拼合历史及其效应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72.
湘南中生代橄榄岩包体的Nd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锋  范蔚茗  林舸  林源贤 《矿物学报》1999,19(2):206-209
湘南地区四组中生代橄榄岩包体单斜辉石(cpx)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橄榄岩包体具极为亏损的Nd同位素组成。其中前三组样品的tDM年龄分别为2.19,1.44和1.83Ga,另一样品93Ti-18则受到后期改造且发生了LREE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73.
那邦地区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那邦地区三个花岗片麻岩样品的锆石U-Pb定年分别给出了55.0±0.5 Ma、50.4±1.3 Ma以及51.6±1.1 Ma的结晶年龄,其εHf(t)介于-6.7~ +7.8之间,具有壳幔双源特征,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0.63 ~1.55 Ga.上述年龄的获得表明滇西那邦地区原划为前寒武纪的混合岩和花岗片麻岩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于新生代.经与邻近腾冲-梁河花岗岩带及西藏冈底斯岩浆带的年代学对比,认为沿冈底斯-那邦地区存在广泛的始新世岩浆事件,其成因可能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初始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74.
玄武岩中的"巨晶",因矿物颗粒粗大而得名,通常是指那些相对于玄武岩斑晶,形成深度较大即结晶于较高压力环境,个体粗大的单矿物晶体.因此,通常用高压巨晶来描述玄武岩中这些个体粗大的单矿物晶体(鄂莫岚和赵大升,1987),如单斜辉石巨晶、透长石/歪长石巨晶、石榴子石巨晶、锆石巨晶和蓝宝石等,其中以单斜辉石巨晶最为常见.华北克拉通中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  相似文献   
75.
海南五指山地区出露大面积花岗片麻岩,且广泛发育NW向定向变形构造,表明经历了明显的动力变形变质作用;4个花岗片麻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测试数据表明它们形成于263~269 Ma,代表了中二叠世的一次重要地质构造热事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海南五指山地区263~269Ma花岗片麻岩可能形成于华南与...  相似文献   
76.
滇西古特提斯俯冲-碰撞过程的岩浆作用记录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叠纪岩浆作用广泛发育于澜沧江南带,锆石U-Pb年代学结果及岩石组合特征显示:(1)该区残留有少量的早三叠世火山岩(约248Ma),主要为一套薄层的以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岩;(2)中三叠世以大规模的酸性岩浆作用为主,部分地段的中部夹有少量的玄武岩,其中晚期的流纹岩与该区出露巨大的临沧花岗岩基主体具有一致的形成时代(约230Ma);(3)晚三叠世则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夹少量流纹岩为特征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早三叠世火山岩具有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的特征,暗示其很可能形成于俯冲的构造环境;中三叠世晚期的流纹岩与临沧花岗岩基主体具有非常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其流纹岩具有A型花岗岩属性,表明该区中三叠世火成岩形成于碰撞后的构造背景;而晚三叠世基性火山岩虽然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出与岛弧火山岩相似的高铝和Nb-Ta的亏损,但其中部分火山岩具有高镁和板内玄武岩的微量元素比值特征,说明这些火山岩可能形成于碰撞后裂谷(post-collisional rifting)环境。结合区域上前人的研究资料,我们认为西南三江地区古特提斯主洋盆的俯冲闭合可能直到早三叠世晚期才完成,其后的陆-陆/弧碰撞作用可能发生在中三叠世早期,中三叠世中晚期该区进入碰撞后演化阶段,晚三叠世开始处于碰撞后的裂谷阶段,古特提斯在该区的演化最终结束于三叠纪末。  相似文献   
77.
西天山冰达坂和拉尔敦达坂地区出露前寒武纪花岗片麻岩,具有变余花岗结构和眼球状构造,表明经历了明显的动力变质作用;SHRIMP锆石U-Pb年代学测试表明它们分别形成于(926±8)Ma和(948±8)Ma,代表了9~10亿年左右的一次重要地质热事件,其中冰达坂花岗片麻岩分析数据中有一颗锆石的年龄为1.4Ga,与前人所报道的天山地区更古老的一期岩浆作用时代相同,可能代表了古老地壳物质的残留锆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天山地区普遍存在这一时期的岩浆作用,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过程中的Grenville造山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78.
赣中地区早中生代OIB碱性玄武岩的厘定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47  
通过40Ar/39Ar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赣中地区安塘组上部厘定了早中生代OIB型碱性岩浆作用.研究表明,位于赣中安塘组上部的玄武岩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形成于168Ma,具有狭窄的元素、同位素变化范围,地壳混染作用不明显,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其LILE和HFSE富集,Nb/La=1.4~1.5,Ce/Pb=21~25,Nb/U=42~45,εNd(t)= 5.22~ 6.58,(87Sr/86Sr)I=0.703 13~0.70336,具有Hawaii-OIB型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是含石榴子石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其起源与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有关.这为华夏陆块早中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79.
渤海周边中、新生代火山作用及其深部过程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渤海周边的三大主要盆地中、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1.本区中、新生代有三大火山作用时期即早中生代(228 ̄226.9Ma)、晚中生代(136.0 ̄66.3Ma)和新生代(61.0 ̄29.7Ma);2.早中生代英安岩为偏钾质酸性钠质玄武岩,它们均发生结晶分离作用;3.晚中生代火山岩微量元素分配形式和Sr、Nd同位素表明其来源于富集的岩石  相似文献   
80.
李超文 《中国科学D辑》2007,37(3):319-330
延吉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火山岩的高精度Ar-Ar年代学研究表明,前人划分为三叠-侏罗系火山岩 (包括三仙岭组、屯田营组、天桥岭组、金沟岭组和火山岩组)的喷发时期为早白垩世 (118-106 Ma),略晚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及邻区的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主体形成时代;而与古太平洋板块 (Izanagi-Farallon 板块)俯冲作用有成因联系的泉水村组adakite岩石的喷发时间为55 Ma左右。根据新的火山岩年代学资料,我们重建了区域晚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沉积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