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越北部湾红树林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一种能够同时适应海洋和陆地的一种特殊植物种类,分布在约30°S~30°SN之间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河口交界的潮间带上。红树林的分布除了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制约,还受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的干扰。本文选取了地貌、气候相似和经济发展不同的中国广西段和越南北部段的2个相邻海岸作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人工解译的方法,获取了研究区1988、2000和2015年3个时期的红树林分布数据,并对比分析了2个岸段红树林时空转化、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的差异。研究表明:① 1988-2015年,中国广西段红树林面积呈增长趋势,2000年比1988年增长18%、2015年比2000年增长了75%;越南北部段先减少后增加,2000年红树林面积比1988年减少了20%,2015年比2000年增加了50%;② 红树林景观格局方面,中国广西段红树林平均斑块面积相对较小、破碎程度高,斑块形状较规则,趋近于正方形,受人为因素干扰程度较大,而越南北部段红树林斑块面积大、破碎化程度低,斑块呈带状或条状分布,受人为因素干扰的程度较小。 ③ 主要人为驱动因素方面,影响中国广西段红树林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是变化的,1988-2000年以围垦建造养殖池为主,2000-2015年则以城镇用地和工矿建设为主,而越南北部段在1988-2015年一直以围垦养殖池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北寒区的风化壳与砂金矿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小兴安岭北部寒区发育有3个砂金富集区.大量的找矿实践表明, 区内砂金矿床与内生成矿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 砂金矿床与区域发育的风化壳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 风化壳中的低温地球化学作用对区域砂金矿床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砂金的形成过程中寒冻气候条件至关重要, 寒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风化壳的保存, 同时, 冰冻条件下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电化学作用也有利于金在其中的活化、迁移、富集和生长.  相似文献   
13.
程飞  陈军宁 《地质论评》2019,65(Z1):253-256
正本文依据近年来在绍兴平水—秦望山一带开展的大量地质找矿勘查工作,通过地质测量和物探激电测量厘定火山机构的形态和规模,解译矿致物探激电异常区,并对物探异常和火山通道复合部位开展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和钻探验证工作。地球化学测量结果发现Au、Ag、Cu、Zn、Pb单元素异常均呈环状展布,与秦望山火山机构形态相吻合;钻孔验证结果,在受火山机构控制的流纹质凝灰岩  相似文献   
14.
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地球化学普查找到一批大、中、小型铜-钼-银-铅-锌矿床,区带化探扫面1∶5万土壤测量对矿床的发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论述:①满洲里~新巴尔虎成矿带——干旱、低山丘陵景观区1:5万区带土壤测量工作方法与技术;②区带与典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分遥感卫星产业的快速发展,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可以快速、准确地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本文重点以明光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的野外工作为前提,提出基于孕灾机理与多源遥感结合的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方法体系。在查明全市孕灾环境的基础上分析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并基于孕灾机理进行易发性分区评价;基于卫星遥感地表变化检测技术实现地质灾害易发靶区圈定,通过现场核查,并结合专家研判实现隐患体的最终确认。在工作区内共计识别出1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孕灾地质条件点。本研究证实了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方法的应用能力,可为地质灾害隐患的识别与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近景影像直线匹配过程中局部几何约束存在漏选和部分灰度描述符在某些场景变换下匹配无力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近景影像的直线分层匹配方案。该方案利用可靠同名点获取核线方程与透视变换矩阵,并进行目标直线候选直线的二次筛选。在进行检核方式的选取上,若存在相机投影矩阵则计算对应的重投影误差,否则计算优化后的MSLD描述符向量间的余弦相似度。设定合理阈值作为是否接受为同名直线的最终门限。使用网络公开数据集进行算法的分析验证,并与其他直线匹配算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并对多种变换影像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鉴于全站仪和GPS各自独立的特点,文中主要探讨全站仪与GPS一体化测量的过程,通过无线电传输实时处理数据,全站仪和GPS同步进行测量,文中对测量方法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得出全站仪和GPS一体化测量能够适应多数测量作业,并且二者实时测量,能够避免全站仪换站的精度累计差,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9.
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建设海洋牧场为主要策略修复海湾资源与环境的背景下,基于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采用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收益转移法等评估方法,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框架,对供给、调节、文化3类服务10项子服务进行货币化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总量约为27.16×108元/a,单位面积海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约为482.16×104元/(km2·a);供给服务总体比例较高,占62.83%,体现了维持渔业资源稳定持续供给的重要性;文化服务其次,占25.31%,调节服务比例偏低占11.86%,对控制非点源污染、改善生境条件提出了迫切需求.研究表明评估结果尚属偏低的保守值,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并探讨分析建设海洋牧场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持续动态的价值评估与适应性管理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Loach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fish in China and an ideal aquaculture species. However, culturists experience high larval and juvenile mortality during mass production.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ways to improve larviculture techniques, we describ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of loach during the larval and early juvenile stages. Yolksae larvae ranged from 2.8 to 4.0 mm body length (BL) between days 0 to 4; preflexion larvae ranged from 3.6 to 5.5 mm BL between days 4 to 6; flexion larvae ranged from 4.8 to 8.1 mm BL between days 5 and 14; and post-flexion larvae ranged from 7. l to 15.7 mm BL between days 11 to 27; the minimum length and age of juveniles was 14.1 mm BL and 23 d, respectively. Loach are demersal from hatch through to the early juvenile stages. A suite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g., external gill filament and ventral mouth opening) and behavioral traits have developed to adapt to demersal living. We observed positive allometric growth in eye diameter, head length, head height, and pectoral fin length during the early larval stages, reflecting the prior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s essential for survival. Our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developing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of larval and juvenile loach during mass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