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科学   4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四个一"活动体会和感想类三等奖)2016年9月18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国耻日"。同时,也是我手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完成日"。难吗?我花费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见缝插针,挤出时间,一字一句抄写出来的。多吗?这是我第一次完整抄写完一部《中国  相似文献   
22.
隧洞排水法治理大足石刻渗水病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方云  魏海云  王金华 《现代地质》2001,15(3):351-354
综述了大足石刻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分析了渗水病害的机理 ,首次提出了采用隧洞排水法治理石刻岩体的渗水病害 ,并在施工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地理课本中.采用了大量的卫星照片。例如,第一册的封面底图“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第一册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  相似文献   
24.
为进一步完善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交通基础设施,三亚市政府提出在红塘湾海域进行填海,用于机场及附属设施建设。而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三亚将重点保护和优化具有品牌效应的标志性景观地区。本研究运用空间视线分析及实景模拟分析法,分析三亚新机场填海工程对周边三个标志性滨海景区,即南山文化旅游区、天涯海角风景区、鹿回头风景区的景观特征影响。分析结果认为:填海建设机场将对三亚重要滨海景观资源造成较大自然和人文冲击。自然景观方面,项目填海占据了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天涯海角风景区较大的视觉范围,大尺度的直线人工岛及大体量的人工设施将改变整体环境的"自然"特征。人文景观方面,天涯海角风景区的"天地尽头"景观意象受影响大,直接破坏"天之涯""海之角"陆海分界、海阔天空的意象;建成后噪音、灯光将破坏南山文化旅游区的肃静和庄严感,南海观音也将面临灯光、噪音的日夜干扰;对于鹿回头景区,"前无去路"的内涵将受到影响。建议项目用海评估论证应纳入区域景观影响的内容,结合区域发展定位和战略需求,对新机场填海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全方位论证。  相似文献   
25.
建立准确的石漠化土地分级指征及其卫星遥感影像特征是提高石漠化土地监测与评价的基础和关键。以生态基准面概念为理论依据,在综合性、主导性、可操作性原则指导下,选取基岩、植被、土壤、土地利用等指标,建立了粤北山区石漠化土地分级指征,并提出了各级石漠化土地的解译标志。结果表明:选取的分级指征及解译标志能够有效地揭示粤北石漠化土地的现状。  相似文献   
26.
夏河县三索玛金矿位于秦岭海西—印支断褶带西段、夏河—合作铜、金、银、锑、钼成矿带。矿体产出于洒索玛黑云母闪长岩体接触带上,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在充分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普查、详查成果。总结了金矿的地质背景、矿体特征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7.
雨中的牵挂     
8月19日凌晨2点多,我被窗外“噼里啪啦……”的下雨声惊醒,揉着惺忪的双眼拉开窗帘往外看,大雨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毫不留情地砸向地面。不好,雨下这么大,万一发生山体滑坡,后果不堪设想啊。脑子一下子清醒了,我立即抓起手机给张赵村国土资源协管员老杨打电话。  相似文献   
28.
2010年以来,博兴县国土资源局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以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发展环境优化年”活动为总抓手,主动服务,积极作为,多措并举,突出做好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9.
王金华  董玉祥 《中国沙漠》2015,35(3):582-591
以中国华南海岸沙地的典型分布区--福建海岸为研究区,以历史资料和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应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50多年来海岸沙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6年来,福建海岸沙地总体呈减少趋势,经历了从1958-1988年裸沙地快速减少、耕地快速增加到1988-2000年裸沙地持续快速缩减、养殖用地与建设用地增加再到2000-2013年林地快速减少、建设用地迅猛增加的过程,地类转换主要为裸沙地向林地和耕地、林地向耕地和建设用地的转变。 建国后的治沙造林政策是海岸沙地利用变化的基本影响因子,海岸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扩张等是研究时段中后期海岸沙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0.
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森  董玉祥  王金华 《中国岩溶》2007,26(4):279-284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是在湿润、半湿润气候环境和岩溶环境中,由于人类活动和/或气候变化等因素作用,造成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地表水流失、基岩裸露,形成类似石质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并对其内涵作出释义。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基准面的理论,以坡面形态、溶蚀岩溶地貌形态、基岩出露率、土壤厚度和土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群、土地利用类型等为景观指征,将石漠化土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个等级,并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拟定了区域性石漠化土地分级及其综合景观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