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球科学   10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简述了河南灵宝小秦岭金矿带矿化特征,提出了全区金矿化富集的层位性、分带性、主从性、方向性及似等距性,同时探讨了工业矿脉内金矿化的若干局部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22.
辽宁高家堡子大型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王可勇  王力  刘正宏  汪建宇 《岩石学报》2008,24(9):2085-2093
高家堡子银矿床为辽东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大型独立银矿床,它赋存于早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地层之中,受层间破碎带构造控制。矿区发育含银-铅-锌碎裂大理岩型及硅化石英脉型两种主要类型矿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前者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含CO2三相、CO2及单液相四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属H2O-CO2-NaCl体系类型,与造山型矿床成矿流体相似;后者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及单液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H2O-NaCl体系类型,其低温低盐度特点及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综合分析表明,本区银的大规模富集成矿作用是印支期以来以大气降水来源为主的热液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3.
五星山–五凤金矿床为一典型的浅成低温低硫型热液金矿床。矿体产于碱长花岗岩和金沟岭组火山岩地层之中,其产出受断裂、裂隙和次火山岩脉内外接触带构造控制。本文对五星山–五凤矿区岩浆岩开展了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89.2±1.7 Ma,成岩时代为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区内岩浆岩富SiO_2(74.75%~75.45%)、K_2O(3.73%~4.46%),贫Al_2O_3(12.09%~12.86%)、Ba(8.31×10~(–6)~281×10~(–6))、Sr(6.96×10~(–6)~61.3×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型的右倾型,具明显Eu负异常(δEu=0.01~0.23),富集高场强元素Zr、Hf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具有典型A2型造山后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应为中亚造山带碰撞造山后陆壳伸展环境。而五星山–五凤金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表明五星山碱长花岗岩早于金成矿时代,两者之间无成因联系,金矿化应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构造背景环境。  相似文献   
24.
布金黑铅锌矿床为典型的中温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于寿山沟组下段的变质砂板岩之中,其中Ⅱ号矿脉是该矿床主要的工业矿体,总体呈近EW向展布。通过矿区地质、矿化特征、磁法测量及OPIS计算机模拟,指出在断裂构造EW与NE方向转变的地带易成矿,且矿化体具有高极化率、高磁化率、高厚度和高品位特征。磁异常图表现为呈近东西向线性分布的磁异常水平一阶90°、135°导数等值线与近EW向断裂相对应,异常梯度大的区域对应断裂构造方向改变地带。OPIS预测图表明矿体的位置对应数据的高值的中心部位、中心部位附近,或位于断裂面距离变化较陡部位。据此,圈定了Ⅰ、Ⅱ、Ⅲ、Ⅳ四处外围找矿靶区及Ⅱ-1、Ⅱ-2、Ⅱ-3三处深部找矿靶区,其中Ⅱ-2靶区已被验证。  相似文献   
25.
吉林延边闹枝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闹枝金矿床地处延边—东宁金矿带西段,为一主体产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体内的石英脉型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及含金石英脉内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含金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及少量的含子矿物三相、气相--富气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3.5℃~375.9℃,盐度为3.4~8.13 wt%NaCl;富气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416.5℃~431.6℃;含NaCl子矿物三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03.9℃~393.2℃,盐度为38.21~45.3 wt%NaCl。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可能混有少量大气降水。矿床成因属中温岩浆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26.
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石英脉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化集中区之一,产有马脑壳等20余处重要金矿床(点),研究表明,区内此类放床范围内常发育我种类型的石英脉体,其中黄铁矿-毒砂-石英脉,石英-辉锑矿脉及石英-雄(雌)黄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是主要金矿化阶段产物,它们在空间上多分布于矿化带范围,其发育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指示金矿化作用的强度,因而构成区内该类金矿床找矿评价的重要宏观标志,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上述类型的石英脉主要形成于温度为170-210度及盐度(NaCl)为4%-11%,的热液条件下,其热液气相成分中w(CO2)/w(H2O)比值一和肌变化于0.240-0.491,石英红外吸收光谱相对光密度D(H2O)/D(CO2)值一般小于8.0,与其他类型石英脉具明显区别,因而上述参数值构成了该区金矿床找矿评价的重要石英脉微观标志。  相似文献   
27.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构造-流体-金成矿作用系统演化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对马脑壳金矿床构造变形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探讨了马脑壳金矿床形成过程和热液成矿机制,认为自印支运动以来,该区先后经历了韧性、韧-脆性及脆性等多期构造变形演化过程,并伴有多次热液活动。热液的来源及性质与构造变形作用密切相关,早期韧性构造变形期,热液来源以地层建造水和变质水为主,而韧-脆性变形期以来大气降水不断加入并逐渐占据优势。由韧性→韧-脆性和韧-脆性→脆性构造变形机制的转变,引起热液发生混合及相分离作用,并导致热液体系T、pH、fo2、fs2等物化条件降低变化,造成热液中含金络合物溶解度大幅度下降而发生沉淀成矿作用。概括总结了马脑壳金矿床构造-流体-金成矿作用系统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8.
行之有效的大比例尺局部矿床预测理论和方法是找矿勘探中急待探索的基本问题。本文在对枪马金矿410脉各种矿化指标和矿化特征参数统计分析基础上,总结并探讨了410脉矿化富集规律和矿体空间定位机制,进而对410脉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410脉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9.
河南灵宝枪马金矿床成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0.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与热液成矿机理探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可勇  姚书振 《岩石学报》2000,16(4):564-568
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马脑壳金矿床物石英中发育有液相,纯液相,含CO3三相,纯CO2相及含有机质等五种主要类开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120~300℃,热液盐度为0.5~11.0wt%NaCl,密度为0.78~0.95g/cm^3,成矿压力为32.87~113.615MPa,主矿化阶段成矿认发生过明星的流体混合及相分离作用,由此导致含矿热液体纱T、pH、fo2及fs2等物化条件参数的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