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地球科学   12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国际地震学     
引言 在众多学科中,地震学可能是由于人们的共同努力而受益最多的一门学科。在地震学发展的初始阶段,这种共同努力的必要性就已经得到了认识。19世纪晚期仪器记录的出现使得合作的必要性更为明显,对于地震学家来说,以下两种途径的合作是必要的:在实践方面,交换在不同国家所取得的地震记录,来确定地震发生的可靠位置;另外,地震学家们一起讨论活动计划和科研成果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2.
H.K.Gupta博士在5月16日早上有点兴奋地打电话给我,他说他已经观测到科依纳地区强烈的地震活动,并且认为一次强度为4级的地震可能会在未来4天内发生,要我予以关注。正如他所预报的那样,一次震级4.2的地震在科依纳地区发生了。很显然,Gupta博士在地震预报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上走对了路,我们期待听到来自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Gupta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在这方面工作的进一步成果——印度地质学会主席B.P.Radhakrishna按[编者按]  相似文献   
93.
引言 大约在200年前的工业革命时代,固体地球的研究就从陆地地质学开始了。根据早先就有的诸如阿尔卑斯和阿巴拉契亚造山带的丰富知识,提出了像地槽(geosynclines)一类的重要概念。大约从1900年以来,在物理学和新技术的帮助下,诸如大地测量学和地震学一类的地球物理研究开始兴旺起来,产生了地壳均衡说的原理和地球内部分层结构的观点。然而,不管上述各种情况及学科本身已有很久历史,地球动力学仍旧是一个高度推测性的学科(Scheidegger,1963)。  相似文献   
94.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岩体完整性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波层析成像借鉴了医学上X射线断面扫描的基本原理,利用地震波穿过地质体后走时及能量的改变等物理信息,通过数学处理重建地质体内部图像,从而得到所研究地质体的岩性及构造分布。本文利用这种方法,在一个钻孔中利用电火花震源激了弹性波,在另一个钻孔布设多个检波点同时接收,拾取弹性波初至时间,将接收到的数据利用SIRT方法进行反演迭代计算,最终形成一个弹性波速度谱图,然后利用岩土体的弹性波速度差异推断岩体完整性分布。与其它测试方法比较,该方法分辨率高,空间位置准确,在工程物探、岩土工程勘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
在仅约200年的时间跨度内库奇盆地就发生了2次大地震(M〉7.5),这对于稳定地块内部的地区来说十分罕见(图1)。哪些因素有可能造成该地区与其他地方的板块内环境不同?是其中的一些因素造成相对较短复发周期吗?构造演化历史能提供任何有关该板块内部区域独特性的线索吗?  相似文献   
96.
从时间和地点上看,2004年苏门答腊一安达曼地震的发生都出乎人们的预料;我们从中得到的教训将来对沿海地区也许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97.
1日本周边的板块围绕日本列岛的板块状况如图1所示。在日本东北的东部近海,有厚度为70~100km的太平洋板块,以每年约8cm的速度向西北西方向运动。另外在日本西南的南方近海,有厚度为30~40km的菲律宾海板块,以每年约4cm的速度向西北方向运动。另一方面,陆地一侧的日本列岛,从来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2000m岩芯中的榴辉岩为对象,运用EMPA和LA-ICP-MS技术,系统测定了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的主量与微量元素组成,并据此讨论了它们的成岩成矿意义.研究结果表明,CCSD主孔榴辉岩中石榴石富重稀土和Sc、Y、Co,而绿辉石则富中稀土和Pb、Sr、V,石榴石和绿辉石的高场强元素(特别是Nb、Ta)含量均很低.石榴石存在不同程度的Ce负异常,指示榴辉岩的形成过程中卷入有地表氧化条件下形成的风化沉积物.石榴石具有低的Zr/Y比值,绿辉石普遍具有高的Sr含量,这些特征说明榴辉岩(特别是高钛榴辉岩)的原岩可能为遭受过壳源物质混染与交代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高钛与低钛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在主量及微量元素组成上存在一定差别,总体而言,高钛榴辉岩中石榴石具高的MgO含量和较高的MgO/TFeO比值,以及较高的稀土和Sc含量,而绿辉石则相对富TFeO、MnO,并具有较高的Sr、Zr、Hf含量.高钛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常出现不同程度的Eu正异常,Cr含量均显著低于低钛榴辉岩.综合分析表明,高钛榴辉岩的原岩最可能为富斜长石的辉长质侵入岩,原岩组成的差异应是导致二类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矿物化学组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本文简要介绍了采用气动、液动两种爆管技术组合使用完成的一项工程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00.
滇东南锡、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个旧、白牛厂、都龙3个矿区,而在3个多金属矿区或附近又无一例外地有1个较大的花岗岩体相伴随.从而引起人们对于矿床与花岗岩之间联系的兴趣.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者普遍认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属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密切联系的"岩浆热液矿床"(江鑫培,1990);90年代末,研究者开始怀疑岩浆热液成因,并提出了海底喷流沉积和岩浆热液叠加观点(陈学明等,1998,2000);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燕山期酸性岩浆活动对于成矿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矿床属于"典型的海底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白金刚等,1995;周建平等,1997,1998).矿床与花岗岩之间关系的认识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极端.对于矿床主要的控矿因素的认识也经历了断层控-层控(喷流沉积作用)-层、岩、断复合控矿(岩浆只起叠加成矿作用)的不同阶段.由于矿床与花岗岩及断裂、地层之间关系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指导进一步找矿也至关紧要,值得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