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5篇
地球科学   5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矿物双峰矿—铱的二碲化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於祖相 《矿物学报》1994,14(4):322-326,T002
双峰矿产在纯橄榄岩体铬矿体中。在铬矿石及矿体邻近的砂矿中均可找到,呈块状聚集体或板片状与硫铱矿、锇自然铱矿紧密共生。直径0.5 ̄0.2mm,脉状的宽0.05 ̄0.10mm,长0.5 ̄1.0mm。金属光泽。条痕黑色。H(M)3。VHN20108kg/mm^2(平均)。解理:(0001)完全。性脆。计算密度为10.14g/cm^3。反射色:亮黄白带蓝色调。内反射无。非均质性中等,偏光色为淡蓝或淡黄。双  相似文献   
32.
新矿物高台矿—铱的碲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於祖相 《矿物学报》1995,15(1):1-4,T003
高台矿产在纯橄榄岩体内的铬矿体中,在铬矿石及矿体邻近的砂矿中均可找到。常呈细脉状,等粒状聚集体,与硫铱矿、双峰矿紧密共生。矿物粒径0.05-0.2mm,不透明,钢灰色,条痕为黑色,金属光泽。HM=3。VHN20=117kg/mm。无解理和断口。由于颗粒太小比重不能直接测定,计算得出矿物密度为10.00g/cm^3。显微镜下矿物反射色为亮白微带蓝色调。无内反射。均质性。偶见淡黄、淡蓝偏光色。双反射与  相似文献   
33.
动态大地测量反演理论及其若干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少荣  於宗俦 《测绘学报》1993,22(4):241-248
本文从固体力学基本方程出发,提出了动态大地测量反问题。运用有限元法和正则化方法建立了动态大地测量反演的基本理论,研究了动态大地测量反问题的解和性质,提出了动态大地测量反演的正则化方法。最后给出了利用动态大地测量数据反馈岩石弹性模量、区域边界力和断层滑动量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34.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矿山污染治理概况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矿山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原则、程序和常用的方法.详细地介绍了矿山污染治理经济效益分析的两种主要方法,即比较分析法和费用收益分析法,并就如何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好的结合统一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5.
36.
个旧成矿区锡石-硫化物矿床内铜、锡密切共生,具有特殊的原生金属分带。本文采用动力学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该分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指出,矿床分带可能是由于多次矿化活动间歇、脉动式地相继发生而产生的。伴随成矿脉动所析离的含多种金属的成矿溶液,在其中的金属浓度与围岩中的浓度的特定比差下,依次沿断裂通道的差速输运继之以分异沉淀是个旧成矿区锡石-硫化物矿床内特殊原生金属分带形成的一种可能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37.
地震的等震线不仅反映了地震的大小,而且也反映了地震断层过程的类型和破裂速度.单侧破裂的断层过程呈现出蛋型的等震线,而双侧破裂的断层过程呈现出椭圆的等震线,等震线的长轴与短轴之比对于破裂传播速度十分敏感.本研究利用理论等震线与观测结果相比较的方法,确定了1964年日本新地震、1983年日本海中部地震、1975年中国海城地震和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的破裂传播速度、断层类型以及断层走向.得到的断层破裂速度是剪切波的0.7——0.9倍.这些值比用长周期地震波所确定的要稍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对烈度起主要影响的短周期地震波强烈地依赖于小尺度的断层不均匀破裂过程,以及局部的破裂传播的开始和终止;而由长周期波所得到的破裂速度却反映了在整个断层上破裂传播的平均过程.根据等震线图所得出的断层类型及断层走向与其它独立方法的结果相一致.这意味着本方法可以应用于推断某些历史地震的断层类型、破裂传播速度及破裂传播方向.   相似文献   
38.
39.
Helmert型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的通用公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40.
方差—协方差分量极大似然估计的通用公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於宗俦 《测绘学报》1994,23(1):6-13
本文由概括平差函数模型出发,按极大似然做估计原则导出了适用于所有平差函数模型的方差分量估计的通用公式,由K.Kubik和C.R.Koch所导出的两个公式都是它的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