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27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分析了渤海锦州20-2北和21—1油田海区海水及沉积物腐蚀性因子调查结果,阐述了该海区电阻率、溶解氧、Fe^3 /Fe^2 、Eh、有机质、Es等腐蚀因子特征。在对腐蚀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指出,调查区海水腐蚀因子的数值与临近海区大体一致,但本海区海水腐蚀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浸区的海水腐蚀性远大于潮间区与浪溅区,因而该海区海水腐蚀性将大于渤海南部一些海区。调查区内表层海土腐蚀性不强,但管道在经过海土时有可能发生电偶腐蚀,故提出了防腐蚀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胶州湾海洋黄色物质的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室对胶州湾现场水样进行了处理、分析,获得了黄色物质溶液中六种生化成分在胶州湾的水平分布和测定数据,其中测得胶州湾黄色物质溶液中总脂质含量的平均值为21.03mg/dm3,游离氨基酸为1.75mg/dm3,总糖为1.41mg/dm3,氨基多糖为14.23μg/dm3,而胡萝卜素和酚分别为1.13和0.004μg/dm3.黄色物质在胶州湾海水中约为24.20mg/dm3.计算给出了胶州湾黄色物质中总脂质占86.90%,总糖占5.82%,游离氨基酸占7.22%,氨基多糖占0.06%,而胡萝卜素和酚所占比例甚小,与总脂质、氨基酸和总糖相比,约相差几个数量级.分析认为,胶州湾黄色物质以陆源输入为主,其生化成分分布受河流淡水入海流路和湾内环流等影响而被进一步扩散、输送.  相似文献   
13.
在上上河金矿区运用地质、化探原生晕、激电扫面、测深、充电等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盲矿体的空间位置、产状、规模等,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充分运用区内提供的地质、矿产、物化探信息,建立综合信息找矿模式,是正确开展隐伏-半隐伏矿床找矿预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1997年2月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广州二海海洋勘察公司对北部湾南部东方1-1气田海底管线路由区海水及沉积物腐蚀性因子调查的资料,概述了该海区电阻率、溶解氧、Fe^3 /Fe^2 、Eh、有机质等腐蚀因子的特征。对腐蚀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调查区海水腐蚀情况与临近海区海水接近,各站表层海土腐蚀性偏向于较强级,从而提出了防腐蚀对策。  相似文献   
15.
扇贝肝胰腺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扇贝肝胰腺组织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该组织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并含有重要生理笥的EPA和DHA,微量元素含量也很丰富。这些结果为扇贝加工后下脚料的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D-InSAR技术在矿山沉陷和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分雷达干涉(D-InSAR)测量技术,是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应用的一个拓展。雷达图像的差分干涉图可用于监测厘米级或更微小的地面形变,具有全天候、大面积监测地面沉降和矿山沉陷的优势,本文以武安矿山沉陷和沧州市地面沉降监测为例,介绍了这一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提高数据采集密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及纵横向分辨率,为解决复杂地区的精细构造解释及煤矿瓦斯预测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在淮南某煤矿采用了5m×5m小面元、64次覆盖、纵横比为0.8的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及叠前去噪、保持振幅、提高分辨率、叠前时间偏移等处理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地震剖面。在解释工作中,将方差、曲率等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有效提高了解释的准确性。该研究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实例表明,沿煤层的方差体切片,可以有效识别断距2~5m的断层;方差属性和曲率属性能够清晰显示20m左右的小陷落柱,且不受附近大陷落柱等地质体的影响;而利用叠前道集数据得到的煤层泊松比与煤层气呈负相关关系,即低泊松比区为煤层气(瓦斯)的相对富集区,并与断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氚(^3H)与其它全球散落放射性产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与水文循环密切关联。本文通过介绍中大西洋脊两侧Azores海域、表层海水中^3H及其放射性体产物氦-3浓度分布的演变,揭示了沿亚速尔群岛流有一强锋存在,以及^3H浓度与海水盐度、氧含量、不团“年龄”之间的关系,有力地说明在HTO分子状态的^3H,对研究海洋过程是一理想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海水中痕量锶—90和铯—137同时测定的方法,在酸性条件下采用磷钼酸铵(AMP)浓集铯—137;0.45mol/dm3 HDEHP—正庚烷直接萃取钇—90(锶—90子体),沉淀源分别为碘铋酸铯、草酸钇进行低本底β—计数。本方法简便、快速,对主要核素去污效果较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好,测定方法最低检测活度90Sr为4.5×103Bq/dm3,137Cs为5.7×10-3Bq dm3。  相似文献   
20.
亚铁氰化铜-硅胶现场浓集γ能谱法测定海水中137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用无机离子吸附剂CuFC-SiO_2从海水中浓集~(137)Cs,然后用r能谱仪测定海水中~(137)Cs活度的简易分析测定方法。研究了过柱海水速度和海水中~(137)Cs活度变化时吸附剂对海水中~(137)Cs吸附效率的影响,探讨最佳过柱速度和吸附效率。本方法与磷钼酸铵-碘铋酸铯-β计数法有良好可比性。方法准确,简便,安全且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