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科学   1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河南省小麦病虫害气象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1988-2005年河南省小麦病虫害总发生面积,结合对应年旬气象资料、温雨系数,采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得出关键旬光温水气象因子和温雨系数的相关系数,确定关键气象因子.根据关键气象因子和温雨系数的参与时间,建立了长期、中期和短期共8个预报模型.经过历史资料的回代检验,发现9月上旬和10月中旬两个模型预测面积准确度在80%以上的历史符合率占72%和78%;12月上旬、2月下旬、4月下旬和5月上旬,模型预测面积准确度在80%以上的历史符合率均在89%以上.对等级进行预测时发现历史完全符合率在70%左右,但总体趋势较好,其预报等级与实际等级差的绝对值最多为1,未发生偏轻预报为偏重或偏重预报为偏轻的现象.本模型能根据最新气象数据的参与时效,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进行滚动预报,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2.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散度场的特殊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市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基础上,建立了120余个预报模型,由计算机模拟专家预报思路自动做出多种环境气象指数预报,在实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3.
基于GIS的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的发生规律,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防灾减灾,从而实现冬小麦高产稳产,本文选取冬小麦晚霜冻有害积寒和频度(危险性)、冬小麦种植面积(暴露性)、灌耕比和单位提灌面积机井数(脆弱性)等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风险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价模型。基于1984~2013年气候数据对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价模型,应用Arc GIS进行栅格计算,得到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商丘东部、周口、漯河、驻马店大部、信阳和南阳局部晚霜冻风险指数高,在0.289~0.483之间,为晚霜冻高风险区;而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以及郑州、安阳、鹤壁、新乡等地区大部晚霜冻风险指数较低,在0.123以下,为晚霜冻低风险区。最后根据历史统计资料计算的晚霜冻指数和本文研究结果对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区划图的提取值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达到0.78,表明本文所得到的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区划结果和历史统计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84.
对地、县级MICAPS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总体分析,在系统的安全保护、数据传输和故障解决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为做好地、县级MICAPS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5.
以1970—2002年发生在陕西的突发性暴雨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现有探测手段和加密监测信息,采用天气学分析、中尺度分析、动力学诊断、数值模拟等方法,揭示出突发性暴雨许多新观测事实;对突发性暴雨的气候与降水分布特征,环流背景场、高低空流场、能量场、温湿场和动力场特征,高空与地面的中尺度系统的空间结构,中尺度对流云团等特征及其演变,有了相对系统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系统研究了突发性暴雨的生成规律和演变机理,建立了突发性暴雨监测预警业务平台。  相似文献   
86.
利用NCAR的包含化学、辐射、动力相互作用的二维模式就纬向风的准两年周期振荡 (简称QBO)对平流层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试验。模拟中 ,输入纬向风QBO的值 ,计算出NOx、臭氧浓度和各种气象要素的垂直经向分布 ,并与不考虑QBO强迫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在第I部分HALOE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了在纬向风QBO的影响下NOx浓度垂直分布的变化及其准两年周期振荡 ,并研究了NOx的QBO与臭氧QBO的关系。结果表明 :模拟六年平均的NOx混合比分布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并且在纬向风场QBO强迫下 ,NOx混合比扰动有明显的准两年周期振荡 ;与臭氧的QBO比较 ,发现在2 8km以下 ,NOx的QBO与臭氧QBO同位相 ,而在 2 8km以上 ,它们则是反位相 ,与HALOE资料的观测结果基本吻合。文中对模拟得到的由于风场QBO引起的余差环流输送作用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并讨论了在不同高度的气层中余差环流的输送作用与NOx破坏作用在臭氧QBO形成中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87.
郑彬  陈月娟  张弘 《大气科学》2003,27(6):1007-1017
利用NCAR的包含化学、辐射、动力相互作用的二维模式就纬向风的准两年周期振荡(简称QBO)对平流层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试验.模拟中,输入纬向风QBO的值,计算出NOx、臭氧浓度和各种气象要素的垂直经向分布,并与不考虑QBO强迫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在第Ⅰ部分HALOE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在纬向风QBO的影响下NOx浓度垂直分布的变化及其准两年周期振荡,并研究了NOx的QBO与臭氧QBO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六年平均的NOx混合比分布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在纬向风场QBO强迫下,NOx混合比扰动有明显的准两年周期振荡;与臭氧的QBO比较,发现在28 km以下,NOx的QBO与臭氧QBO同位相,而在28 km以上,它们则是反位相,与HALOE资料的观测结果基本吻合.文中对模拟得到的由于风场QBO引起的余差环流输送作用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讨论了在不同高度的气层中余差环流的输送作用与NOx破坏作用在臭氧QBO形成中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88.
云奔雾涌白浪卷,一叶掀备洪涛中。平生点检江山好,我自龙宫觉华岛。四顾鲸波翼宝岩,玻璃环押青螺髻。夜凉海月耿不寐,几欲举手扪天星。从辽宁省兴城市海滨向东南方向海面望去,海天交接处隐约可见一座起伏的山峦,两端高耸, 中间凹陷,这就是菊花岛。菊花岛面积13.5平方公里,岛南端有张家山岛和杨家山岛,北端还有状如磨盘的磨盘山岛,三岛如影相随,岛上烟波浩渺,云雾缭绕, 象仙女笼罩着面纱,使人情不自禁的想靠近她,揭开她的神秘, 领略她的绰约风姿。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预报员经验应用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根据国家中心的T106、HLAFS数值预报产品、高空及地面实时探测资料,结合全省各县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信息,利用经验完全预报(EPP)方法建立了陕西省分县要素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90.
张弘 《华北国土资源》2012,(2):88-91,93
蚕房金矿是中条山西南段典型的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矿脉呈雁行状产出于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金矿化主要受次级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均为单脉型金矿体.成矿模式可概括为:燕山期构造活动在区内局部构造薄弱带发生剪切深融作用,形成了过渡性地壳同熔型花岗闪长岩体,岩体的侵位并同熔部分矿源层以及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产生含矿热液,后伴随构造变动含矿热夜充填构造裂隙形成矿化石英脉体.主要控矿因素为花岗闪长岩体、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及褐铁矿化石英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