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地球科学   9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地质雷达方法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铁路、公路和电站等项目的建设中,隧道隐蔽工程所占比例较大。为了严格控制隧道的施工质量,检测方法由传统的破检向无损检测转变,并对无损检测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探地雷达技术具有高效率、高分辨率和异常图像直观等突出优点,因此,该方法广泛应用于隧道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中。这里从地质雷达方法原理出发,从理论上研究了电磁波在隧道衬砌内的传播规律、反射能力和基本雷达图像特征,并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正确判识各类雷达异常的经验,提出了常用的反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2.
隔震建筑结构的强震观测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防灾减灾隔震大楼自2005年8月架设强震观测结构台阵以来,已多次记录到大楼地震动力反应,这些宝贵的结构反应资料对于评价隔震效果、分析结构反应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从中选取了震级在3.7~7.6、震中距在189~3 595km的24次地震的台阵资料,对大楼的振动特性和隔震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1)大楼场地土层的特征周期在0.63~0.68 s;(2)中心大楼在小地震作用下表现的振动卓越频率分别为4.7Hz(垂直向)、1.31Hz(南北向)、1.40Hz(东西向),大楼水平向第一阶振型的频率分别为1.41Hz(南北向)、1.59Hz(东西向),即自振周期为0.70 s(南北向)、0.63 s(东西向);(3)大楼在小地震时隔震效果不明显,其南北向隔震效果比东西向好;随着地下室记录峰值的增大,顶层放大倍数有所降低,大楼卓越频率也有所降低;(4)初步分析表明大楼在小震时仍有扭转效应,其扭转周期为0.5 s,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63.
1IntroductionStudiesonchemicalcharacteristicsinsnowpitareveryimportantinresearchofmodernprocesesinsnowandice,whichisbasiccont...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胎体金刚石的侵蚀性,胎体对金刚石的包镶力,胎体的耐磨性等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以Fe代Co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以Fe代Co的关键在应用于镀膜金刚石,即以金刚石表面的碳化膜隔绝铁族元素对金刚石的侵蚀作用,并以碳化物膜作为过渡层实现金刚石与胎体的冶金结构,而胎体的耐磨性则可从优化胎体配方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5.
大同 阳高震区及其邻区壳幔速度结构与深部构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成科  张先康 《地震地质》1998,20(4):104-398
利用通过本区6条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对大同 阳高震区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与构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与构造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浅部基底断裂发育,而在其深部,根据波组特征、壳内界面及速度等值线起伏变化和低速异常体的边界等推测有3处地壳深断裂带。本区最明显的上地壳低速体位于大同—阳原附近,其南界存在地壳深断裂,大同 阳高地震群与该低速异常体和深断裂有关  相似文献   
66.
67.
礦產原料當中可作為能力來源的一向被人重視,在這些礦物中作為內燃機燃料的基礎的石油尤其重要,我們可以舉幾個數字作為證例。 蘇聯在1955年所產的原油達7000萬噸,1960年的計劃產量將達13500萬噸。在美國1954年全國所消費的能量有66.8%是從石油和天然氣供給的,而煤炭供給的部分僅佔29.3%。但是在1950年時煤炭供給的能量尚佔全國消費的總能量  相似文献   
68.
非城市化的定义我们认为首先需要详细讨论非城市化的定义。贝里(Berry)提出一种相当确切的标准。他说:“1942年霍普·蒂斯代尔(Hope·Tisdale)曾经说过‘城市化人口集中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人口较少集中向人口较大集中的运动’。……由此可见,从实质上说,非城市化过程是人口居住区缩小、人口密度减少和居住区的复杂性向单一性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9.
提要 在梭子蟹的单体筐养养殖系统中,试验了生态掩体(砂盒)中不同的砂粒粒径大小以及砂层厚度对梭子蟹幼蟹摄食行为与生长特性的影响。砂粒粒径设三个水平,分别为:>2 mm、<0.2 mm以及混合砂;砂层厚度有0cm、2cm、5cm、8cm四个水平。试验共进行6天,结果表明:砂粒粒径及砂层厚度对梭子蟹幼蟹的摄食与生长都有明显的影响。从砂粒粒径看,幼蟹在细砂(SPS)中挖洞休息,蟹体与砂面呈30-45°角,仅露眼睛及触角在外。一天内有3-6次进食,总进食时间为142.7±22.52 min,在摄食次数、总进食时间、平均摄食量(0.2427±0.0137 g/gBW)、以及脱皮及成活率都远高于其他粒径组,该组中幼蟹的体重增长最快,增加了0.814±0.113 g,增长率为91.5±3.43%;而该组的饵料系数(FCR)最低为1.17±0.11。因此,筐养养殖系统砂掩体的砂粒粒径最好为0.2 mm以下。砂层厚度也有类似结果,5 cm以上厚度养殖效果最佳。平均摄食量为0.2087±0.0046 g/gBW,该厚度下,幼蟹无死亡、100%脱皮,体重也增加最快,增加了0.791±0.121 g,增长率为88.9±3.74%,饵料系数(FCR)达到1.37±0.23,表明筐养系统掩体中砂层厚度要在5 cm以上。三种保护性酶类(SOD, POD, CAT)活性随着砂粒粒径变小和砂层厚度增加而降低,而消化酶类(淀粉酶、蛋白酶、脂酶)活性则表现与保护性酶类相反特性。从两类酶的活性变化也能证实,在优选条件下(细砂、厚度>5 cm),幼蟹所受的胁迫在降低。  相似文献   
70.
建立了以经过遗传改造的发光细菌Acinetobacter sp. RecA为受试物种的环境污染物遗传毒性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最快可在3h内得到毒性评价结果。采用该方法评价了环渤海排污口12份污水样品的遗传毒性。环渤海12个排污口的污水样品均表现出了不同水平的遗传毒性,并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特征。其中,高毒水质集中出现在山东半岛污水样品中,中毒水质集中出现在辽东半岛地区,而低毒水质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地区。综上,在环渤海的污水样品遗传毒性检测中,这种新型发光细菌法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为以后近海环境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应用于近海环境水质快速监测与评价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