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432篇
地球科学   24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5篇
  1947年   3篇
  193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分离,以Luminol-K2S208-Ag^ -乙二胺体系,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μg/L,9次测定8.8μg/Ag的标样07-GRD-35,x=8.5μg/g,RSD为2.5%,经地质标样测定,验证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5%,适于野外快速测定银。  相似文献   
992.
铀矿γ测井是一种“间接测铀”方法,铀裂变瞬发中子测井是“直接测铀”方法,中子测井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有望替代γ测井技术。经过多年的生产应用,γ测井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数据解释软件系统,但是铀裂变瞬发中子测井没有能够投入生产的应用软件。文章根据测井软件系统CIFLog的特点和结构组成,将铀矿测井的五点式反褶积分层解释法通过模块实现,集成于CIFLog系统中,再利用CIFLog测井解释模块,对解释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生成专业的成果展示,为铀裂变瞬发中子测井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应用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993.
甘肃黄土高原地温与冬小麦发育期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费晓玲  丁春兰 《干旱气象》2009,27(2):148-151
用黄土高原代表站甘肃省庆阳西峰站1971~2005年5、10、15、20 cm地温和1981~2005年冬小麦发育期资料,分析了地温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对冬小麦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峰10 cm地温除夏季外,其余季节呈持续升高的趋势.地温与冬小麦发育期成负相关,与冬季地温相关最显著的是乳熟期,相关系数为-0.57~-0.65,与春季地温相关最显著的是返青期,相关系数为-0.60~-0.63.冬季典型年份各平均发育期差异最显著的是冬小麦的起身期提前了15 d,春季典型年份最显著的是冬小麦的全生育期提前了23 d.  相似文献   
994.
中国西部冰川对近期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在这一广大的区域内分布有冰川46377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变暖显著,1950年代以来平均气温上升0.2℃/10a,其中1990年代是近千年中最暖的10年;同时,1950s以来西北各省的降水量增加了约18 % 。为认识这一气候变化对中国西部冰川的影响,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获取了近50a来5000多条冰川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中国西部82.2 % 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冰川面积减少了4.5 % ,同时也有一些冰川处于前进状态。此外,近数十年中国西部冰川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中部和西北部地区的冰川相对稳定,而高原周边山区的冰川物质亏损严重,处于加速退缩状态。  相似文献   
995.
高寒草地春季积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径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SCS降雨径流方程的基本原理,基于该方程的使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原方程框架的基础上,对集水区的补给水量计算和土壤持水量估算进行修正,以适应高寒地区积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以及有冻土层存在的径流模拟。利用修正的径流方程对新疆托木尔峰地区阿托依纳克草场集水区的日径流量进行模拟计算,结果通过Nash and Sutcliffe目标函数的检验,流域日径流量模拟取得较好的结果,CR=97.68%。表明利用积雪的能量平衡和修正的SCS径流方程来模拟高寒草地积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径流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6.
米曲霉中性蛋白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米曲霉中性蛋白酶的特性。结果表明,米曲霉中性蛋白酶的最佳提取方法为加入pH7.2的缓冲液研匀,置恒温(30℃)培养箱中提取30min.每10min搅动1次,最后用4层纱布过滤。酶反应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7.2。NaCl和EDTA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酶的热稳定性好.在45℃的温度下处理24h后,酶活力仍有45.5%。米曲霉中性蛋白酶与培养物一起保存时,稳定性也较好,在4℃保存一个月后,酶活力几乎无变化。  相似文献   
997.
于1991年4月-1992年1月,以金藻和扁藻为材料,用室内一次培养法研究三苯基锡和三丁基锡化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锡对两种藻均有影响,在0.2-0.4μg/L的浓度时有轻微毒性;浓度大于0.5μg/L时,能使光合色素明显减少。对于两种藻叶绿素a72hEC50影响结果:TBTC和TPTC对金藻的均为0.5μg/L;对扁藻的,TBTC是0.87μg/L而TPTC未出现半效应浓度。对于两  相似文献   
998.
金塔南山岩带形成环境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表明金塔南山岩带是通过转换挤压作用把性质各异、形成于不同构造环境的岩石会聚而成的变质地质体 ,其中主要组分斜长角闪岩的Sm -Nd等时年龄为 74 5±59Ma ,原岩为玄武岩 ,分属钙碱性系列和拉斑系列。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平坦型 (拉斑系列 )到富集型 (钙碱性系列 ) ;相对N—MORB ,低Ti,富集LILE ,相对亏损HFSE ,Nb、Ta、Ti表现为明显的负异常 (钙碱性系列 )到无异常 (拉斑系列 ) ;INd(t) =0 51193,14 3 Nd/14 4 Nd =0 512 878,εNd(t)=+4 9± 0 2 ,推测斜长角闪岩应为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岛弧岩浆作用的产物。提示本岩带是在新元古代中期华北克拉通与塔里木克拉通之间的古大洋俯冲消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活动断裂带常是大地震的发震构造,并诱发地质灾害,产生黏滑位错和蠕滑变形,并形成断裂破碎带,进而对城市和工程安全直接造成威胁。因此,厘定活动断裂的空间几何展布、活动性对工程地质研究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遥感解译、错断地貌、槽探和14C测年,对怒江断裂带邦达断裂中段的发育分布特征与活动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邦达断裂中段在1457±51 a BP/1598±47 a BP 发生过古地震事件,为引发中强地震的全新世活动断裂。断裂活动主要受控于川滇菱形块体的南向逃逸挤出和印度板块NEE向直接挤压作用,表现为走滑兼有逆冲分量的高角度活动断裂。该研究为了解怒江断裂带邦达断裂中段活动性和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00.
冰雪在短波区域具有很强的各向异性反射特征,对全球能量平衡及水循环等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发展了一系列应用于冰雪的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RDF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模型,全面比较和评估这些模型对星载多角度遥感产品的业务化模型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全球POLDER冰雪多角度反射率数据,选取3个模型,包括核驱动、半经验的MODIS业务化RTLSR模型、渐进辐射传输物理模型ART以及新发展的RTLSRS模型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拟合所有POLDER数据时,RTLSRS模型都具有最高精度,对于单组纯雪数据,RTLSRS模型的最小二乘拟合的均方根误差(RMSE)比ART模型降低了45.45%,仅为RTLSR模型的18.46%。对于非纯雪数据,RTLSRS模型与RTLSR模型的拟合能力总体差别不大,但其RMSE比RTLSR模型降低了67.5%,ART模型的精度最差。(2)虽然RTLSRS可以高精度拟合所有数据,但该模型拟合纯雪(R2=0.969,RMSE=0.012)精度较优于非纯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