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7篇
  免费   959篇
  国内免费   1173篇
地球科学   658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关真富  程晓  刘岩  璩榆桐  李腾 《遥感学报》2022,26(7):1450-1458
冰山出水高度是测量冰山厚度进而估算冰山体积的一个重要几何参数,是定量评估冰山对海洋的淡水输入量的基础。冬季冰山在海冰上成影且阴影较长,本文提出利用阴影测高模型高精度测量冰山出水高度的方法。试验选择2016年8月29日、9月7日和9月16日中心太阳高度角分别为5.43°、7.49°和11.01°的3期Landsat 8全色15 m影像,以独立扁平冰山为例,自动提取冰山在海冰上的阴影长度计算冰山出水高度,并利用不同时相同名成影点进行交叉验证评估测量精度。结果显示:阴影长度测量误差优于1个像元,在太阳高度角低于11.01°时,全色15 m影像提取的冰山出水高度均方根误差(RMSE)低于2.0 m,平均绝对误差(MAE)低于1.5 m。由此表明:在冬季低太阳高度角下,Landsat 8全色15 m影像可用于高精度测量冰山出水高度,具有大范围测量南极冰山出水高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2.
盐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盐藻D.peircei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盐藻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酶解方法脱除其蛋白.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盐藻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提取10h,固液比1∶16,pH=9,通过中性蛋白酶对其酶解,可脱除其部分蛋白,使糖含量达到29.01%,初步确定此多糖为含有硫酸基和己糖醛酸的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993.
肖风劲 《气象》2005,31(11):94-95
8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48.2mm,比常年同期偏多18.6mm;全国平均气温为22.5℃,接近常年同期.台风麦莎和强热带风暴珊瑚在我国登陆,其中台风麦莎影响时间长、范围广,造成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地严重损失.全国有23个省(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其中辽宁、湖北、吉林等地受灾较重;西北东北部及内蒙古、黑龙江、湖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山东、陕西等地遭受一定损失;黄淮、江淮、四川盆地及鄂、湘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阴雨寡照或低温天气.  相似文献   
994.
泥石流暴雨个例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对2003年7月8~9日发生在湖北中部并且造成泥石流灾害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有利的大尺度系统下产生的中小尺度系统是暴雨产生的最直接的系统;②湖北省泥石流灾害发生在特殊的地理位置,秭归、宜昌、宜都等鄂西山地到江汉平原的过渡带是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③暴雨尤其是泥石流发生地周围的历时短、局地性强的大暴雨是泥石流灾害直接的诱发原因;④中尺度系统的源地与地形有关,在西南气流的背风坡容易形成中尺度系统;⑤多普勒雷达是监测中尺度系统的强有力工具,一个中α尺度云团中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混合回波团或带;⑥中尺度涡旋形成于低空急流左侧强正涡度中心附近。  相似文献   
995.
CINRAD/CB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黄晓  裴翀 《气象科技》2005,33(5):464-468
介绍CINRAD/CB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性能.CINRAD/CB雷达接收机的主要特点是高灵敏、采用了数字中频采样、带AGC的大动态接收范围、低相噪频率综合器、在线测试、系统在线定标和整机性能的测量等技术,采用了高稳定频率源和全相干技术体制.简述了CINRAD/CB雷达接收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接收系统的组成框图,对该系统接收机的灵敏度、噪声系数、动态范围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6.
富营养化是水生态系统主要的环境问题,自然条件下多种营养盐以组合形式进入水体,明确浮游植物群落对多种营养盐加富的响应对富营养化防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一座华南热带水库(大沙河水库)为例,分析了2021年枯水期(1—3月)和丰水期前期(4—6月)氮(N)、磷(P)、铁(Fe)和叶绿素a(Chl.a)浓度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原位添加实验,解析浮游植物丰度和多样性对N、P、Fe加富的响应。结果表明:与1—3月相比,4—6月期间水体总磷浓度(TP)明显升高,总铁浓度(TFe)呈增加趋势但月度间波动较大,总氮浓度(TN)在4月最低,之后缓慢增加,期间Chl.a浓度从3月的5 μg/L快速增加到5月的29 μg/L。原位实验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要组成,所有营养盐添加组浮游植物丰度均有增加,但只有NP同时添加时(NP和FeNP两组)生物量(以Chl.a表征)有显著升高;营养盐添加组细胞丰度的响应在门类和种类间差异明显,实验组组间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类差异显著,所有处理组的群落多样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和P添加及其与Fe的联合添加(N、P、NP、FeN、FeP和FeNP)均导致蓝藻丰度升高,绿藻仅在NP添加组(FeNP组和NP组)显著升高且两组没有显著差异,硅藻仅在N和P单独添加组(N和P)显著升高。上述结果说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受N、P营养盐的共同影响而非单因子作用,N、P和Fe添加均影响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水库富营养化的管理尤其是蓝藻水华防治应综合考虑3种营养盐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梯级大库富集之地,在金沙江地区选择典型水库开展植物表型可塑性和适应策略研究对该区一众水库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金沙江观音岩水库消落带为研究区,定量比较了经多年周期性水淹干扰后,绝对优势植物根茎叶性状的表型可塑性,分析了绝对优势植物应对主导因子的关键性状及其协同响应特征和权衡策略。结果表明:1)调查共记录了植物种类11科21属21种,优势度大于0.1的仅有狗牙根和苍耳,为绝对优势种。2)淹水对狗牙根和苍耳功能性状具有极显著影响,是二者功能性状变异的主导因子。3)狗牙根的株高、主茎长、分茎数量、主茎宽、叶片数量和叶面积,以及苍耳的分茎数量、叶片数量、根冠比和比叶面积的表型可塑性指数均超过0.6,是应对淹水的敏感性状。但是,狗牙根的叶片数量、叶面积以及苍耳的比叶面积对淹水的可塑性响应表现出短期时效性,为非适应性可塑性。4)淹水深度调控狗牙根在“逃避”策略和“静默”策略之间的权衡选择,并通过不同的性状组合以及地上和地下部分资源分配以协同响应。5)淹水导致狗牙根和苍耳的生态对策趋同,均采取S/SR策略。此外,相比于狗牙根为水库消落带的普遍推荐种,苍耳因其存在水质污染风险而褒贬不一,但苍耳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能否在每次淹水来临前进行刈割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8.
遥感在滩涂演变调查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在潮滩演变遥感调查中确定任意潮位线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根据遥感图像上实时水边线的位置,结合收集到的水边线高程数据和另一潮位的高程数据,用图解法或计算法求取任意潮位线修正量,以确定所求潮位线的位置等内容。该方法在海南洋浦地区滩涂演变调查中使用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The Abalieke region locats in the central section of the western Kunlun polymetallic (Pb, Zn, Cu, etc) ore belt, an area with major potential for further base metal deposit discoveries. This paper reports REE data for 82 samples from 8 stratigraphic sections for Huoshilafu formation in the Abalieke region. To attempt to solve the origin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using REE geochemistry. Although total REE contents are quite variable ( Σ REE = 7. 52 × 10-6-220. 70 × 10-6, ΣLREE = 5. 82 × 10-6-198. 46 × 10-6, ΣHREE = 1. 49 × 10-6- 32. 74 × 10-6 and Y = 4. 77 × 10-6-91. 30 × 10-6) ,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of the majority of samples are uniformly LREE-enriched (averaging ΣLREE/ΣHREE = 6. 57), with remarkably fractionation of LREE and HREE [averaging (La/Yb)N = 8. 20], slightly negative Eu anomalies (averaging δEu = 0. 77) and insignificant Ce anomalies (averaging δCe = 0. 88).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E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igraphic samples from Abalieke region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rock and ore samples from other representative deposits (Tiekelike, Tamu, Kalangu, Tuokuziate) in the western Kunlun polymetallic ore belt, which indicate a clos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the host strata for the majority of deposits in this belt.  相似文献   
1000.
Amphibolites, one of the kinds of Precambrian basement rocks, are exposed in the south-middle Zanhuang Metamorphic Complex, central-south segment of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 These metamorphic rocks were carefully studie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petrographic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It was found that protoliths of the Zanhuang amphibolites are calc-alkaline and tholeiitic rocks with a large range of ΣREE (41.38 × 10-6 -232.55 × 10-5 ) and weak LREE enrichment. The multi-element vari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K, Rb and Ba wer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Nb and Ta were of evident depletion while Ti was of weak depleti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ous relevant geochemical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showed that the Zanhuang amphibolites were formed in volcanic arcs of continental margin similar to the current continental margin, which was resulted from the subduction between the Western Block and the Eastern Blo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