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7篇
地球科学   2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运用逐步线性回归的理论方法,分析研究区的地下水水质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区属砷元素富集地区,对研究区建立砷含量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确定砷含量与HPO4-2、Fe、I-,Br-的含量相关性较显著。此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区的地下水环境的规划、评价、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92.
利用2014~2019年北天山地区流动重力资料,采用绝对重力控制进行经典平差计算,获取该地区重力场时空演化特征图像,并结合重力段差可视化方法,得到该地区重点构造部位物质迁移规律。采用紧凑反演方法进行北天山中段不同深度地壳密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北天山中段地壳物质密度变化最佳深度为30~40 km,是地壳密度变化的正值区域,基本位于北天山北坡和准噶尔盆地南缘,表明该地区物质不断汇聚,或者表明地壳呈现下沉的趋势;而在北天山山体附近,物质密度变化为负值,表明山体物质处于亏损态势,或者山体受到构造应力的作用,使地壳处于不断隆升过程中。  相似文献   
93.
库车盆地铜矿化与盐丘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库车盆地新近系发育一系列盐丘体,遥感解译和野外地貌调查共发现36个盐丘体,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秋里塔格构造带和北部的克拉苏构造带,沿近东西向断裂呈带状分布.在盐丘体的发育过程中,盐丘体、围岩及围岩中发育的断裂与破碎带等构成一个盐丘体系统.调查显示铜矿化发育在盐丘体附近,位于盆地南、北两大构造带(背斜带)轴部偏两翼处,共有砂岩型、泥岩型、灰岩型3种类型,主要矿物为氯铜矿,矿化层位于上新统的康村组和中新统的吉迪克组.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盐丘体中盐岩样品含有自然铜、氯铜矿,表明盐丘体可以为地表铜矿化提供铜源,而卤水中的盐分来自盐丘体中盐、膏的溶解.盐丘系统不但为地表铜矿化提供铜源,而且其卤水对铜的富集、运移起到载体作用.存在于盐丘系统围岩并与后期盐丘体相伴生的断裂、节理、破碎带,为含铜卤水的迁移提供通道,盐丘体后期的构造挤压力,成为含铜卤水的运移动力.因此,盐丘系统发育过程对碎屑岩型铜矿形成起到关键性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
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区的鱼类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雷州半岛8个红树林分布区设站位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其中获得鱼类127种,分别隶属于15目58科100属。以鲈形目最多,共27科49属65种,占51.2%。种类出现最多的科为(鱼叚)虎鱼科。采获种类最多的站位为北潭。各站位之间鱼类种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调查获得的鱼类体型偏小,大部分种类具有食用价值,其中16种已为人工增养殖的对象。  相似文献   
95.
利用2010-2011年宁波地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资料,分析其分布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负氧离子浓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负氧离子浓度有市中心附近低、郊区高的地域分布特征;夜晚到清晨高、白天低,夏季高、冬季低的变化规律。据此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的时候多到远郊污染少、植被茂密、有动态水流的地区旅游,避开冬季空气污染大的雾霾日。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气温、PM10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雷雨、闪电等正相关,可选择在雷阵雨过后的晴朗天气出行旅游。负氧离子预测模型预报能力较好,预测模型的建立实现了宁波地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定量化预报,对旅游气象服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近地表土壤中可溶态阴离子的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有机质在生成油气及运移的过程中,部分可溶微量元素会分离出来,溶解在伴生的水中.油田水及原油中的可溶微量元素部分溶解于水,并随水一起运移至近地表.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分析近地表土壤中的可溶态阴离子的含量变化特征,就可以追踪下伏对应地层的含油气信息.通过对新场气田、昌德气田、平方王油田上方近地表土壤中的可溶态阴离子检测的实...  相似文献   
97.
凌源—北票成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铜钼成矿带东段,通过对该成矿带金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的分析,认为该金矿床控矿因素为”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区域上找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8.
Knowledge-based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KBSDSS) incorporate heuristic reasoning, and analytical and spatial modelling capabilities to support decision making i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y are able to provide the assistance for both the structuring and formulation of the spatial problem, and the design and execution of a solution process by automatically integr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models and data. This paper presents a KBSDS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which connects a GIS tool (ARC/INFO) with an expert system tool (CLIPS) and a hypertext diagramming tool (HARDY). ARC/INFO provides capabilities for spatial data handling. CLIPS is used to develop knowledge bases and heuristic reasoning. HARDY is used to represent spatial problems in terms of diagrams that can then be translated into a CLIPS knowledge base for evaluation.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llows users to structure their problems and develop models for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and domains.  相似文献   
99.
NCEP、ECMWF及CMC全球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3个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lobal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GEFS)——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和加拿大气象中心(Canadian Meteoro-logical Centre,CMC)建成至今的发展概况。由于计算资源的不断扩展,各中心集合预报系统的模式分辨率、集合成员数也随之增加。同时各中心都在不断地致力于发展和完善初始和模式扰动方法,来更好地估计与初值和模式有关的不确定性,促进预报技巧的提高。其中初始扰动方法从最初的奇异向量法(ECMWF)、增殖向量法(NCEP)和观测扰动法(CMC)更新为现在的集合资料同化—奇异向量法(ECMWF)、重新尺度化集合转换法(NCEP)和集合卡尔曼滤波(CMC)。在估计模式不确定性方面,ECMWF和CMC都修订了各自的随机参数化方案和多参数化方案,NCEP最近也在模式中加入了随机全倾向扰动。为提高全球高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TIGGE计划(the 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的提出增进了国际间对多模式、多中心集合预报的合作研究,北美集合预报系统(North American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NAEFS)为建立全球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提供了业务框架,这都将有助于未来全球交互式业务预报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全球地壳模型CRUST1.0提供的地壳密度、厚度等分层信息,计算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各分层引起的重力异常,并累加获取总体布格重力异常,最后与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获得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在大部分区域基本一致,布格重力异常变化在-600~20mGal之间,少数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说明CRUST1.0模型的精度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