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0篇
  免费   1260篇
  国内免费   1594篇
地球科学   94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45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黄渤海底层盐度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二维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深度平均盐度扩散方程在河口径流量以及蒸发和降水之差为已知情况下构成的闭合方程组,预报出深度平均盐度,然后利用底层盐度与深度平均盐度、水深和时间(月)之间的经验关系,给出底层盐度的二维预报。为了检验试报结果的可靠性,文中将黄渤海底层盐度的试报结果(1979年7月11日,时效为3d)与标准断面观测资料(7月4—14日观测,124.5°E以西,共104站)作一粗略比较。比较表明,试报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6,均方误差为α=0.26,绝对误差小于0.2和0.3的站数分别占总站数的63.5%和77.0%,而总均绝差为0.19。由此可见,试报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92.
中国对虾配合饵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于1991年7月21日-8月19日在河北省唐海县西林养殖场以养成期中国对虾为材料,在其配合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进行中国对虾对维生素C需要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当中国对虾体长为5.5-7.5cm时,若以本项研究采用的配合饵料的基本成分和配比为基础,配饵中维生素C的最佳变化添加量为0.018%-0.030%。研究发现,变动的维生素C适宜添加量对于中国对虾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和抗低氧能力以及提高存  相似文献   
93.
饵料中添加锰对中国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在以花生饼、鱼粉、玉米粉和麸皮为基本原料,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锰所配制的人工饵料饲喂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对其增长、增重和存活率均无明显的影响,但添加适量的锰对其肝胰脏申的羧肽酶A具有激活作用。据此认为,利用上述原料生产的配合饵料可以不添加锰,但饵料中即使含锰量较高,对对虾的生长、成活也没有害处。  相似文献   
94.
海洋岛海域水温异常波动与养殖栉孔扇贝死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海洋岛海域水温异常波动,与该海域养殖栉孔扇贝大批死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总结了几年来海洋岛海域养殖栉孔扇贝死亡的特征。其次,结合水温观测数据分析了水温异常波动与栉孔扇贝大批死亡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大幅度、跳跃型水温异常波动是导致扇贝死亡主要原因。最后,通过生物试验证实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95.
茶皂素对几种鱼类和对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茶皂素类作为“清池剂”,试图解决对虾养殖的基础和应用技术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对茶皂素和油茶皂素有较高的耐受力;茶皂素与油茶皂素均具鱼毒活性,油茶皂素则较强。鱼种不同,中毒反应也略有差异;两种茶皂素的鱼毒速度快,在致死浓度时16h内出现中毒死亡,毒性降解也快,浓度为5×10~(-6)时40h后不再引起鱼类中毒。  相似文献   
96.
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1988年7月和12月水文观测资料,通过流,盐,沙的综合分析,认识到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有与河口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泥沙输移在水平面上和垂直面上存在着多种循环,潮流和盐水截留大量泥沙积聚的拦门沙地区,河口在盐淡水交锋地带,除了涨,落急时段外,发现在转流时期泥沙也可能产生再悬浮,从而形成一个潮周期中出现3次或4次再悬浮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97.
A proposed directional function and wind-wave directional spectrum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proposeddirectionalfunctionandwind-wavedirectionalspectrum¥WenShengchang;WuKejian;GuanChanglong;SunShicaiandZhangDacuo(Recei...  相似文献   
98.
ECOM模式在丁字湾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应用河口、陆架和海洋模式 (ECOM模型 ) ,引入干湿网格法模拟潮滩涨落的改进 ,并建立丁字湾及近岸海域的三维变动边界潮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湾口拦门沙、湾内水道和人工围海等地形特点。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符合良好 ,较好地刻画出丁字湾 M2 分潮潮流场的时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9.
采用新极谱技术(1.5次微分)的阳极溶出伏安滴定方法测定天然海水的铜络合容量和条件稳定常数。对测试条件、EDTA回收率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青岛近岸水样的九次平行测定表明,铜的表现络合容量为3.01×10~(-7)mol/dm~3,条件稳定常数为7.34×10~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2%和13.8%。  相似文献   
100.
长江口区枯、丰水期后底栖动物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对长江口底栖生物曾进行多次调查研究:1980-1981年进行了“中美海洋沉积作用联合研究”( Boesch等,1986;孙道元、董永庭,1986; Rhoads et al.,1985;Sun and Dong,1985);1982-198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进行了“长江河口南岸污染对底栖生物的影响”的研究(戴国樑,1989):1985-1986年中国科学院海研究所进行了“长江口底栖生物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的预测”的研究(刘瑞玉等,本集)。通过这些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底栖生物的概貌。 1988年4月和10月,作者又对长江口枯、丰水期后底栖动物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所用主要材料是在123°E以西,30°30′-32°00′N之间水域的35个取样站(图1)枯、丰水期后所获。海上取样每站以0.1㎡的表层采样器取样两次,通过0.5mm孔目的筛子冲洗后,样品在实验室内挑选、鉴定、称重和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