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科学   4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通过对长春净月地震台TJ-ⅡC型体应变仪观测资料(从安装初期到正常工作及记录到大量应变地震波)的分析,针对台站观测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漂移、突跳、阶跃、地震异常及干扰),对各种现象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如何正确理解这些丰富的信息,是准确识别震前异常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将干扰因素与地震前兆异常进行区分,将其从观测资料中剔除,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台站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3次千岛群岛大地震对应东北地区地震的基础上,讨论了在地质构造背景下千岛群岛大地震引起板块俯冲与我国东北地区地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千岛群岛发生7级以上地震对应东北地区地震有较强相关性;千岛群岛在大地震破裂过程中产生的俯冲作用自东向西对东北板块产生挤压作用,东北地震区相继发生了浅源地震;千岛群岛地区发生地震时,东北...  相似文献   
13.
赣南吉埠黄沙岩体的锆石铀-铅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赣南地区吉埠黄沙岩体的风化壳产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但对其年代归属缺乏准确认识。利用从黄沙岩体风化壳中挑选出的锆石,开展了U-Pb法年代学研究。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分析表明,岩体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2.5±1.8)Ma,说明吉埠黄沙岩体的成岩时代为印支期初期,而不是前任推断的燕山期。结合南岭区域发现的其他印支期岩体可知,印支运动在华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岩浆活动规模和出露面积较以往认识增大。纬度较高的黄沙岩体发生稀土矿化的事实进一步说明,1∶20万兴国幅、井冈山幅,乃至宁化幅内的印支期岩体也具有发生稀土矿化的条件,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李君  王勤彩  郑国栋  刘庚  周辉  周聪 《地震学报》2019,41(2):207-218
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8年松原MS5.7地震序列中ML≥1.0地震重新定位,之后使用CAP方法求解松原MS5.7地震序列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再借助MSATSI软件包反演得到松原地区的区域应力场。综合分析以上研究结果得到如下结论:① 松原MS5.7地震序列发生在NW走向的第二松花江断裂与NE走向的扶余—肇东断裂交会处,将地震精定位结果沿两条断层走向作剖面分析,NW向剖面主轴长度约为5 km,震中分布均匀,NE向剖面主轴长度亦约为5 km,震中呈倾向NE的高倾角分布;② 该序列中的4次ML≥3.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节面Ⅰ走向为NE向,节面Ⅱ走向为NW向,均为高倾角走滑断层。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节面解与第二松花江断裂性质基本一致,由此推断第二松花江断裂是本次松原地震的发震断层;③ 松原地区的主压应力方位角为N86°E,倾角为7°,主张应力方位角为N24°E,倾角为71°。松原地区的区域应力场既受到大尺度的板块构造运动的控制,又受到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太平洋板块对北东亚板块向西俯冲作用下,东北地区产生了近EW向的主压应力,受周边地质构造控制,松辽盆地内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会处易发生走滑型地震,2018年松原MS5.7地震正是在这种构造作用控制下发生的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15.
褐藻酸钠硫酸酯是以褐藻酸为原料合成的硫酸酯钠盐系列物。首次报道该系列化合物(Ⅰ,Ⅱ,Ⅲ,Ⅳ,主要是Ⅰ)的抗血栓和抗凝血作用。实验发现,褐藻酸钠硫酸酯系列物均有抗凝血作用。其作用具有浓度和磺化度依赖性。实验测定化合物Ⅰ,Ⅱ,Ⅲ,Ⅳ的抗凝效价,分别相当于肝素钠的22.5%,16.7%,11.1%和11.7%。以该化合物10mg·kg-1静脉注射能增加小鼠的出血量并能抑制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化合物Ⅰ还具有延长大鼠凝血酶原时间和抑制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提示:褐藻酸钠硫酸酯的抗凝血与抗血栓作用的活性基团可能为该化合物上的硫酸根,具有肝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煤炭资源丰富,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量采煤塌陷地,引发耕地破坏、基础设施受损、城市发展受限等一系列问题。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累计形成采煤塌陷地9.20万hm~2,经过30多年的治理实践,共治理采煤塌陷地7.60万hm~2。本文通过梳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相关文件和案例,总结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政策实践和技术模式实践成果,划分了治理技术模式发展阶段,指出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地震监测无人值守子台数据链路传输时效性、准确性的需求,保障吉林省地震局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链路畅通,提出了基于4G网络实现L2TP9 VPN备份链路的方案.重点介绍该建设方案的技术原理及实施方法,并在相关台站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基于4G网络的L2TP+VPN备份链路方案可有效解决因运营商故障造成的链路中断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岩心钻探和实验测试结果,分析了地砂的地质特征,进而探讨了地砂成因。结果表明:地砂粒度以中砂和粗砂为主,主要矿物为石英(60%~75%)和长石(15%~30%),主量元素以SiO2和Al2O3为主,发育大中型交错层理和冲刷面。以南四湖—京杭运河一线为界,湖西区地砂分布零星、面积较小,资源潜力有限。湖东区临沂组一般发育1层地砂,埋深较浅、厚度较大,是目前开采利用的主要层位;平原组一般发育1~3层地砂,整体由东北向西南埋深变深、粒度变细、厚度变薄、层数减少,目前仅在局部地段开采。地砂的成因类型为河床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沉积时期气候寒冷干燥、化学风化程度低、水动力条件较强、古水流方向总体由东北至西南,主要发育于晚更新世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和全新世的河床沉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长春台CTS-1型宽频带地震计记录到的不同震中距及不同类型地震的波形进行分析,分别得出CTS-1型地震计所记录到的不同震中距及不同类型地震的震相特征。结果表明,每个类型的地震都各有自己的震相特征。  相似文献   
20.
滇西剑川盆地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一个新生代拉分盆地,其沉积记?和盆缘构造的耦合可以揭示始新世 晚期剑川盆地的环境特征.通过分析剑川组岩石特征,得出其物质来源和形成演化,反映剑川组火山岩是大?造 山后(板块碰撞以后)由?内形成的岩浆喷发活动;通过分析剑川组的岩相特征,得出剑川组火山记?由强到弱表 现为明显的特征,下段为火山喷发期次,上段为火山沉积期次.综合岩性岩相结果,得出剑川盆地始新世晚期板 块碰撞后期的火山喷发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