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科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口、资源、灾害与环境是困扰当代人类的几个重大问题.人口的增长,要求有更多的资源,而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与否,又势必对环境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环境的改善或恶化,反过来又必然影响到资源的增减.因此,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又保护或改善环境,形成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改善之间的良性循环,应当是人类共同奋斗的一个目标. 本文依据一些实际资料论述了上述问题以及地球物理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所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了50亿。为维持众多人口的生存,导致在不少地区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再加上人类生产与生活所产生的大量有害固态、液态及气态的废物,又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但是,由于环境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缓慢的,因此,直到近二十年来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而环境科学这个概念在世界上出现也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根据西藏札木和当雄地区区域地震观测资料,用平滑小震初动的方法得到了这两个地区的平均应力场,结果是: 1.当雄地区及札木的A区主压应力方向大体上为南北向,仰角较小,分别为23°和14°,说明两板块之间以水平挤压为主。 2.在札木的B区,主压应力方向为东西向,仰角为51°,说明和俯冲的情况相对应。 这一结果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模式基本上一致,说明了此地区无论大震小震郁受板块构造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前,青藏高原已成为地学界瞩目的地区。自从板块学说提出以后,对于作为大洋-大洋型板块边界的洋脊和大洋-大陆型板块边界的岛弧研究得比较多,论述得也比较清楚,而对于大陆-大陆型板块的边界,则研究得比较少。中国的青藏高原被认为是欧亚和印度两大陆板块碰撞的典型地区,高原的隆起以及巨厚地壳的形成,均和两大陆板块碰撞有关。因此,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的研究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自1980年5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198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持召开的9次学术会议,并分别介绍了每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以及效果等。这些会议的特点是:紧密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注意相关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发展,并努力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地震灾害预防工作,叙述了苏联、日本、美国地震预报工作的近况与我国地震预报工作的发展历程,强调地震预防的主攻方向是抗震,在中、长期地震预报中应加强地震危险区划的研究工作,以及继续重视短期及临震预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深部地壳和上地幔介质分层结构,本文根据Delta矩阵分解形式,按波场基本传播项进行有效组合,使得深源远震P波的综合地震图的计算变得十分简洁。本文以该盆地边缘五个地震台的短周期地震仪记录的十个深源远震波形作为资料,通过不断调整地壳和上地幔介质模型的方式,获得了与观测波形可相比拟的综合地震图。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地下介质具有多层结构,地壳厚度深达52—60公里。同时,对深源远震P波综合地震图的研究,证实了该区地壳中上部存在低速层,Q_(?)值居于欧亚大陆的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198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持召开的14次学术会议,并分别介绍了每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以及效果等。这些会议主要有以下特点;1.掌握各有关学科发展方向,紧密与“七五”计划配合,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2.促进各有关学科之间渗透和学科的发展;3.汲取国际上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推动我国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多金属结核类型成因分类是海底矿产资源关注的重要地质问题,诸多学者一直探索利用多金属结核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多金属结核成因判别。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为探索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多金属结核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成因分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基于多年调查研究获取的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地球化学数据,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聚类分析技术,实现了太平洋深海盆地多金属结核成因分类,并对水成型结核进行了进一步判别分析,共划分出成岩型、混合型、水成Ⅰ型和水成Ⅱ型四类成因多金属结核,为太平洋深海找矿突破和资源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不同成因类型结核空间预测结果显示,西北太平洋海域是水成Ⅰ型富钴多金属结核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主要分布在马尔库斯—威克海山群、麦哲伦海山群北部、马绍尔海山群和中太平洋海山群西南部的山间盆地,以及附近的皮嘉费他海盆和中太平洋海盆西北部,是未来西太平洋富钴多金属结核资源找矿突破需要关注的关键海域。  相似文献   
20.
我们根据岩石层的热状态来定义现代裂谷和古裂谷,现代裂谷是断裂后的岩石层尚未达到热平衡状态,而古裂谷是断裂后的岩石层已处于热稳定状态。将现代裂谷与古裂谷的物理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它们的地貌、构造和岩浆特征方面虽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地球物理特征方面却有一些明显的差异。在由现代裂谷转变为古裂谷时采用一个简单的岩石层热释放模型,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裂谷与古裂谷之间在岩石层的上地幔地震波速度和密度、表面热流、热结构与居里点深度、以及大地电磁性质方面的差异可以用宕石层冷却来解释。而单用冷却不能解释与断裂有关以及紧接断裂之后的复杂沉陷过程,也不能解释古裂谷内为什麽出现一些高速的壳层,以及地壳有时为什麽会加厚。假如考虑到岩石层的抗弯强度和与断裂有关的地壳的岩浆加厚,这些现象就可以得到解释。我们认为,许多现代裂谷下面的“上地幔异常”可能与断裂地壳岩浆加厚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