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科学   10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海底滑坡海啸的颗粒流耦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滑坡的运动可能引发海啸,破坏离岸设施,威胁海岸带安全。国内外关于海底滑坡引发海啸的研究方兴未艾。采用Mih颗粒流模型控制具弱黏聚力的砂土滑坡运动,利用两相流模型计算岩土体-水体相互作用及RNG湍流模型控制水体运动,构建了基于颗粒流模型的海底滑坡海啸全耦合数值分析方法。通过简单水槽水下滑坡案例进行了海底滑坡海啸全过程研究。数值分析再现了变形滑体的不均一运动、密度分异流动、水滑机制和以波谷为典型特征的涌浪波等典型海底滑坡及海啸现象,这表明数值模型具有有效性。许多海域(包括中国南海北部)都存在弱黏聚力和无黏聚力的水下滑坡,该数值方法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42.
一、前言上海地区厚达300米的疏松沉积物中,蕴藏着丰富的深层地下水资源,早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已被开采利用,至1963年地下水开采量达2.01亿吨/年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区域性水位下降漏斗,从而产生地面沉降。自1921年发现地面沉降以来,最严重的地区已下沉了2.63米,在市区和近郊区形成一个碟形沉降洼地。经过近二十年的勘测、测量初步查明了上海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并对地下75米以上土层进行了地面沉降地质结构分区;分析研究了地下水在采灌条件下,地质结构与地面升沉的关系。本文着重论述上海地面沉降、地质结构、地下水采灌三者间的关系,以及当前控制地面沉降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43.
早在60年代末,上海利用地下含水层冬季贮存冷水,夏季抽用;夏季贮存热水,冬季抽用。不仅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提高地下水位,控制地面沉降,而且为工业、民用提供了巨大的廉价的冷源和热源。本文介绍了上海地下含水层储能试验,在全市建立十四个储能试验场,布设储冷井25口,储热井9口,观测井58口。试验与工厂生产结合。经过多周期的灌采试验,建立了一整套的灌采条件下地下水动力模型、温度场模型、水质浓度弥散模型。  相似文献   
44.
灌采条件下含水层能量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在向含水层中回灌(或回采)冷水与热水时,其冷量与热量简易计算方法,并用实例论证其可靠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5.
上海虹桥飞机场“抽淡灌咸”的含水层储冷试验实例,为建筑物夏季空调降温提供冷源,为咸地下水淡化,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6.
地面沉降是环境水文地质和环境工程地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有害环境地质现象。文中强调城市建设和规划,必须考虑地质环境问题。文中详细地介绍了上海市城市发展与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的情况。以及地面沉降给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八个方面的危害。文中指出现有的各工程建筑设施大多是根据各自的工程建设施工要求,经过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对所选定的地基进行了评价和改造,从而确保了工程建筑物安全可靠。但是因地  相似文献   
47.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可以诱发海底斜坡失稳对海底工程设施产生造成破坏影响。因此,海底斜坡稳定性状态评价对海底工程设施选址、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富集区工程地质特征,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斜坡几何参数、土层强度变化,以及水合物储层特征等因素对水合物分解前后海底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考虑水合物分解时,海底斜坡稳定性主要受控于斜坡坡度和土体强度,且主要表现为浅层滑坡。考虑水合物的分解时,水合物层强度降低会对斜坡的整体稳定性产生影响,但同等上覆层条件下最危险滑动面位置受水合物层埋深影响较大,且存在受地形几何特征与上覆土层强度控制的临界埋深。埋深大于临界埋深时,水合物分解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小,最危险滑动面位置位于上部浅层,表现为浅表层破坏。小于临界埋深时,最危险滑动面位置则经过水合物层,表现为深层滑坡。根据目前模型中的水合物层埋深条件,水合物分解后的深层滑动面安全系数仍高于浅部地层,意味该海域水合物开采仍需要关注浅层海底滑坡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海岸带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焱  孙永福 《海岸工程》2007,26(2):26-31
海岸带环境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为了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对海岸带生态地质环境的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开发决策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可能危害海岸带环境的压力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可以描述和表征环境变化的相关参数,建立了一套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可用于海岸带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9.
冲绳海槽碱性玄武岩浆的起源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电子探针对冲绳海槽133站位玄武岩的斑晶矿物、基质以及斑晶矿物中关晶石包体和岩浆包裹体作了化学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站位玄武岩属橄榄玄武岩,岩石中斑晶矿物由培长石、普通辉石、贵橄榄石和磁铁矿组成,尚见有少量外来的脉石英碎块,基质成分由拉长石微晶和玻璃组成。培长石和贵橄榄石中含有玻璃质岩浆包裹体和铬镁尖晶石或铬镁铁尖晶石包体。尖晶石的化学成分证明它是地幔部分熔融成因的。岩浆包裹体代表了一种原生的碱性橄榄玄武岩浆,其化学成分相当于橄榄辉长岩。该站位的玄武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尖晶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并沿着“碱性橄榄玄武岩浆-粗面玄武岩浆-玄武质粗面岩浆-粗面岩浆”方向演化,每一阶段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地壳物质的同化和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50.
基于IDW 的埕岛海域水下三角洲地形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埕岛海域水下三角洲地形演变,利用1958—2014年间埕岛海域7个不同时期水深点的数据,采用 不同插值方法开展适用性比较,确定选用反距离加权法进行数据插值,生成研究海域范围内7期水深地形图。通过栅格计算对不同时期的水深地形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各个时期的地形特征,总结出区域内地形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埕岛海域内整体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走势,3~12 m 等深线间水下岸坡地带地形最为复杂且变化剧烈,走河期淤积中心不断向东北方向推进,最大淤积厚度超过12 m,废弃后侵蚀中心逐步向岸移动,且后期侵蚀速率明显降低,形成了“陡-缓-陡”的地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