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科学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为了研究高煤级煤储层含水性对吸附能力的影响,对阳泉-寿阳区块8件代表性煤样开展了镜质体反射率、显微组分、孔隙度、压汞、核磁共振和甲烷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了煤储层孔径分布、核磁共振T2谱响应特征、核磁孔隙度以及煤岩吸附能力,同时对煤储层含水性和煤储层吸附能力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煤级煤储层孔隙以微孔发育为主,孔隙含水性以微小孔中的束缚水赋存状态为主,且其含水量随最大镜质体反射率(Ro,m)的增大而增加。在影响高煤级煤储层吸附能力的多种因素中,煤储层含水性对煤岩吸附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体现在微小孔中的束缚水对吸附能力的影响,束缚水含量越高,煤岩吸附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32.
北京市大气PM10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大气有机污染物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采集北京市2005年春、夏、秋、冬4季不同功能区的大气PM10样品,经索氏抽提分离得到饱和烃、芳香烃、非烃、沥青质4 个组分,对不同功能区不同季节大气有机物污染水平及其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大气PM10中有机物年均质量浓度达41.39 μg/m3,为清洁对照点十三陵的1.4倍;一年中,冬季污染最严重,PM10中有机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达67.04 μg/m3,为春季的1.倍、秋季的2.1倍、夏季的4.5倍;有机组分含量呈现非烃>沥青质>芳烃>饱和烃的变化趋势,说明燃煤污染在北京市大气有机污染中仍然起主导作用;各功能区的有机污染程度不同,表现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交通区)>清洁区的特点,但不同季节的变化不完全一致;不同功能区有机组分的比例体现出不同污染源的相对影响。  相似文献   
33.
陶枣煤田晚古生代煤中硫及伴生有害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山东陶枣煤田晚古生代洪进行了形态硫分析、煤中黄铁矿伴生无奈的探针测试及煤中微量元素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表明,高硫煤中有害物质主要来自煤中黄铁矿,黄铁矿硫占总硫的75%以上,同时黄铁矿中伴生有大量有害元素,其质量分数与种类又与其成因类型有关。黄铁矿中伴生有害元素质量分数约在0.5%至2.5%之间。太原组高硫煤中的有害元素以Cu,As,U,Ph,Mo和Co等为特征,其成因与硫的聚集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As与Fe存在相关关系,As主要赋存在Fe和Cu的硫化物中。U的富集与海水的影响有关,同时也受岩浆活动的影响。侵入体附近的低灰天然焦含U最高,达10×10-6。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推测对于高硫煤采用重液洗选除硫除灰时,也可同时去除大部分有害元素,应予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4.
华北晚古生代煤二次生烃的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艳荣  杨起  刘大锰 《地球科学》1999,24(2):189-192
通过对不同成熟度煤样(0.53-2.11%)的动力学研究,展示了华北晚古生代煤动力学参数随成熟度由高而低,从低到高的动态演化规律,提出了煤的二次生烃动力学模式,依据该模式,华北晚古生代煤的二次生烃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演化阶段其二次生烃模式不同,初镒生烃以后,当煤的镜质组反射率为0.7-0.9%时,二次生烃高峰提前;若反射率为0.9-1.3%时,二次生烃高峰滞后,而反射率〉1.3%以后,二次生  相似文献   
35.
我国煤层气资源探明率与动用率“双低”,导致煤层气增产显著放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常规煤储层评价较少考虑煤储层的可改造性潜力,导致发现的优质储量偏少,已发现的储量动用率偏低,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研究。以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为例,系统开展了岩心与大样物理模拟实验、测井与地震反演分析等;通过对比分析典型井储层地质特征与微地震水力压裂裂缝监测结果,指出影响煤储层可改造性的关键地质因素为煤体结构、宏观煤岩类型、煤层构造变形、煤层地应力、煤层与顶底板的抗拉强度之差,建立了煤储层可改造性综合定量评价模型;并对郑庄区块煤储层可改造性进行了评价分区,其结果得到了区内千余口产气井的验证。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尚未动用储量区的煤层气建产和已动用储量区的开发方案优化调整,根据不同区块储层地质特点选择适应性的工程技术与改造方案,以实现地质工程一体化,是我国煤层气“增储上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A total of 11 PM2.5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October 2003 to October 2004 at 8 sampling sites in Beijing city. The PM2.5 concentrations are all above the PM2.5 pollution standard (65 μg m^-3) established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A (USEPA) in 1997 except for the Ming Tombs site. PM2.5 concentrations in winter are much higher than in summer. The 16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listed as priority pollutants by USEPA in PM2.5 were completely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ith variable wavelength detector (VWD) and fluorescence detector (FLD) employed. The PM2.5 concentr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pollution situation is still serious in Beijing. The sum of 16 PAHs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22.17 to 5366 ng m^-3.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heavier molecular weight PAHs have a different pollution trend from the lower PAHs. Seasonal variations we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ce in coal combustion emission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analysis suggests that PAHs from PM2.5 in Beijing city mainly come from coal combustion and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 New measures about restricting coal combustion and vehicle exhaust must be establishe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air pollution situation in Beijing city.  相似文献   
37.
鄂尔多斯盆地煤成烃潜力与成气热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大锰  杨起 《现代地质》1997,11(3):322-329
鄂尔多斯盆地煤的Rock Eval分析结果表明,在肥煤—焦煤阶段,S1+S2达最大值,随后生烃潜力减弱。煤的Py GC分析及热模拟成气实验结果证实煤成气具有3个生气高峰,分别相应于Ro,m05%~07%、10%~14%及25%,表明煤成气具多阶段性的特点。这一规律性的认识有助于煤成气的勘探和开发。同时,随煤级增高,煤成烃特征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异构烃减少,正构烃增加;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亦存在多变性或多阶段的演化特点;苯系化合物具波动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8.
酒泉盆地下白垩统藻纹层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酒泉盆地下白垩统纹层状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中有机纹层(藻纹层)结构发育,但非均质性很强,主要表现在相同层位不同地区及同一钻井不同深度藻纹层的含量悬殊。藻纹层的分布与发育都受到沉积相及相变的控制。藻纹层主要是由浮游藻类及其降解产物组成,藻类以绿藻门绿枝藻科的圆球藻为主要属种。藻纹层含量与源岩的生烃潜力呈正相关关系。酒西坳陷已发现的大部分原油主要源于下白垩统下沟组藻纹层泥质白云岩,表明藻纹层是酒泉盆地很重要的一种生烃物质,与酒泉盆地的油气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富含有机质纹层的湖相碳酸盐岩不仅是优质的烃源岩,而且由于其生烃物质的层状富集,在生、排烃过程中,更有利于间隙微裂缝的形成和排烃。  相似文献   
39.
大气中的黑碳主要由化石燃料以及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 经由传输以及沉降等过程, 可到达并沉积于偏远地区的雪冰表面。相对于洁净的雪表, 较暗的黑碳可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导致雪表反照率降低, 加速冰雪消融, 进而对区域气候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的环境脆弱而敏感, 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根据青藏高原山地冰川雪冰样品矿物杂质多、 浓度变化大的特点, 优化了雪冰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ingle Particle Soot Photometer, SP2)分析方法, 制定了规范详细的实验步骤, 评估了样品储存和分样、 进样方式、 样品稀释等过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并用该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季节积雪及雪坑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雪冰中黑碳浓度在0.21~47.96 ng·mL-1之间, 平均值6.69 ng·mL-1。测样过程中连续测定胶体石墨标样, 校正后的回收率在75%以上。因此, 优化的SP2方法能够获得青藏高原雪冰中准确可靠的黑碳含量信息, 对利用雪冰介质重建黑碳的历史变化过程, 进而准确评估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程度,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北京市区春季交通源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中以PM_(2·5)和PM_(10)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3月13日至19日前后6d的时间内,在成府路东口、前门2个地区设立采样点,研究分析了北京市春季交通源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在工作日所测得的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值要高于在周末所测得的质量浓度值;(2)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时变化规律,在7:00~9:00,19:00~21:00和23:00之后,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三个峰值;(3)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的最大值与低温(0~5℃)有关,而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的最小值在高温(11~15℃)时被观察到;(4)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的最大值与高湿度值(36%~46%)有关,而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的最小值在低湿度值(11%~25%)时被观察到;(5)通过对成府路东口、前门采样点颗粒物浓度与风级比较,发现二者呈明显的反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风力大小对特定区域的颗粒物浓度起决定性作用;(6)与国外一些城市的PM_(10)的污染水平相比,在北京成府路东口、前门所测得的PM_(10)的质量浓度都要比国外一些城市高,由此可见,汽车尾气仍是北京市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