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0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781篇
地球科学   352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冰雪地球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永云  闻新宇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1):1226-1233
在大约6~7亿年前的新元古代时期,地球是否曾经被冰雪完全覆盖而成为了一个“冰雪地球”?如果是,什么诱发了这种全球性的冰川期?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融化?新元古代时期的极端气候变化对其后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有何影响?围绕这些问题,古地质、古生物和古气候学界在最近几年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激烈争论。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地球在新元古代时期确实经历了数次地球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全球性冰川期,但地球是否被完全冰封还需要更充分的古地质和古生物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利用气候模式对各种可能的外部强迫的模拟试验表明“冰雪地球”是很难形成的,并且,如果地球进入完全被冰封的状态,它将是难以被融化的;关于新元古代时期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所起的作用存在2种观点,一种认为气候变化导致了原始生命的基因突变并诱发了寒武纪生命爆发,另一种认为这种影响主要是生态方面的。  相似文献   
922.
923.
应用数字地震台网资料求解广东地区的环境剪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广东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化地震资料,经过预处理,获得每次小地震在观测点处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再利用适当的衰减模式,将其换算成震源处的值。最后利用它们与构造环境剪应力场的关系,计算出广东地区的构造剪应力场。结果表明,广东地区的总体剪应力值较低,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924.
萨拉乌苏河流域末次间冰期 古土壤化学风化与古气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蒙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末次间冰期发育5 层古土壤。对这5 层古土壤的形 态特征、粒度、扫描电镜及化学风化等分析结果表明: (1) 这些古土壤具有与华北现代褐土相 似的形态特征; (2) 粘化率中部高和石英颗粒表面硅质溶蚀-沉淀现象表明古土壤层中发生过 风化成壤作用; (3) 用K2O/Na2O、Al2O3/Na2O、MnO/Al2O3、CIA 及A-CN-K 图解与华北现代 褐土作对比分析, 发现它们的化学风化特征极为相似; (4) 用气温及降水量与CIA 值的回归 关系方程, 得出5 层古土壤发育时期的水热状况确与华北现代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大 致相同或更显暖湿。形态特征、粒度、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和化学风化特征等多个方面具备了 与现代华北褐土类似的化学风化成壤特征, 证明这些古土壤是在与华北相似的暖温带半湿润 季风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25.
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依据祁连山地区复杂地形下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设计了一个控制试验和一个敏感性试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M5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祁连山地区的降水;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周围地区甚至较远地区的降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区域平均降水减少约2%,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很不利;模拟区域感热通量增大,潜热通量减小,但是潜热通量变化的绝对值大于感热通量变化的绝对值,因此热通量是减小的;模拟区域气温和地面温度升高,同时土壤温度也升高。  相似文献   
926.
文凡 《海洋与湖沼》2000,31(6):671-675
以子波变换分析高频组成波周期信息并对超射现象动力学研究,高频波相低相互耦合,其能量变化以主频波周期为特征时间尺度,主频波对高频波有调制作用并可导致高频波的混沌运动。高频波在混沌海中破碎机会较我,始终不能积累较高的能量,其能量低于其作为主频波时具有的能量。  相似文献   
927.
渭南黄土剖面中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渭南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古土壤比黄土层的∑REE表现丰度高,这主要是古土壤中碳酸盐遭到强烈淋滤造成的相对富集。实际上,在成土过程中稀土元素本身有淋失。黄土层和古土壤层的稀土元素组合模式彼此相似,并且与黄河中游黄土也极相似,这反映了中国黄土的物质来自于相似的源区。黄土中稀土元素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在Ce的异常程度、各种稀土的组成和稀土总量的表现丰度上。因而,δCe、∑Ce/∑Y和∑REE也能从一个方面气候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28.
WEN Fan 《中国海洋工程》2000,14(3):371-374
—A study is made on the overshoot phenomena in wind-generated waves.The surface displace-ments of time-growing waves are measured at four fetches in a wind wave channel.The evolution of highfrequency waves is displayed with wavelet transform.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Sutherland's. It isfound that high frequency wave components experience much stronger energy overshoot in the evolution.The energy of high frequency waves decreases greatly after overshoot.  相似文献   
929.
西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温军 《地理研究》2000,19(2):202-208
西藏是中国自然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但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至今仍相当落后。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摆脱贫困落后、走向持续繁荣,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走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产业的资源化、特色化、社会化与生态化。既要注重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多元化综合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筑高原特色产业;又要推动各民族人民普遍参与共同繁荣,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确保高原独特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合理开发利用丰富资源,加快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30.
利用伺服控制试验系统及声发射设备对含有单椭圆裂纹的非均质砂浆材料进行物理试验,获得了单轴加载作用下不同布置角度的三维内部裂纹试样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和声发射数据。找到了声发射数据与应力-应变曲线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判断出试样的起裂应力及破坏应力。分析了裂纹布置角度对材料强度的影响,分析表明:裂纹与加载方向为45º夹角时最难破坏,与加载方向成60º夹角时最容易破坏。此外,裂纹尖端起裂应力为试样极限强度的86.07 %~87.4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