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410篇
地球科学   17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内陆河流域河流水面流速系数比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面流速系数是流量测验中经常使用的参数.目前,大部分水文站使用水面流速系数均选用经验值,为提高流量洲验精度,2003-2007年间.在内陆河流域代表站莺落峡、高崖、正义峡、祁连、肃南水文站开展了对水面流速系数的比测试验工作,取得大量比测试验资料.通过分析得出试验分析成果,并对试验分析计算方法和比测试验方法进行了探讨.水面流速系数分析计算方法采用算术平均法、回归分析法.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算术平均法是对回归分析成果的校核.因此均采用回归分析法比测试验分析成果.以莺落峡站为例对垂线比测法和断面流量比测法两种不同比测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比测试验方法优选.垂线比测法和断面流量比测法均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相关系数均达O.95以上,分析成果比较接近.断面流量比测法理论比较严密,得到的水面流速系数适合全断面应用.这些试验分析成果为提高流量测验精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鲁西地区石门山岩体主要岩性为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原划为新太古代早期侵入岩。根据新测锆石SHRIMPU-Pb年龄为(2530±8)Ma,其形成时代确定为新太古代晚期。凤仙山岩体为中粒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513±12)Ma,并侵入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石门山岩体属峄山岩套,为TTG质花岗岩,是地幔岩浆侵入混入地壳物质形成的。凤仙山岩体属傲徕山岩套二长花岗岩,为上地壳物质重熔(深熔)作用形成的。峄山岩套TTG类岩石是2560~2530 Ma壳幔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普遍具有片麻状构造,表明经历变质变形作用。未受区域变质作用的傲徕山岩套大规模壳源花岗岩是2530~2500 Ma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与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末超大陆拼合有关,2530 Ma是鲁西地区重要的构造热事件发生时期。  相似文献   
103.
A sea-survey was carried out along the Chinese coast from the Bohai Sea to South China Sea, and 15 surficia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major coastal estuaries, i.e.,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Yellow, abandoned Yellow, Yangtze, Qiantang, Ou, Min, Han, and Pearl River estuaries. On the basis of clay mineral analysis and published data colle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minerals of each coastal river and potentials of implications of sediment sour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diagnostic clay minerals from smectite to kaolinite from the Yellow to the Pearl River estuaries is southward, as clearly shown by the ratios of smectite to chlorite (S/Ch) and kaolinite to illite (K/I). S/Ch decreases southward, while K/I moves reversely, implying change in climate setting from cool/dry to humid/hot with intensified weathering processes. Besides, these two indicators in the estuaries are also linked with the derivation of parent-rock of each river-basin and coastal hydrodynamics. The disproportional higher ratio of K/I in the Yellow and abandoned Yellow River estuaries is ascribed to their sediment sources with abundant loess component in the north-central China. The K/I decrease offshore from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is primarily due to hydrodynamic sorting. Therefore, the S/Ch and K/I of the present study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controls of climate, parent-rock, and sediment transport along the coast.  相似文献   
104.
生延超  徐珊  周垚 《干旱区地理》2023,46(1):139-148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在环境约束下要素效能充分发挥就显得至关重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素效能由要素质量与要素效率有机构成,前者是要素效能发挥的必然前提,后者是要素效能发挥的内在要求。基于环境规制影响要素质量与要素效率的作用机理,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2008—2019年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对要素效能发挥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通过人口集聚实现要素质量升级,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促进要素效率提高,并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促进要素效能发挥。(2)环境规制与要素质量升级、要素效率提高、要素效能发挥均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3)环境规制对要素效能发挥的促进作用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规模异质性。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环境规制显著促进要素效能发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城市规模较小的地区,环境规制先抑制后促进要素效能发挥,二者呈“U”型关系;在城市规模较大的地区,二者关系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黄河流域从微观要素层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对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荒漠河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树干液流的时滞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2年4—9月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荒漠河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树干液流的时滞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月份胡杨树干液流速率对不同环境因子的时滞不同;4—9月,胡杨树干液流速率峰值时间比太阳辐射峰值时间晚约1h,比空气温度峰值时间早约1h,比水汽压差峰值时间早约2h,比空气相对湿度谷值时间早约2h;对影响胡杨树干液流速率的环境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发现胡杨树干液流速率与1h以前的第1主成分、第2主成分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64、0.875;对错位前后胡杨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胡杨树干液流的数值模拟中,考虑液流相对于环境因子的时滞效应可以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了水环境急性低氧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选育群体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设计了急性低氧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平行。结果显示,急性低氧胁迫后选育群体的血清离子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钠、氯、钙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铁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蛋白、尿酸、肌酐、血脂、血糖等指标的差异较大,其中尿酸、肌酐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蛋白、总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肌酸激酶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γ-谷氨酰转肽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急性低氧胁迫造成卵形鲳鲹鳃、肾、心脏和肝脏损伤,免疫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7.
清水县是甘肃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根据清水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野外调查成果资料,在概述县域自然地理条件及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全县已有的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与结构、地质构造、大气降水、人类工程活动5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并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以期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庐江-枞阳(庐枞)火山岩矿集区南部作为寻找沉积-叠加改造型铁铜矿的有利地区一直没有较大找矿突破,该区近几年勘查取得了一定地质找矿进展。本文主要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庐江-枞阳火山岩矿集区南部城山地区地质条件进行总结分析,重新认识了区内地层的含矿性以及构造特征,发现了大量矿化线索。在研究区内发现了4条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铜铁铅锌矿化带,而且具有一定规律,空间上平面均为北东东、东西向,垂向上从深到浅具有从钼到铜铅锌矿化分带。成矿时间从126.5Ma开始。研究区内大规模磁铁矿化以及铜铅锌矿化的存在,表明深部具有较好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9.
黄宇金  盛科荣  孙威 《地理学报》2022,77(8):1953-1970
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之一,也是经济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然而对产业集聚的机制解释往往由于没有很好的区分产业空间分布形态和产业集聚阶段而出现偏差。本文基于3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微观数据,利用DO指数方法计算了2004—2013年京津冀地区三位数制造业行业的空间分布形态,利用Hurdle模型定量解释了集聚形成和集聚提升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① 2004年、2008年和2013年京津冀地区分别有124个、127个、129个三位数行业集聚,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强度较高,但整体集聚强度出现下降,从0.332下降至0.261。② 制造业集聚存在两阶段且主导因素存在差异。在集聚形成阶段,企业主要考虑基础条件,农业资源和交通运输有负向作用,劳动力池和外商投资有正向作用;在集聚提升阶段,企业更侧重于集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产业内部关联和产业外部关联有正向作用且前者作用更强,开发区主导产业政策和电力燃气水资源起负向作用。③ 影响因素对产业集聚的作用具有尺度效应,均随距离扩大呈现减弱趋势,但不同因素对距离的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0.
钱莉  张春燕  杨梅  李天江 《干旱区地理》2022,45(6):1707-1717
利用甘肃北部27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及635个区域气象站降水资料,结合常规高空、地面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物理量场资料,选取了2016—2019年5—9月104个典型短时强降水个例,对甘肃北部短时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进行了中尺度综合分析,揭示了区域内短时强降水的一些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 甘肃北部短时强降水集中出现在6—8月,短时强降水的强度多为10~20 mm。(2) 甘肃北部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典型特征,分为副高边缘型、低压槽型、西北气流型和河套阻高型4种流型。(3) 通过分析不同天气形势、不同类别、不同物理量参数间的联系与区别,总结出各类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要素指标和阈值。(4) 地面辐合线(冷锋)是甘肃北部触发强对流天气的关键系统,地面辐合线(冷锋)的分析对短时临近预报至关重要。(5) 低空偏南风急流(显著流线)在110°E左右北上及在37°N左右产生辐合是判断甘肃北部能否产生短时强降水的重要依据。并对2020年短时强降水预报效果进行检验,预报准确率达63.6%,说明建立的短时强降水预报指标预报能力较强,为提高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能力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