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77篇
地球科学   6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601.
台湾海峡北部海区1998年2~3月温、盐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8年2 ̄3月台湾海峡北部海区的CTD资料,进行温、盐垂直分布特征的分析,同时根据温、盐垂直分布特征进行海域温、盐特性的区划。结果表明,在研究海域的西侧,温、盐的垂直分布具有层化结构;在研究海域的东侧,温、盐垂直均匀一致,且呈高温高盐。  相似文献   
602.
贺义兴  宋书林 《地质学报》1999,73(4):315-319,T001
河北平山阜平群浅粒岩和黑云变粒岩-片麻岩熔融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在开放体系条件下两类岩石深熔作用性质有一定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SiO2不饱和的非均一局部熔融-再结晶效应,当实验温度为680℃时,黑云母与斜长石发生脱水熔融和部分熔融,转换成白云母,绿帘石,铁尖晶石,石英等物质成分,当温度为750~800℃时,上述中间产物和残留黑云母及新生熔体进一步转变为夕线石,铁尖晶石,橄榄石,富Ca斜长石和钛铁  相似文献   
603.
郑州超化煤矿山西组泥质岩中粘土矿物及地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恢复了郑州超化煤沉积时盆地的介质环境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和等离子发析技术对研究区泥质岩的粘土矿物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泥夺中微量元素和粘土矿物组成在二煤层的上下明显存在差 LB、Sr/Ba、P、CaO、MgO、V、Li、Ni、Zn含量在底板泥质岩中含量较高,而在顶板以上泥质岩中含量明显降低:TiO2、Cu、Co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与上述元素相反;伊/蒙间层矿物和伊利石在底板泥质  相似文献   
604.
风沙现象研究的重要设备——沙风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我国蓬勃发展的治沙研究工作得到先进实验手段的武装, 1959年夏, 中国科学院竺可祯付院长建议: 由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 在我国修建一座专门研究风沙现象的大型风洞。当年秋季, 由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地理研究所共同组成设计小组, 首先对国内外有关资料及有关风洞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 根据风沙现象的特殊要求确定了沙风洞的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05.
下导风工程是由栅栏工程发展而来的,它应用于防治风沙、风雪对道路(铁路、公路)的危害,国内外已做过不少工作[1][2][3]。但是,在风洞中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还很少。我们从1969年开始,先后对下导风工程防治道路风沙(雪)危害,进行了一系列的风洞模似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606.
浙江省由短时强降雨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此类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对浙江省“灾害智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为研究浙江短时强降雨诱发小型泥石流的危险性,选取武山坑泥石流为对象,通过现场调查、三维倾斜摄影与数值模拟等手段,查明了武山坑泥石流的地质环境与发育特征,揭示了由短时强降雨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生过程特征,选用RAMMS软件对不同降雨频率下泥石流运动特征进行了模拟,获取了泥石流深度、流速、堆积范围等特征参数,并基于特征参数进行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陡坡处松散岩土体在短时强降雨作用下发生浅层滑坡,随后在坡面与沟道地形控制下向沟口运移,运动过程中通过侵蚀作用扩大泥石流规模,最终在宽缓堆积区沉积。随着研究区降雨强度增大至50 a一遇及100 a一遇,泥石流冲出规模扩大,但受限于堆积区宽缓的地形条件,未能于沟口形成有效冲出;但堆积扇上游居民区泥石流深度、流速等强度指标显著增大,堆积区内高强度区域面积大小由7 276 m2增大至12 660 m2。结合泥石流活跃性分析结果,采取形成区雨量监...  相似文献   
607.
滇东北山区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制定了滇东北山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并提出了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08.
随着渤海新近系勘探由构造圈闭逐渐向构造-岩性、岩性圈闭的转变,油气成藏情况越来越复杂,因此精确而有效的储层含油气性预测,对提高勘探成功率至关重要.渤海C构造明化镇组砂体非常发育,但是由于受到复杂断裂活动的综合影响,不同断块储层含油气性差异大,尽管前人对渤海新近系储层油气预测方法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使用的局限性,因此探索适合该区的油气预测技术对该区的勘探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不同流体时频谱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分频反演技术进行油气预测研究,首次将对油、气、水区分明显的电阻率曲线融入到分频反演中,并对反演过程进行约束,来进一步提高油气预测的精度.实钻证实:油气预测结果与井具有更高的吻合度,为后期井位部署及储量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类似地区储层含油气检测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09.
跃移砂粒起跳的受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作者拍摄的高速电影摄影实验发现, 沙粒起跳后垂直加速度均为负值, 亦即沙粒跳离地面后再无大于重力的、向上的外力作用于其上, 从而排除了八种起跳学说中的五种有关非接触力的起动学说, 即: 升力起动说、压差起动说、湍流起动说, 负压起动说和涡旋起动说。在余下的三种有关接触力的起动学说中, 作者估算后认为: 跃移起跳是斜面飞升与冲击碰撞相结合作用的结果。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滚动的沙粒只需很小的速度(厘米/秒量级)就可离地而去, 并从风中获取更多的能量。在地面上滚动或在空中飞行的沙粒, 以不同的角度冲击其它颗粒, 能以锐角和钝角反弹飞开。运动沙粒的动能只需有1/10转换为转动动能, 就可使沙粒获得数百以至上千转/秒的转速。  相似文献   
610.
沙粒跃移运动的高速摄影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在沙漠所沙风洞中用HS-16型高速电影摄影机以500幅/S片速对平均粒径为0.2mm的石英沙进行了拍摄。共摄得57颗沙粒跃移运动的部份轨迹。计算了各沙粒的速度和加速度水平、垂直分量表明: 1.沙粒运动中存在着巨大的脉动, 最大加速度脉动值可达重力加速度的30倍, 这说明湍流脉动的粘性力在跃移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2。加速度脉动具有各向同性, 其平均值并不大; 加速度水平分量的平均值在各运动阶段中始终为正值, 说明不断受到风力的拖曳; 加速度垂直分量始终为负值, 说明除重力作用外, 再无其它稳定持久的非接触力作用于跃移的沙粒上; 因此跃移沙粒起跳的原因必然是在离开地面之前受到三种接触力之中的一种作用, 三者必居其一。考虑到沙粒在飞行过程中带有高速旋转, 因而排除了振功起跳和冲击起动的可能。沙粒起跳最大可能的原因是斜面飞升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