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3篇
地球科学   5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之华北板块南缘,经历了复杂的碰撞造山过程,成矿时间跨度大,成矿强度高,成矿作用多样。复合造山过程和相应的成矿作用已被深入研究,但成矿系统的划分和叠加成矿作用尚需研究。本文将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发育的Au-Mo矿床划分为造山型Mo矿床、斑岩型Mo矿床、岩浆热液脉型Mo矿床、造山型Au矿床和岩浆热液型Au矿床5个类型,对应5种成矿系统:(1)造山型Mo矿床形成于250~227 Ma的同碰撞环境和227~194 Ma的后碰撞环境,为变质热液萃取壳源Mo成矿;(2)斑岩型Mo矿床形成于163~135 Ma的洋陆俯冲环境和135~116 Ma的岩石圈减薄环境,为岩浆热液携带幔源或壳源Mo成矿;(3)岩浆热液脉型Mo矿床形成于227~194 Ma的后碰撞环境,为岩浆热液携带幔源Mo成矿;(4)造山型Au矿床在三叠纪发生了预富集作用,主要形成于163~135 Ma的洋陆俯冲环境和135~103 Ma的岩石圈减薄环境,为变质热液萃取壳源Au成矿;(5)岩浆热液型Au矿床仅形成于135~103 Ma的岩石圈减薄环境,为岩浆热液携带壳源Au成矿。矿集区主要存在两种叠加成矿作用,即不同构造背景下多种成矿系统的叠加和同一构造背景下不同成矿系统的叠加。  相似文献   
62.
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和捕捞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水产业的整体发展,文章基于水产养殖和捕捞的耦合机制,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二者的发展水平和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经济、生态和社会角度,水产养殖和捕捞具有相互作用和共同发展的联动机制;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度的计算,2007-2016年水产养殖和捕捞的发展水平总体向好,协调等级从极度失调向初级协调转变,二者协同效应增强;水产养殖和捕捞的关系是动态的,须把握"度",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3.
现有像元二分模型MODIS植被覆盖度模型因其形式简单、适用性较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区域植被覆盖度(FVC)的估算。然而,研究表明在沙漠和低植被覆盖的西部干旱区,从250 m的影像上很难精准地获取NDVIveg(全植被覆盖植被指数)和NDVIsoil(全裸土区植被指数)参数。利用常用的直方图累计法获取模型所需参数NDVIveg和NDVIsoil,估算结果存在普遍高估现象。为此,本文首先引入同期获取的GF-2号卫星数据,从GF-2号影像上提取植被覆盖像元;然后,利用Pixel Aggregate方法重采样至250 m分辨率,获取250 m空间分辨率下纯植被和纯裸土像元;最后,将纯植被和纯裸土像元各自空间位置相对应的MODIS NDVI数据最大值作为模型所需NDVIveg和NDVIsoil参数,实现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的估算。试验通过与线性回归法、多项式回归法和直方图累计像元二分模型法估算结果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利用GF-2影像辅助的像元二分模型,精准地获取了低植被覆盖区NDVIveg和NDVIsoil模型参数,提高了干旱区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精度,并有效地抑制了受稀疏植被影响NDVI在干旱区普遍偏高问题导致的FVC高估的现象。  相似文献   
64.
目前只有顶点链码能够直接用于表达六边形网格边界。将典型的四边形网格链码推广应用于六边形网格,并提出了新的链码方法,其中,六方向Freeman链码(F6)对边界网格中心连线的6个绝对方向进行编码;左右二方向链码(left right 2-direction chain code,2LR)通过记录外轮廓前进的两个相对偏转方向实现对边界的表达;单调性标识链码(monotonicity identify chain code,MICC)通过区分码标识沿网格边界的单调性变化;边链码(edge chain code,ECC)则是将每个边界网格在外轮廓上的边数作为其码值。对4种方法的几何特性、表达效率与压缩性能进行了全面比较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4种方法均能有效应用于六边形网格形状的边界表达,其中,ECC和F6的表达效率最高,平均码数约为1;2LR与ECC的压缩性能最好,与F6相比,压缩率可达67%。  相似文献   
65.
加纳上东部省某金矿床位于加纳著名的Bolo-Nangodi金成矿带的东北部,为产在早元古代著名的比里姆(Birimian)群绿岩带(Greenstone Belt)中的阿山提型(Ashanti Type)的造山构造变质—热液型金矿床,矿体赋存在石英脉破碎带和蚀变形成的绢/白云母化片麻岩中,全区已发现5个金矿体,其中Ⅳ-1矿体规模最大,Ⅱ-1矿体次之,其余相对较小。矿区矿体具有厚度大、品位高,品位变化均匀的特征,且矿体埋深较浅,易开采。  相似文献   
66.
正冻土中水热迁移问题的混合物理论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连续统力学的混合物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冻土的力学 热学性质 ,建立了相应的本构关系 .以此为基础 ,首先给出了层冰形成的一个判别准则 ,研究了孔隙率对冻胀量的影响 ,所得规律能很好地解释已有试验结果 .其次 ,推导出控制冻土水热迁移过程的场方程为具有可动边界的非线性Burgers型方程 ,这一发现为研究土体冻结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  相似文献   
67.
对2002年10月~2003年9月T213降水预报产品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分型和分区检验,结果表明冬半年对小量级预报能力较强,夏半年对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有较好的预报效果;东高西低型降水各量级的预报均有较高的准确率,低槽型次之;各量级的预报大部分是南方优于北方.  相似文献   
68.
69.
吉尔吉斯斯坦坐落于中亚东北部,在中亚地区具有战略通道的作用,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重要节点,矿业是吉国支柱产业,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前景。本文采用时序数据,分析吉国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总结吉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显示吉国矿业存在矿产开发程度较低且过渡依赖金矿开发、矿业开发产业链不完整、本国黄金储备需求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优化矿业发展政策与环境、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广泛应用现代采矿技术。结果表明吉国在矿产开发利用、建设矿业和工业产业链、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基础设施等方面有较为强烈的国际合作需求,中国相关单位、企业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加强与吉国的矿产开发利用合作。  相似文献   
70.
为实现水声传播损失高效准确计算,以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基于南海某深水海域水声调查数据研究改进拖曳声源深海传播损失算法。首先,对信号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深海多途传播结构显著,可分为直达波、第一二次海底反射波,信号幅度逐渐减小,海面反射波与直达波重叠;目标信号中心频率产生多普勒频移,与声源拖曳速度对应较好;"单频"正弦信号并非单一频点上的声信号,为一窄带功率谱,谱峰对应信号中心频率。进而,从信号识别及多途效应处理两方面对算法进行改进:基于功率谱频带分布,设计Butterworth滤波器带通截止频率,从频域上滤除噪声信号;依据环境噪声电压幅值,制定其判定标准,从时域剔除与目标信号同频带噪声信号。算法改进后可较好适应低信噪比环境下多途拖曳声源信号能量计算,快速高精度得到传损失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