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9篇
地球科学   18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尹宜舟  李多  孙劭  王国复  柯宗建 《气象》2020,46(4):538-546
2019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1(±0.1)℃,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暖年。海洋热容量及海平面高度创新高,海冰面积偏小。年内,全球各地发生了许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包括多地遭遇暴雨洪涝侵袭,澳大利亚以及亚洲和欧洲多国受干旱影响,全球极端热带气旋频发,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地遭遇异常高温热浪天气,北美和欧洲遭受寒流和暴风雪袭击,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分析表明,印度洋偶极子(IOD)处于正位相、赤道中太平洋地区海温持续偏暖以及副热带高压系统控制是澳大利亚高温少雨的主要原因,最终引发严重的森林山火;前期异常偏强的IOD正位相叠加持续时间异常偏长的热带低压,促进了2019年印度7—8月强暴雨事件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2.
吉林西部水田时空变化与固碳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解译吉林西部1989年、1996年、2000年、2004年和2008年等5个年份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数据,获取吉林西部水田面积变化及其空间分布情况.设置了38个典型采样单元,各单元分别采集3~5个土样,测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碳含量,分析水田开发所引起的LUCC变化对水田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  相似文献   
83.
陈才俊  汤洁 《海洋通报》1993,12(6):24-29
“异常潮位”是指潮位大大高于当时正常潮位,潮汐时间没有明显提前规律的一种突发性潮汐现象。它出现的时间短、范围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故常给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发生于江苏中部沿海的大多数异常潮位系由晚秋冷锋系统过境,叠加小范围的较为强裂的天气系统,引起局部风暴,加上局部地域条件的影响形成的。  相似文献   
84.
“麦莎”台风暴雨落区非对称分布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Y-2C气象卫星资料、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登陆后暴雨落区非对称分布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并讨论其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FY-2C红外-通道辐射亮温(TBB)场能够清晰地揭示台风暴雨落区的分布以及造成这种非对称分布的云系结构特征;(2)水汽图像展示了此次降水过程中,对流层中上层主要的水汽型,来自南海和东海强盛的热带水汽羽直抵台风中心东部,中纬度地区的极锋水汽羽东移,其尾端并入台风北部,受二者共同作用,台风降水呈非对称分布;(3)台风中心附近的垂直流场、涡度、假相当位温和整层积分的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的非常规分布以及低层冷空气的契入,共同解释了台风云系的非对称结构及强雨区非对称分布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5.
2013年汛期气候预测的先兆信号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柯宗建  王永光  龚振淞 《气象》2014,40(4):502-509
本文系统回顾了2013年汛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先兆信号。其信号特征是:2013年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呈正常略偏冷的状态、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青藏高原积雪偏少,这些特征对后期东亚夏季风有明显影响。通过对前期先兆信号的分析,国家气候中心比较准确地预测了东亚夏季风偏强、我国夏季主要多雨带偏北的特征,以及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长江中下游入梅偏晚且雨量少雨期短、华北雨季提前雨量偏多的季节内过程演变趋势。最后对汛期气候预测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6.
辽宁旅顺与山东龙口能见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2-2011年渤海海峡两岸辽宁旅顺和山东龙口地面气象站能见度逐时观测资料,采用等级分析法,统计分析两地平均和分级能见度的年、月、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位于渤海北岸旅顺的年均能见度值高于渤海南岸的龙口,近10 a两地年均能见度均呈下降趋势,龙口年均能见度降低速度高于旅顺;各级能见度的时间百分比旅顺年际变化较大,而龙口相对稳定;一年中两地10月份月均能见度最高,旅顺月均最低能见度出现在7月,龙口出现在6月,两地能见度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呈一波峰一波谷形势。通过分析天气现象及相关气象因子发现,两地出现低能见度(0-1 km)时,风场、温湿场特征均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87.
大气降水中离子成分的电导率具有可加和性, 国际上已经普遍应用该原理对大气降水离子成分观测的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即所谓的相对电导率差 (conductance percent difference, CPD) 方法。该文应用CPD方法对我国4个大气本底观测站的电导率和降水离子成分数据进行了数据质量分析, 针对我国的降水电导率范围偏高等特点, 对国外推荐的CP D统计检验指标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指出在我国应用CPD方法时宜采取pH值分组的方式, 并根据这种分组方式的统计分析, 估计4个大气本底观测站的部分pH值观测数据可能存在-0.05左右的测量误差。该文还依据降水中离子成分电导率的可加和性原理, 提出K-pH不等式方法, 可以用于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站网的pH值和电导率数据的现场校验和数据质量的分析评估。应用K-pH不等式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时, 对pH值小于5.0范围的酸性降水效果尤其显著。应用K-pH不等式方法对1992—2005年间全国酸雨观测站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 部分酸雨观测站的pH值测量数据可能存在-0.1~-0.3左右的系统性负偏差。  相似文献   
88.
汤洁  张爱丽  李昭阳  杨巍  李娜  张楠 《湿地科学》2012,10(3):306-311
运用ArcGIS软件解译大伙房水库汇水区的卫星影像数据,结合行政区划图确定汇水区3条主要河流两岸1 000m为农村生活污染负荷评估范围,采用排污系数法估算农村生活污染负荷.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村生活污染负荷为8 420.28t/a,其中,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占总量的99.40%.农村生活污染对流域水质的贡献率为27.84%,所排放的污染物对河流的贡献率大小依次是氨氮(34.95%)、总磷(27.81%)、化学需氧量(25.53%)和总氮(23.08%),农村生活污染已成为大伙房水库汇水区水体污染的重要源.  相似文献   
89.
A statistic regression approach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wavelength exponents of black carbon(BC)and dust particles,and further to separate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two types of aerosols to the total light absorption coefficient measured in the Beijing urban area in the spring of 2006.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velength exponent(α)of black carbon aerosol at urban site was approximately-0.92.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value of-0.8±0.2 reported in related studies.The decoupling analysis of the measured light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during the three floating dust periods(March 25,March 27,and April 9)demonstrates that,on average,the light absorption caused by dust particles took up about 32.8% of the total light absorption at 520 nm wavelength,and by black aerosol more than 60%.This indicates that the black carbon was still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total aerosol light absorption in Beijing urban area even during the floating dust periods.  相似文献   
90.
吉林西部砷中毒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野外调查和样品测试数据为依据,应用SPSS软件对吉林省西部地下水中的砷及其它化学组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s与Fe、HCO3-、Mn、Cl、PO43-、TD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As与SO42-、Se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根据水化学样品分析结果,结合研究区的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得出病区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在这个特定的水文地质单元,不同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不同的砷含量,Cl.HCO3—Na型水的总砷含量最高,HCO3—Ca型水的总砷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