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篇
地球科学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云南省秋季降水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云南省124个气象观测站1961年至2009年逐月降水观测数据,通过EOF方法、谱分析、Mann-Ken-dall分析等方法对云南省秋季降水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秋季降水主要特征是全省降水的一致多雨或少雨型,其方差贡献占总体的33.87%,时间演变周期为2~3年。云南省秋季降水另一特征模态为西北-东南的反向变化,占方差贡献的14.39%,时间上无显著的变化周期。云南省秋季降水在近50年的时间范围内具有7.7 mm/10a的减少趋势,并在2001年时发生了突变。其中,云南东部是秋季降水减少最显著的地区。  相似文献   
42.
近51年500 hPa上北极涛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1951-2001年北半球500hPa高度场月、季及年平均资料分别进行EOF分析.并对EOF分析得到的第一特征向量时间系数进行功率谱分析。结果发现:北极涛动是近51年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异常的第一特征,方差贡献率在10%~20%之间;极区中心具有明显的偏心结构,范耐冬、春季大而向高纬伸展;夏、秋季小且向极区收缩。中高纬冬季中心区范围比夏季大且系统比较集中:极地到格陵兰岛附近、西南欧洲到地中海地区、贝加尔湖到日本海以及北美洲东南部地区是500hPa高度场上环流异常的主要发生地区;北极涛动正位相时期,冬季在20世纪90年代,春季在70年代中期以前,夏季在60,70年代,秋季在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前期;北极涛动负位相时期,冬季在50年代.春季在70年代中期以后,夏季在50,90年代,秋季在90年代后半期。另外,只有1998年相对来说为全年各月北极涛动强年,说明1998年是近51年来气候最异常的一年。  相似文献   
43.
对云南2009年雨季T639、日本、德国3个数值模式的降水预报进行了检验与比较,发现3个模式的降水预报均有明显的特征。总体偏差分析表明T639模式降水预报明显偏多,德国模式明显偏少,日本模式预报稍偏多。降水分级检验表明小雨和中雨的TS评分日本模式最高,大雨和暴雨的TS评分T639模式最高。T639和日本模式在降水的落区预报上均为正相关,对降水落区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体上,3个模式中日本模式预报较准确,T639次之,德国模式的各项检验指标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44.
中国传统农业的产量受气候控制,气候表现为冷暖和干湿交替的循环,因此农业产量也出现循环演变的规律,在冷期中生活资源的短缺所造成的生存压力,加剧了矛盾,促进了战争。而气候变暖可以缓解这些矛盾,因此,气候变暖有益于中国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5.
夏季东北亚阻塞高压年际变化的一个物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际观测资料反演获得描述大气环流演变的空间谱函数后,从改进的高截断谱模式途径出发研究了夏季东北亚阻塞高压年际变化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前期外部热源强迫的空间分布大致为El Nio型分布时,外部热力强迫导致大气环流演变中波波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纬向2波的相互作用;波流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经向2波和3波与反映基本流中的经向1波的相互作用.这样使得500 hPa高度场上东北亚地区为一相对正异常区,为夏季东北亚阻塞的频繁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流背景.而前期外部热源强迫大致为La Nia型分布时,外部热力强迫则导致大气环流演变中波波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纬向1波的相互作用;波流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经向2波和4波与反映基本流中的经向2波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500 hPa高度场上帆北亚地区出现相对负异常,抑制了夏季东北亚阻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将shepard插值方法运用到短期气候预测中,建立一类非模式预报方法,按照相似原因将产生相似结果的原理来作预报,对云南降水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多元回归相比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47.
在引入样条函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动力统计模型及其一整套反演方案,并用由昆明和蒙自逐月雨量和温度构成的局地气候系统对此模型进行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拟会历史气候的变化方面,还是在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方面,此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2)此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历史气候变化的拟合精度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精度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48.
龙岗火山喷发特征与火山岩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隋建立  樊祺诚  曹杰 《地质论评》1999,45(7):319-324
龙岗火山是中国少数几个近代仍有喷发的活动火山区之一,在1700多平方千米火山区内形成100多个玄武质岩浆爆炸成因的火山锥和低平火口湖(龙湾),并有约1600 a BP喷发的金龙顶子活火山。龙岗火山岩是单一的粗面玄武岩,具有一致的化学成分,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很少演化,推测龙岗火山岩来自同源地幔岩浆。  相似文献   
49.
应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利用1951~1995年前期(1~4月)北半球500hPa、1000hPa高度场,1000~500hPa厚度场,及太平洋海温场的资料,研究了对中国夏季(6~8月)雨带类型变化影响较大的大气环流场、厚度场和海温场的区域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逐步判别的方法建立了中国夏季雨带类型的判别方程,探讨了入选因子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中国近百年夏季雨量场及雨带类型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将气象要素场转化为秩序统计量场,用EOF迭代方案进行气象要素场的恢复研究.利用全国42个站点1951~1995年夏季(6~8月)雨量场资料对1901~1950年夏季雨量场进行了恢复,并在此基础上用Bayes判别法对雨带类型进行了恢复.检验表明,所恢复的资料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