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1篇
地球科学   7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62.
从反演理论知道,正演问题是对实际大气辐射率的模拟.一切物理反演皆始于正演,而正演辐射率的逼真度又取决于初估值和遥感通道透射率的精度,从而反演过程紧密地把初估值、正演和透射率联在一起.这个研究除了构建自洽的同步反演模式外,着重将SPRM和只改变验前信息参数的SPRM做综合比较,并称后者为ISPRM.试验结果表明后者明显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63.
微波遥感低空大气温度层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气噪音谱,用接收5mm微波噪音,遥感低空大气温度层结。研制了5mm微波辐射计(C型机 v=54.4 Gc)。在野外实验中与无线电探空仪对比,在3km以下,温度层结偏差2—3°K。为了能够在云天情况下遥感大气温度层结,研制了8mm微波辐射计,并进行了接收大气噪音的实验。  相似文献   
64.
GMS实时资料遥感海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年1,2月GMS-4的红外亮温和可见光反照率资料,以辽东湾海冰为对象,根据冰水物理特性的差异,建立了冰水识别的判据和冰厚与亮温、反照率的对应关系,反演出冰厚和冰密集度数字分布。结果表明,冰水识别的准确率为84.8%,冰厚反演误差为3.8cm,密集度反演误差为22%。  相似文献   
65.
利用热带降雨测量卫星的微波成像仪观测资料反演陆地降水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利用热带降雨测量卫星的微波成像仪资料,结合淮河流域试验加密观测期的阜阳地面天 气雷达雨量资料,建立了以散射指数和极化订正温度为主要参数的降水反演算法。对文 中所做反演试验与日本NASDA用微波成像仪和星载测雨雷达反演的雨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文中所用的方法在反演陆地下垫面的降雨强度的分布和降雨区域的确定是比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66.
国际卫星红外大气探测器发展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国际卫星红外大气探测仪器的新特点,推动其资料应用,以美国NASA Aqua卫星装载的高光谱红外大气探测仪器AIRS(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为例,介绍卫星红外探测仪研发背景、仪器特征、研制技术、数据产品处理和应用。研究表明,AIRS开辟了卫星大气探测的新时代,它为其他未升空的高光谱仪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对将装载于我国风云卫星的高光谱红外大气垂直探测仪器的研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利用测雨雷达结合稠密和稀疏雨量站网估计流域降水分布,将不同方法获得的降水分布输入降水径流模型TOPMODEL,模拟1998,1999夏季GAME/HUBEX试验区梅山和鲇鱼山集水区的径流,并与实测径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1)雷达结合集水区内雨量计网模拟径流的精度优于传统的用稠密雨量计网模拟径流的精度;2)利用雷达结合集水区外相对稀疏的雨量计网模拟径流的精度和用集水区内稠密雨量计网模拟径流的精度相当,显示了测雨雷达在径流模拟和洪水预报中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8.
利用GMS-5卫星红外分裂宙通道和水汽通道资料反演晴空大气的可降水分布,同时利用探空站资料和地面站资料估算云天大气的可降水分布。将这两种方法进行融合,得到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期间全天候的大气可降水分布。结果表明,这种新的融合技术可应用于确定大尺度或全球尺度的大气可降水分布图像。揭示了江淮流域1998年梅雨盛行期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南方向。充足的大气可降水是产生地面降水的必要条件,在某些动力条件的影响下,空中的大气可降水将部分地被转化为地面降水。给出了几种主要的降水类型,分析了相应的大气可降水条件及其特征,并剖析了产生降水的大气动力条件。结果显示,地面降水中心通常并非出现在大气可降水的高值中心区域而是产生在其下风方向的某一区域。  相似文献   
69.
TMI被动微波遥感资料用于地表洪涝特征分析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星载被动微波遥感资料为云天条件下地表洪涝特征分析提供了可能。微波极化比 (PR)可以有效刻画地表洪涝特征 ,宏观反映地表湿度信息。正演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表粗糙度、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和地表湿度对上行微波亮温有影响 ;TRMM/TMI低频微波通道微波极化比能减弱大气因素的影响 ,清晰反映地表的洪涝特征。合理确定分类阈值 ,对 1 998年长江流域洪涝区进行地表洪涝特征分析 ,可以在TMI像元尺度 ,将洪涝区分类为不同等级。洪涝区分类结果与经过天 -地校验过的机载和星载SAR资料地表洪涝分类实况对比 ,TRMM/TMI低频微波通道微波极化比 1 0GHz的PR1 0和 1 9GHz的PR1 9的分类正确率不低于 75 %。  相似文献   
70.
用TRMM卫星微波成像仪资料遥感地面洪涝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文中阐述了用热带降雨测量卫星 (TRMM )微波成像仪 (TMI)监测地面洪涝灾害的能力 ,并利用动态聚类、土壤湿度指数、极化亮温差指数、极化亮温比指数等 4种基于TMI亮温资料的方法遥感了 1998年夏季中国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通过与机载雷达图像、星载雷达图像以及基于地面日降雨量资料的Z 指数方法确定的地面洪涝情况的对比 ,结果表明用TMI亮温资料监测地面洪涝灾害是可行的 ,遥感结果也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