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地球科学   3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岗岩体的定位机制及其派生的构造是当代花岗岩地质学研究的前沿。本文从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研究的意义出发,综述了花岗岩体定位的几种主要机制的研究进展、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的控制因素、以及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的研究方法等。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花岗岩体定位机制及花岗岩体构造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2.
潘星  李维庆  翟亮  张志强  彭义 《测绘科学》2016,41(4):61-65,96
针对大熊猫栖息地近年来受逐渐频繁的人类活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大熊猫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呈现"破碎化""岛屿化"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大熊猫栖息地的景观组分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功能的方法。通过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选取四川喇叭河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07和2013年3期Landsat卫星影像,对研究区大熊猫栖息地景观类型开展动态监测;并通过选取计算景观指数,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对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构建大熊猫运动阻力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研究区自然生态对大熊猫物种基因交流的影响,从空间上对生态功能优化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3.
1∶10000数据库快速动态更新方法流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将基于DOM的影像成果对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快速动态更新工艺流程的研究与分析,并制定了基于重点要素和全要素更新模式技术规程,主要内容有外业数字调绘核查系统、内业基于ArcSDE的分布式生产模式和按区域动态更新模式的技术方案,并对该方案生产出来的数据库进行精度检测,检测结果满足技术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4.
近年来浙西南萤石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相继勘查出常山岩前(八面山)和开化黄山两个大型萤石矿床,对区内(隐伏)萤石矿床的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床类型,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物化探异常特征等并简要探讨了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65.
哈维特金矿床位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Gabgaba地块,是苏丹东北部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金矿床。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控矿构造研究,初步揭示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类型,基本查明了矿区的构造特点及其含矿性,为矿区进一步勘查指明了方向。该矿区金矿(化)体呈脉状,严格受NW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产于低绿片岩相的片理化带内,主要以含金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绢英岩或碎裂岩的形式产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就矿床成因类型而言,应属于造山型金矿床。综合分析矿区构造特征发现,矿区脆-韧性剪切带具左行特征,其内广泛发育NW、NE、NEE、NNW、NNE向断裂构造;NW向左行左列断裂、NE向右行左列断裂和NEE向右行断裂是本区最主要的含矿构造,而NNW、NNE向断裂多为成矿期后的断裂构造;矿区构造形成演化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挤压变形、后挤压和伸展作用三个阶段,金成矿作用主要形成于后挤压作用阶段。矿区今后勘查找矿工作应重点针对NW向、NE向断裂构造控制的金矿体展开。  相似文献   
266.
我国西南山区的铁路和公路隧道在遭遇高地应力、软岩和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条件时常发生挤压大变形灾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期的实际需求出发,考虑该阶段预测指标的易获取性,以隧道埋深、围岩级别、等效洞径和岩石强度作为预测指标;搜集建立了以我国西南地区隧道工程为主的包含151组大变形案例的数据库.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了不完整数据条件下隧道挤压大变形灾害概率分级预测模型,通过十折交叉验证确定模型准确率为76.52%.基于该模型研发了一款大变形分级预测软件平台,并在九绵高速公路白马隧道开展应用,预测准确率达71.11%.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南地区类似地质环境条件下隧道勘察设计期大变形灾害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67.
268.
据《我们变化的星球——美国1996财政年度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介绍了美国1996财政年度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科学目标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季节至年际的气候波动及相关事件,未来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平流层臭氧耗减与UV辐射的增强,土地覆盖、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全球变化研究的横断性问题及国际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269.
第二届APN政府间会议(IGM)第二届APN政府间会议(IGM)于1997年3月27~28日在东京举行,来自亚太地区15个国家的代表以及HDP、ENRICH、SASCOM、TEACOM和START国际秘书处的观察员参加了会议。在本次会议上,各国政府的...  相似文献   
270.
西露天矿西北帮于1990年发生了滑坡,为了维持矿山正常生产,对西北帮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建立了西北帮滑坡机制模型。根据研究成果,采取了清帮减重,降低边坡角,深部缓采,帷幕截水与降水井联合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维持了西北帮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