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科学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根本保障。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要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又要支撑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等。水安全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研究国家水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家安全需求及水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在"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框架下设立"国家水安全学"二级学科(或分支学科)的思路, 界定国家水安全学的概念和学科定位; 提出国家水安全学的学科体系框架, 包括研究对象、理论体系、方法论及应用实践; 最后, 考虑学科发展需求, 对国家水安全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可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国家水安全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基本特性出发,分析了地下水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不确定性信息,提出了地下水不确定性系统的概念.并首次把综合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不确定性数学引进到地下水系统的研究中,给出了地下水系统中不确定性信息的基本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研究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干旱区流域的特点,提出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量化研究框架,重点内容包括量化准则、指标体系、基础模型和量化方法;提出了基于模拟和发展综合指标测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研究方法(M-D方法).该方法采用模糊隶属度描述技术和多准则集成技术,计算发展综合指标测度,以定量表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程度;采用数学模拟技术,定量描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定量表达水资源管理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奠定基础;基于二者的有机结合,在量化准则和其他约束条件下,建立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模型.并把M-D方法应用于新疆博斯腾湖流域,为该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方案.  相似文献   
14.
博斯腾湖水体矿化度变化趋势及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博斯腾湖水体矿化度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本在1.0 g/L以上,80年代矿化度曾经高出1.8 g/L,目前还维持在1.3 g/L左右.以实测数据为基础,阐述博斯腾湖水体矿化度的变化趋势;并以建立的水量-水质-生态系统模型为基础,探讨博斯腾湖水体矿化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从本质上分析控制博斯腾湖水体矿化度变化的主要因子,改变了从表象上认识的缺陷,提出了水体矿化度调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水资源规划中水资源量与生态用水量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由于人们对水资源量计算过程了解不够,常导致水资源量配置计算出现概念上错误,特别是现代水资源规划考虑生态用水的需要,在对待水资源量与生态用水量的关系上存在错误认识。本文从水资源量的一般概念分析出发,从确切的水资源量计算与分析上说明水资源量的组成、转化关系以及生态用水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强调介绍水资源配置中如何考虑生态用水问题。为全国新一轮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形势的日趋严峻,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下水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宗旨,构建以“地下水开发控制制度、地下水高效利用制度、地下水保护制度、地下水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四项基本制度为核心,总体分为四个层级结构的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制度框架体系,并叙述各层级上的建设要点和主要任务,为我国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提供政策与技术双方面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直接影响着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基于2012-2014年淮河流域沙颍河—淮干中游浮游植物和水质4次汛期和非汛期采集数据,利用物种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对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进行表征,并利用冗余度分析、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索了淮河中上游流域的多种水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上看,2012-2014年浮游植物密度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从空间变化上看,物种丰度呈现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趋势。从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上看,非汛期总磷和电导率影响最大,其解释度分别为:10.96%和8.36%;汛期总磷、总氮和氨氮影响最大,其解释度分别为9.47%、8.08%和6.96%。  相似文献   
18.
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效果及风险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左其亭 《地理科学》2006,26(5):564-568
为了挽救濒临毁灭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中国政府2000~2003年实施5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结束塔里木河下游300 km河道近30年的断流历史。文章基于大量数据资料,简单介绍塔里木河断流过程;再分析近期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效果;最后从博斯腾湖来水水文特性分析、博斯腾湖调节计算和输水风险分析等方面,阐述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的水生态区划方法体系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分区方法、命名与编码规则几个部分。其核心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基本原则有区域相关性原则、协调原则、主导功能原则和分及区划原则;分区方法、命名与编码规则则随分区等级和研究尺度而异。本文采用2级分区的思路,提出了全国水生态区划分方案,包括6个水生态一级区和34个水生态二级区。基于以下3类7种水生态服务功能:水生态保育类(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物种保护),水生态调控类(包括洪水调蓄和生境维持),水生态服务类(包括产品提供和景观保障),以淮河流域为例,将3级水生态区划方法应用于流域尺度。在实例区共划分出2个水生态一级区、3个水生态二级区和21个水生态三级区。  相似文献   
20.
扇形含水层井流计算通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扇形含水层井流计算公式,在1988年前没有规律性的研究归纳,形式上也混乱。1988年潘元伯导出了满足映射条件且完整单井位于扇形角平分线上的三个综合性稳定井流公式。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扇形含水层稳定流及非稳定流完整单井涌水量计算的规律性,找到了所有满足映射条件扇形含水层的稳定井流及非稳定井流的通式。并把通式进一步推广到不满足映射条件的扇形含水层井流计算中去,解决了非映射条件下扇形含水层井流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