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1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输电线路延绵数千里,传统人工巡线方式查找雷击故障点费时费力。因此基于非接触式雷电流测量装置,结合行波测距和小波包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分布式雷击故障定位方法。根据三相电流行波极性差异,提出了绕击、雷击避雷线和杆塔的雷击类型识别方法;针对绕击情况,进行了雷击是否闪络的判断、雷击区间范围和闪络侧的确定,推导了不同监测区间段内线路雷击点和闪络点定位公式;利用小波包变换提取行波波前到达时间进行定位计算。经EMTP-ATP软件仿真验证,该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雷击点和闪络点定位误差均0.4%,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2.
为研究输电线路雷击定位,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在非接触式雷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行波理论的新型输电线路雷击定位方法。该方法在传统单端法、双端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不受波速影响。首先根据首波前到达时间和极性确定雷击范围;再通过分析反射波前极性,确定不同波前到达监测点的依次顺序;最后利用小波变换提取相应波前到达时间进行定位计算。经EMTP-ATP软件仿真验证,相比较传统测距法而言,该研究提出的新型雷击定位方法精确度更高,误差均0.5%;同时改进型双端法定位计算误差均0.3%,比改进型单端法误差更小,更适用于实际应用。根据非接触式输电线路雷电流监测系统获得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初步雷击定位,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3.
针对一起110 kV线路多基杆塔玻璃绝缘子串出现发热情况,从外观检测、绝缘电阻、工频耐压、污秽试验以及发热模拟等方面进行分析。外观检查和污秽试验均发现玻璃绝缘子下表面污秽分布不均,其产生的原因是位于公路旁特殊运行环境导致;线路附近有河流,形成在潮湿的环境,通过对玻璃绝缘子上下表面分别喷水湿润,施加工频的方式进行模拟试验,上下表面湿润后的泄漏电流是正常情况的16倍,此时玻璃绝缘子两端出现明显的燃弧,起弧点位于污秽一侧。因此玻璃绝缘子发热的原因为特殊的运行环境导致玻璃绝缘子积污分布不均,在潮湿的环境中发展为局部放电,长期运行后引起了玻璃绝缘子下表面的发热,建议运维单位对此类特殊环境区域玻璃绝缘子结合停电的机会进行清洗或更换。  相似文献   
124.
目前传统的高光谱污秽检测主要针对人工涂污样本。而运行复合绝缘子由于结构和自然积污复杂、基材浸污严重,难以运用其方法进行污秽检测。因此搭建了适用于绝缘子污秽检测的高光谱拍摄平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的运行复合绝缘子污秽检测技术。首先,针对绝缘子光谱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学习的一维卷积降噪自动编码器(1D-RDCAE)高光谱数据转换方法,消除不同拍摄情况导致的谱线偏移现象。其次通过核主成分(KPCA)提取不同污秽程度的光谱特征;分别建立基于线性判别算法(LDA)、BP神经网络(BPNN)以及极限学习机(ELM)的运行复合绝缘子污秽检测模型。最终,检测结果表明,较之传统的高光谱污秽检测方法,笔者提出的污秽检测技术对不同拍摄情况下的污秽程度检测准确度有了大幅提高,由50%左右提高到了85%以上,为后续运行复合绝缘子光谱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5.
为满足输电线路山火易发地区的低漏检、高精度、大范围、高时效性火点近实时监测需求,本文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影像为例,提出一种基于MC-CNN的山火检测算法。该算法其主要特点包括:通过取OTSU算法与上下文算法两类算法的并集来进一步增加潜在火点的可能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点检测的漏检率;引入PCA算法对输入特征进行优化,构建多通道网络结构以及基于联合概率和PSO参数寻优算法获取不同通道火点识别权重,在加权平均的基础上最终判定火点;以固定高温热源和太阳耀斑作为虚假火点进行去除,降低误报率。本文随机选取2019年至2022年期间输电线路附近历史卫星监测山火案例,利用已知火点样本对火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计算获取火点检测精度为8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