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聚丙烯酸酯微胶乳的合成及粒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种子微乳液聚合工艺和单体半连续滴加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微胶乳。考察了乳化剂、电解质、丙烯酸单体和氨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稳定性和粒子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乳化剂总量或提高SDS/NP-40配比,得到的微胶乳粒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粘度增大;添加少量电解质,可以有效地降低微胶乳的粘度;适量丙烯酸单体参加共聚有利于提高体系的稳定性,降低乳胶粒径.但过多会影响胶膜的耐水性;氨化反应不但没有降低粒径,反而有所增加;微胶乳的平均粒径控制在40nm~60nm范围内。  相似文献   
92.
通过测定固化过程的凝胶化时间及红外光谱图,考察了硫脲及其衍生物对二氰二胺/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促进作用;讨论了硫脲及其衍生物/二氰二胺/环氧树脂体系的组成配比对固化特性、室温贮存性能和固化后粘合剪切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正> 胶粘剂工业及胶粘剂应用事业的发展,除依赖于合成、加工和应用技术的进步外,粘合基础理论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没有正确的理论先导,各种工业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按最合理化或最优途径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4.
高技术胶粘剂一般指用于火箭、宇航、航空、电子技术、记录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范畴的具有耐高温、耐超低温、高粘结强度、高导电或高绝缘功能、高透明性以及对人体组织呈生理惰性等有关性能的胶粘剂产品。高技术胶粘剂在胶粘剂的生产总量中不超过10%,而其价值超过30%。高技术胶粘剂的增长速度约为胶粘剂平均增长速度的2  相似文献   
95.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超细CaCO3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室温硫化(RTV)单组分硅橡胶密封胶,讨论了偶联剂的种类、用量及其表面改性方式对该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硅烷偶联剂事先对CaCO3进行表面处理的改性方法较好;其中用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A-189)处理的CaCO3对密封胶的增强效果较好(其拉伸强度为0.57 MPa、最大强度伸长率为159.60%),但脱模时间需要5 d,存在着明显的延迟硫化现象;用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BE-402)处理的CaCO3对密封胶的增强效果(其拉伸强度为0.60 MPa,最大强度伸长率为105.00%)优于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KBM-403)。  相似文献   
96.
弹性体改性环氧树脂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就丁腈橡胶,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聚硅氧烷等弹性体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在近些年取得的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7.
有机硅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有机硅压敏胶的研究开发现状 ,着重分析了溶剂型、高固含量型、辐射固化型、热熔型、树脂改性型及其它类型有机硅压敏胶的特点和组成与性能的关系 ,并对有机硅压敏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纳米SiO2对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压敏胶乳液.纳米SiO2无需表面处理,即能有效地被分散成初始粒子状态,并在纳米尺度上与原位生成的聚丙烯酸酯复合.SiO2因界面作用富集于乳胶粒子的表面,使整个粒子具有类似于"草莓"般的形貌.纳米SiO2可显著改善聚丙烯酸酯胶膜的流变性能和压敏性能,除初黏会略微下降外,持黏和180°剥离强度可同时提高,其中180°剥离强度能提高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99.
甲基MQ及MTQ型硅酮树脂的合成及其特性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研究了以偏硅酸钠、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基本原料合成甲基MQ及MTQ型硅酮树脂的方法,内容包括水解反应温度的影响,投料比例的影响,反应时间的影响,交链剂对MTQ型树脂性能的影响以及MQ及MTQ树脂与液体硅橡胶配伍作为胶粘剂的粘接性能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