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9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61.
利用AnsysFluent14.0软件对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旋流燃煤锅炉进行NOx生成规律的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测量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第1层燃烧器区域生成NOx的体积分数比其他2层高,燃烧器出口附近NOx的体积分数迅速升高到0.001;从第1层燃烧器开始沿炉膛高度方向,NOx体积分数逐渐降低,炉内NOx体积分数最高的区域位于后墙第2层燃烧器上方.  相似文献   
62.
李德波  狄万丰 《发电设备》2013,27(5):311-315
介绍了某电厂同步建设烟气脱硝和无烟气旁路脱硫系统,采用三合一双级动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的情况,得出百万千瓦机组采用脱硝、脱硫增压风机和锅炉引风机三合一技术是可行的;提出了采用三合一引风机时与机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关的几个问题,为大型火力发电厂辅机选型、调试、运行和辅机改造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3.
针对中国主流燃煤机组四角切圆、前后对冲旋流燃烧、双切圆燃烧锅炉,对大型电站锅炉数值模拟技术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整理了炉内全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网格处理方法等数值模拟关键技术;针对现场遇到的实际技术难题,回顾了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4.
采用某燃煤电厂1 000 MW机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机理分析SCR出口NOX浓度与脱硝效率的各主要影响因素,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建立SCR出口NOX浓度和脱硝效率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SCR出口NOX浓度和脱硝效率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传统的RBF、LSSVM、RNN和LSTM模型,分别达到99.52%和99.63%。  相似文献   
65.
在绕组温升计算过程中,绕组损耗分布直接影响油流和温度分布。为了更准确地研究油浸式变压器温度场分布,建立了一台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二维流体场-温度场计算模型,对绕组热源的处理:用每饼的欧姆损耗和涡流损耗代替传统的整体平均损耗,并且采用Fluent UDF函数在每次迭代时动态地校正温度依赖变量。同时对比分析了损耗温度效应、涡流损耗以及热源分布对绕组油道中油流速度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损耗的温度效应后,各个分区和整体绕组的热点均发生上移,整体绕组的热点温度增加25.6 K,热点位置偏差为7个线饼;考虑涡流损耗使得各个线饼温度增大,尤其在各个分区的局部热点附近,温度的增加更加显著;热源分布对绕组温度分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绕组端部。  相似文献   
66.
以型号为SFPSZ7-150000/220的变压器为例,建立三维三相磁—结构耦合模型,在三相短路的情况下,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进行瞬态电磁场仿真分析,分析绕组的单匝线圈的瞬态轴向力和辐向力,得出了绕组线圈随时间变化的瞬态轴向力和辐向力曲线,并总结了对应的规律:在A、B、C三相的高压绕组当中,位于A相第10分区的单匝线圈所受到的辐向合力为最大;在A、B、C三相的低压绕组当中,位于第7分区的三相绕组线圈中,B相绕组线圈受到的辐向力最小等这些结论。这将为对变压器在短路冲击下的累积效应、提高变压器的抗短路强度等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7.
针对某电厂330 MW机组锅炉掺烧印尼煤进行了试验分析,得到不同掺烧比例下煤种与设备匹配情况,并对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掺烧比例的增加,锅炉效率略有下降,原烟气SO_2质量浓度明显下降,供电成本亦明显降低;掺烧印尼煤对蒸汽温度及结焦的影响均较小,不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8.
倪煜  李德波 《电力建设》2014,35(1):109-113
为了研究二次风配风方式对NOx生成的影响,针对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旋流燃煤锅炉,利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研究了二次风配风方式对NOx生成规律。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较吻合,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主要结论有:炉膛燃烧器区域是NOx的主要生成区;在第1层和第2层燃烧器之间区域NOx浓度较高,然后沿炉高方向NOx浓度逐渐降低;随着燃尽风量的增加,炉内高度方向各个截面的NOx平均浓度降低;随着燃尽风量增加,炉膛出口截面NOx浓度逐渐降低,但下降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9.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某电厂1 000 MW机组的电除尘器(ESP)流场、电晕电场和颗粒运动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其中流场的模拟采用k-ε双方程,电晕电场采用有限体积法,颗粒相运动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数值计算采用SIMPLE算法,在验证该数值模拟结果合理的前提下,模拟了出口压力、烟气流速、粉尘浓度及粉尘粒径对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尘脱除效率随出口压力绝对值的减小而增大,且当出口压力维持在-3 000 Pa~3 500 Pa时,电除尘器运行稳定;在较高的烟气流速下飞灰颗粒所受惯性力增大,克服电场力逃逸收尘板捕获的能力增强,使得电除尘器收尘效率降低;当烟气粉尘浓度维持在30 g/m~3时,电除尘效率最高;粉尘粒径越大,电除尘器收尘效率越高,但增长速率减缓。  相似文献   
70.
为了得到燃煤电厂掺烧生活污泥燃烧及环保特性规律,基于国内某电厂的330 MW亚临界四角切圆燃煤锅炉,针对6个工况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煤、污泥与混合后的燃料在成分含量上区别较大;掺烧污泥会导致锅炉燃烧温度与热效率降低,最大的降幅分别为28℃和0.19%,总体降幅较小;掺烧污泥后,飞灰与炉渣中重金属含量及氯含量稍微上升,不会明显提高结渣风险;掺烧污泥后,现有的净化工艺仍能确保常规烟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能满足燃煤烟气超低排放要求;随着掺烧比例的提高,NOx的排放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O2的排放量逐渐降低,粉尘颗粒的排放量稍微提高;掺烧污泥不会对二噁英类和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非常规烟气污染物造成明显影响,排放情况能够满足燃煤电厂限制要求;风烟系统各级风机用电量普遍随着掺烧污泥量增加而提升,最大的提升幅度为5.4A,适当调整后均能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