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工业技术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特高压交流1 000 kV双回耐张塔结构复杂,为分析其刚性跳线表面电场分布,并抑制电晕放电,运用3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考虑了杆塔、金具、绝缘子串等因素和相间影响,计算了特高压双回耐张塔采用铝管式结构时刚性跳线的表面电场分布,对比分析了跳线表面场强的不同影响因素;并选取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典型单回耐张塔JTP3,通过电场仿真计算结合实地电晕测量,确定了特高压双回耐张塔刚性跳线表面场强的控制值;最后研究了跳线表面场强随弧垂值、耐张塔转角度数以及跳线直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间影响对中相跳线表面场强影响相对较大,杆塔、大地以及回间影响对中相跳线表面场强的影响百分比5%,特高压双回耐张塔刚性跳线表面场强控制值可取为2 600 kV/m,刚性跳线应选用JL/G3A-900/40型导线并在实际安装中应使弧垂值控制在0.2 m。  相似文献   
72.
73.
为分析高压电容式油气套管内部暂态温度与其短时载流能力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高压油气套管结构的集总RC热网络模型.该模型计及传导、对流和辐射3种传热方式,考虑了材料性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基于MATLAB/Simulink实现了热网络拓扑结构.以550 kV油/SF6套管为例,暂态温度热网络计算结果与实际温升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集总RC热网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阶梯载荷曲线拟合昼夜周期变化负载,并结合热网络确定了油气套管最热点温度的周期暂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油气套管最热点位于中心导杆与绝缘芯子界面处,且各载荷步下套管暂态温度值与稳态温度值存在较大差异.将集总RC热网络方法应用于油气套管暂态温度计算,补充了仅考虑稳态额定运行条件的传统套管设计方法,对分析油气套管运行中的短时载流能力有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4.
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无机填料Al(OH)3颗粒在EPDM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并根据Maxwell理论和Yamada推导的方程计算了Al(OH)3颗粒的分散因子,研究了Al(OH)3颗粒的分散状态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填料表面状态对聚合物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动态力学分析研究了填料表面状态对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填料表面状态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填料表面的偶联剂处理显著增强了复合材料中两相间的相互作用,并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峰值(tanβcmax)明显降低,峰半宽(△W)变宽,玻璃化转变表观活化能(△W)增大。  相似文献   
76.
通过有限元法建立均压环仿真计算模型,对4种不同管径以及2种不同曲率半径330 kV交流输电线路均压环表面场强进行计算分析,在特高压户外试验场以及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环境气候实验室开展均压环可见电晕试验研究,获得不同结构型式均压环表面电场分布规律、结构优化试验对比结果以及不同海拔条件下均压环电晕起始电压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均压环管径以及曲率半径方法,可有效降低均压环表面电场强度,提高电晕起始和熄灭电压,推荐校正算式校正误差小于GB311.1-1997和IEC60071-2:1996所提方法,可为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均压环选型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温度梯度对直流电压极性反转过程中瞬态电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高压电缆运行中由于导体发热而引起绝缘由内到外形成温度梯度。直流电压下温度梯度的存在必然会影响电荷的注入和迁移、加剧了位于绝缘层外表面的电荷积聚和场强畸变,降低绝缘击穿强度,也造成了电缆在断电或电压极性反转时的早期破坏。为此,基于电声脉冲(PEA)法,测量了聚乙烯板状试样在不同温度梯度场、50kV/mm直流电场协同作用下加压和极性反转过程中的空间电荷分布和最大瞬态场强。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场-直流电场协同作用下,最大稳态电场出现在试样低温侧;而温度梯度场-电压极性反转协同作用下,最大瞬态电场却出现在高温侧。  相似文献   
78.
特高压直流套管是制约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发展的瓶颈。针对特高压直流套管用绝缘材料,分析观察了直流套管用皱纹纸的显微结构,制备了纯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皱纹纸复合绝缘体系的试样,进行了介电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试样介电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为研制特高压直流干式套管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9.
自然老化硅橡胶材料表面憎水性及耐受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硅橡胶材料的老化特性对于复合绝缘子的设计、选型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以经过现场投样、自然老化后的复合绝缘子伞裙压片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硅橡胶材料自然老化前后在憎水性迁移特性、憎水性丧失特性、憎水性恢复特性上出现的差异,另外对材料受酸碱侵蚀后表面维持憎水性的能力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化对于材料憎水性能的影响较明显,上下表面由于存在日照、雨淋、积污和冲刷等因素的差异,老化程度不同,上表面的憎水性能表现的更差一些。  相似文献   
80.
通过Havriliak-Negami(HN)方程对特高压电力设备用环氧树脂材料介电频谱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建立环氧树脂材料HN数学模型参数.在频率为10-1?106 Hz和温度为-40?200℃内,使用宽带介电谱仪测量环氧树脂的频谱和温谱,并利用基于改进HN方程的非线性数值计算,对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获取介电频谱数学模型特征参数值.结果表明:应用遗传算法结合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方法可保证拟合参数值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介电频谱特征参数包括直流电导率和松弛极化时间均具有显著的温度依赖性,基本符合Arrhenius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