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频散曲线和波结构是钢轨导波检测时设计检测方法和分析回波波形的基础。首先介绍了半解析有限元计算任意截面弹性波导中导波传播的频散曲线和波结构的基本方法。然后应用该方法求解了U60型钢轨中垂直振动模态的导波频散曲线和波结构,并讨论了频散曲线和波结构在钢轨轨头缺陷导波检测中的应用。最后采用模态力锤实验及时频联合分析的方法验证了频散曲线数值计算结果。钢轨轨头横向裂纹垂直振动模态导波检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验表明该模式导波是检测钢轨轨头缺陷的有效检测模式波型。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高效治理华泰煤矿11030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应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试验工作面高位钻场层位距采空区底板垂高分别为29,37,47,57,67 m时各钻孔抽采情况进行模拟;并对其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高位钻场垂高距采空区底板距离为37 m时钻孔抽采效果较好。将分析结果与现场收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结果与现场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金属板结构微观缺陷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气耦合超声斜入射非线性微观缺陷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垂直入射钢板与斜入射钢板时的透射率进行对比,并对3 mm厚钢板进行不同入射角的透射率对比试验。试验证明在斜入射条件下,超声波在钢板中因发生模态转换导致透射率增大。其次,利用空气耦合激励斜入射方法,对3 mm厚的钢板进行空气耦合超声非线性检测试验,其结果表明在入射角为5°时检测信号幅值提高24%,得到最大二阶非线性系数,此时透射率达到最大。因此,空气耦合超声非线性对钢板的检测不仅具备可行性,且在斜入射时可明显提高其检测效果,给检测金属板结构微观缺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超声穿透式异侧检测法受换能器布置方式的影响且需要较高灵敏度的检测装置,对于厚度较大试件的检测信号幅值较低,提出了一种基于穿透式同侧检测模式(v透射法)的非接触空气耦合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泡沫材料的检测中。首先简要阐述了空气耦合超声波v透射法检测模式的基本原理。其次介绍了利用v透射法对泡沫材料进行非接触空气耦合超声声速测量以及对其内部缺陷的检测,成功检出了传统超声波检测方法难以检测的泡沫材料缺陷并成像。最后 使用空耦超声同侧v透射法点采集方式将探头沿着两个互相正交的方向对损伤进行同步线性扫查,得到缺陷区域幅值曲线并使用6dB法对其定量结果表明使用空耦超声同侧v透射法定量精度较高,误差在20%以下,满足实际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喀斯特地貌下人工挖孔桩施工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指向性很差、衰减也大,传统的检测方式很难准确检测出其内部缺陷。为了得到清晰的得到内部缺陷的位置信息,应用合成孔径聚焦成像的方式对混凝土的3个方向进行成像。经过试验得到了混凝土内部缺陷3个方向视图,每个视图得到缺陷的一个位置形状信息。综合3个方向的成像信息,可以较清晰的得到混凝土内部的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17.
矿山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之一,基于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式,采用生物、工程等措施对矿山开发过程中导致环境破坏的问题进行修复,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到原先状态,趋于生态平衡的过程.文章对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矿山生态修复的工程技术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分析了绿化植被的选取办法.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复合材料粘弹性的超声波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俊杰 《无损检测》2007,29(9):546-548
基于复数弹性理论,分别用直接接触法和水延迟透射法阐述了EPDM5Si乙丙橡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和相速度的求解方法,并利用衰减系数和相速度相关,求解材料的储藏弹性率和损失弹性率的比值损失正切tanδ。最后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对求得的tanδ值进行了验证,结果非常吻合。建立了适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动态粘弹性的超声无损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和应用方面对YR系列中型电机集电装置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非接触测量距试件表面几十毫米处的距离或位移时,激光是主要的检测手段。然而,当检测容易吸光的黑色橡胶、表面反射很弱的透明材料以及表面反射和底面反射重合在一起的半透明材料时,激光检测方法就无能为力了。非接触空气耦合式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很好地弥补了激光检测技术的不足。利用空气耦合超声表面发射法,只需测量试件的表面反射波即可测量任何材料试件的距离或位移。使用表面反射法,选用2 MHz的空气耦合点聚焦探头,在空气中对试件位移进行了实时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在0.1℃范围内时,检测精度能达到0.01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