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1篇
工业技术   9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针对实测红外图像数据集构建难度大、测试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非成对训练样本条件下的生成对抗网络VTIGAN,实现不同场景下可见光到红外(Visible-to-Infrared,VTI)的高质量图像转换。VTIGAN在transformer模块基础引入了一个新的生成器学习图像内容映射关系,通过重组目标风格特性实现图像风格转换,同时使用PathGAN作为判别器强化模型的图像细节信息生成能力,最后联合对抗损失、多层对比损失、风格相似性损失、同一性损失四种损失函数对模型训练过程进行约束。将VTIGAN与其他主流算法在可见光-红外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对比实验,同时使用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和Frechét inception distance 3个评价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和主观定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VTIGAN相比于次优的UGATIT算法在PSNR,SSIM和FID三个指标上分别提升了3.1%,2.8%和11.3%,有效实现了非成对训练样本条件下可见光到红外的图像转换,且对于复杂场景的抗干扰能力更强,生成的红外图像清晰度高、细节特征完整、真实感强。  相似文献   
132.
夹点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换热网络分析中广泛应用,依据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原则,利用Aspen Energy Analyzer软件对某大型乙烯装置中的乙烯热泵系统换热网络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增加换热器消除跨夹点传热及改变乙烯塔操作压力2种情况下的换热网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艺设计过程中不应只单纯追求无跨越夹点传热和低能耗,应综合考虑一次投资、操作费用及投资回收周期,从而经济、合理地综合评价能耗。  相似文献   
133.
赵楼煤矿通过对垂直重叠巷道上下穿层施工工艺研究及应用,有效解决了近距离垂直布置巷道的相关支护问题,大大减少了井巷工程量,优化了巷道布局,加快了采区准备巷道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34.
针对OEM企业面临的问题,在分析单行布局单目标优化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单行布局物流成本、加工时间和面积占用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考虑到产品的几何形状、密度、易损程度等因素对物流成本的影响,以当量物流量替代物流量计算物流成本,文章最后以OEM企业B车间为例,通过计算和emplarlt软件仿真,得出U形布局是其最优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35.
以甲酸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的过氧甲酸为氧化剂、聚乙二醇(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对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S)进行了环氧化,考察了SIS的环氧化反应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环氧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C=C/甲酸/过氧化氢(摩尔比)为1/2/6、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50℃、SIS质量分数为20%时,SIS的环氧化效果最好,环氧度可达到39. 2%;加入相转移催化剂PEG-400可以大幅度提高环氧度,当PEG-400/SIS(质量比)为1. 0时,环氧度可达到59. 5%; SIS的环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聚异戊二烯链节中1,4-结构的双键上,且反应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顺式-1,4-结构、反式-1,4-结构、3,4-结构。  相似文献   
136.
在微粉金刚石磨具的制备过程中,金刚石热损伤和磨粒与结合剂间界面特性是影响磨具性能的主要因素。利用电铸与钎焊相结合的工艺把表面镀钛和未镀钛两种微粉金刚石磨料制备成磨具,并将其用于氧化铝陶瓷的磨削试验。通过对钎焊后金刚石磨粒与钎料的界面分析,磨削力、磨粒脱落率以及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比较,探讨磨粒表面镀钛对钎焊微粉金刚石磨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钛微粉金刚石表面镀层在钎焊过程中对微粉金刚石起到包裹隔离的作用,可以降低微粉金刚石的热损伤和石墨化;在利用两种钎焊微粉金刚石磨具磨削氧化铝陶瓷时,镀钛微粉金刚石磨具的磨削力较小,磨料的脱落率也较少,且工件表面粗糙度值更低。综合比较,磨粒表面镀钛后,可以减弱微粉金刚石的热损伤,提高磨具的磨削性能。  相似文献   
137.
在高地应力软岩地层中开挖隧道,易发生大变形,合理地选用初期支护的钢架形式,对软岩大变形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依托成兰铁路-茂县隧道,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挤压性软岩大变形隧道的初支钢架选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不宜选用强度较弱的钢架作为第一层支护,第一层支护应能保证支护封闭时的合理洞形|(2)挤压性大变形隧道宜采用多层、多次的支护方法,适当释放围岩应力,保证隧道的长期稳定|(3)大变形隧道多采用分部工法开挖,易导致支护结构受力不均,应提早支护封闭时机,改善结构受力。  相似文献   
138.
构造煤中矿物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明  姜波  秦勇  刘杰刚 《煤炭学报》2017,42(3):726-731
为查明矿物质对构造煤孔隙结构的影响,在构造煤宏观和显微构造变形及其孔隙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显微组分鉴定和工业分析实验研究,探讨了构造煤中矿物质对煤体变形和孔隙结构的影响。为突显孔隙结构对构造变形的响应和表征作用,提出了干燥无灰基和密度校正法,以期降低矿物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一般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的煤体在相近的构造条件下,变形程度往往强于低矿物质含量的煤体,构造煤中黏土矿物发育区构造变形程度多会增强、变形性质可向韧性转变。同生矿物对构造煤的孔隙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密度、组分和变形影响等方面,且以密度影响最为显著。密度校正法可有效消除密度的影响,使得体积孔容和体积孔比表面积能更好的反映构造煤的孔隙发育和构造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对炭/炭复合材料纤维束界面不同成型阶段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探索束界面在制备过程中的形成规律. 采用顶出实验、SEM、Micro-CT、XRD以及Raman对不同成型阶段的炭/炭复合材料中纤维束/基体界面剪切强度、界面层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材料密度较低时, 石墨化程度增加不利于束界面剪切强度的提高; 随着材料密度的增大, 束界面剪切强度明显升高. 通过对其界面结构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在沥青浸渍、炭化和石墨化的制备过程中, 炭基体优先在束内形成, 然后逐步向束界面层及束间空间发展, 最后束界面层组织结构趋于完善. 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其界面层组织结构的石墨化程度逐渐增强, 其结晶程度也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0.
最新设计了一款晶体硅光伏组件,可使光伏电站排布组件阵列时依然为纵向排布,以方便安装、节省支架和占地面积,比纵向排布的常规组件在早晚有阴影遮挡及下沿有积灰、积雪时的发电量损失还要少。不仅如此,新的设计还使组件内部电阻大幅下降,填充因子提高,因而使得组件输出功率提高,组件效率提升。组件因内部电阻降低,使得组件在发电工作时,温度比常规组件要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组件的发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