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欧洲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的特点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都协议CO2的减排压力,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等的约束,使欧洲电力发展的目光转向高效清洁的燃煤发电技术。而基于材料技术的突破,高效超超临界技术的成熟,原有煤电机组的逐步退役及德国上大压小的成功经验等,目前欧洲已普遍采用600℃等级的大容量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并准备建设二氧化碳捕捉系统(CCS)。介绍了欧洲目前大力发展大容量燃煤超超临界机组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欧洲的超(超超)临界技术,采用塔式锅炉,无调节级和低凝汽压力汽轮机;100%容量高效汽动给水泵,单列高加,全容量高低压旁路,机组具备FCB功能,注重排烟热能综合利用,采用单列锅炉辅机等,均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先进设计。外高桥三期工程,借鉴德国的依托新建项目不断推动技术进步的经验,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取得了诸如锅炉蒸汽加热启动和稳燃技术等相当一批创新成果的成功,使机组的综合性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2.
作者通过实践结合理论,努力钻研提高测校精度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测校电流的有差法,采用了这个方法可以用低等级电流表校验高等级电流表。此法的核心部件是一套抗干扰的标准稳压源,有其普遍应用意义,可以在其他场合应用,我们希望作者能进一步改进(如再加一级差分抗外扰线路),精益求精,同时欢迎读者多提意见。  相似文献   
33.
冯伟忠 《上海电力》2007,20(3):246-251
从预防电网大面积停电出发,阐述了火电大机组实现FCB功能的现实意义。该功能可使机组在电网突发故障时,迅速转为带厂用电作孤岛运行,并可随时恢复向外送电,包括为其他火电机组提供厂用电进行再启动,从而缩短了电网恢复时间。同时还降低了机组的故障率,提高了超(超)临界机组的可靠性。通过对外高桥电厂二期900MW超临界机组实现FCB的实例介绍,证明了火电大机组实现FCB的可行性。结合外高桥电厂三期2×1000MW工程,就实现FCB的各项条件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如机组连锁保护的设计、旁路容量的配置、除氧水箱容量的选取、厂用电切换方式、汽动给水泵汽源切换、控制系统的协调配合、负荷调节方式等。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上海外高桥发电厂4号机组测功法甩负荷试验情况,对测功法和常规法两种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者间的异同之处,并对以往文献中尚未述及的试验中出现的功率振荡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5.
测功法甩负荷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冯伟忠 《中国电力》1998,31(6):29-32,53
介绍了上海外高桥发电厂4号机组测功法甩负荷试验情况,对测功法和常规法两种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者间的异同之处,并对以往文献中尚未述及的试验中出现的功率振荡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6.
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燃煤电厂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冷风率偏高导致锅炉效率下降的问题,建立了中速磨煤机的热平衡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可知,煤中水分含量对磨煤机进出口温度影响较大,且煤中水分每增加1%,磨煤机入口热风温度相应增加约12℃。因此,在保证机组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降低冷风量来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即提高磨煤机入口热风温度,可以充分回收利用尾部烟气热量,提高锅炉热效率。该方法不需任何运行成本和设备投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7.
黄埔发电厂 4# 机组 1 981年投产 ,装机容量 1 2 5MW ,以前使用DDZ -II型仪表监控 ,1 998年底大修改造成微机监控系统。监控一年多来 ,机组运行基本稳定。文章总结了 4#机组应用微机监控系统的运行实践经验 ,并为其他 3台 1 2 5MW燃油机组微机监控系统的应用及运行 ,提供了经验 ,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为了提高氧化石墨烯(GO)纳滤膜的纳滤性能,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制备了大面积的GO纳滤膜,进一步结合静电纺丝技术,设计并制备了PVA/GO复合夹层结构纳滤膜,极大地提高了纳滤膜的结构稳定性。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PVA/GO纳滤膜的纳滤性能,采用亲水性二氧化硅(SiO2)纳米粒子插层GO,增大了GO纳滤膜的层间距。最后,对所制备的PVA/SiO2/GO复合夹层结构纳滤膜(PS@GS-NF)的纳滤性能、结构稳定性、可重复利用性能和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S@GS-NF的稳态纯水渗透系数高达21.1 L/(m2·h·bar),有机染料截留率的保持率高达98%。同时夹层结构还保证了PS@GS-NF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此外,PS@GS-NF还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能和对带正电荷的有机染料分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纯水渗透系数恢复率可达92%,对带正电荷的亚甲基蓝有机染料分子的吸附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39.
冯伟忠 《中国电力》2007,40(1):69-73
论述了超超临界机组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管道的蒸汽侧氧化及汽轮机叶片的固体颗粒侵蚀(SPE)的产生及对机组的危害,阐述了对SPE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综合防治的思路:通过锅炉的合理选材,选择塔式炉,配置大容量旁路,采用无调节级汽轮机及合理的进汽结构,对汽轮机叶片作抗冲蚀处理,大幅降低热控保护的误动概率及锅炉强停次数,选择合理的启动和运行方式,慎用减温喷水等,能显著降低锅炉蒸汽侧氧化及氧化皮脱落造成的危害,极大地缓解汽轮机的固体颗粒侵蚀问题。  相似文献   
40.
900MW超临界机组FCB试验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冯伟忠 《中国电力》2005,38(2):74-77
阐述机组快速甩负荷(FCB)的现实意义,介绍外高桥2×900MW超临界机组的基本配置,分析机组采用全容量高压旁路系统,停机不停炉、停发电机不停汽轮机等单向连锁保护及特殊的厂用电切换方式,使机组具备了实现FCB功能的有利条件。同时还分析了低压旁路容量偏小、FCB过程中工质不平衡、汽动给水泵汽源需快速切换、控制系统不完善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介绍全真实运行工况的50%、70%及100%负荷的FCB试验情况,试验的成功,证实了火电大机组实现FCB功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