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8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研究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研究其高原隆升和盆地的形成背景与演化对探明整个青藏高原的演化和资源环境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分析了雅江盆地三叠纪典型剖面的细粒碎屑沉积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化学成分,在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生物研究成果,得出三叠纪晚期雅江盆地的构造环境为由被动大陆边缘发展而来的大陆岛弧或者活动大陆边缘,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具有大陆地壳特点的小洋盆.  相似文献   
32.
刘振坤  吴胜和  王晖 《地质与资源》2012,21(3):337-340,325
利用卫星照片测量了全球27个典型现代曲流河点坝的规模参数,对曲流河点坝的沉积特征参数进行了半定量到定量的研究,建立了曲流河点坝的长度、宽度与河流满岸宽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探讨了应用于曲流河相储层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3.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在河流相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还不完善。河流相储层侧向突变快,非均质性强,在井距较大的条件下井间储层非均质性预测便成了关键性难题。通过测井和三维地震结合,采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以测井相型为桥梁,将地震波形特征转化为储层叠置特征,提高了储层平面分布非均质性描述的精细程度。研究表明:河流相储层典型的4种测井相型,对应4种地震响应特征,分别代表河流相储层的不同叠合模式。利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可以有效地预测不同叠合模式砂体的分布。通过在已开发油田的应用,为油田的调整、挖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4.
松散黄土堆积层下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晖  李智毅  杨为民  魏路 《现代地质》2008,22(5):877-883
基于现场调查和室内测试,研究了青岛-兰州高速公路邯郸至涉县段沿线采空区地表塌陷特征,探讨了松散黄土堆积层下采空区地表塌陷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地表塌陷表现为塌陷坑、地裂缝和沉陷盆地,分布规律不明显,塌陷明显滞后于煤层回采;地表塌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煤层埋深浅,“两带”高度可直达地表,而上覆松散黄土层结构构造独特,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因而不会立即垮落,在松散层内顺黄土垂直节理先形成拉裂缝,而后在地表水流作用下发生潜蚀、淘蚀,裂缝进一步扩大延伸而形成塌陷坑。  相似文献   
35.
靶场测量装备中GPS换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田奥 《海洋测绘》2015,35(1):73-75
目前,根据装备试验要求,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替换靶场测量装备中所使用的GPS已成为必须开展的工作。如果直接替换,则现有测量系统需重新进行测试,代价较高。为此,结合靶场测量装备实际情况,设计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集定位、测姿、授时为一体的便携式信息采集分发系统,系统具备多种对外数据传输接口,无需对现有装备进行较大改造,即可全面实现北斗取代GPS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通过分析重力测量精度与磁悬浮系统倾角及仪器支撑腿调节高度之间的关系,结合支撑腿支撑重量大、位移调节精度高的要求,确定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高精度电动缸作为支撑腿进行重力仪倾角调平的方案。制作支撑腿调平系统并进行调平实验,倾角调节精度达0.002°,最小位移调节小至2.5μm,找到倾角最小位置,实现重力仪调平功能,同时验证重力测量精度与倾角间的关系,为超导重力仪的调平和高精度重力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Barra Velha组为研究区主力含油层位,区域古地貌控制了沉积相带和储层的分布。同时,古地貌的起伏影响同生期的成岩作用,也间接控制了储层的品质。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综合利用印模法、残余厚度法,结合压实校正进行不同岩性的厚度恢复,对目标区块Barra Velha组沉积期的古地貌进行恢复,平面上将古地貌划分为古构造深水区、古构造斜坡—洼地区、古构造次高地及古构造高地。在古地貌的平面分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特征和同生期的暴露环境,进行沉积和储层研究,识别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现有海底地形模型的构建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伯恩斯坦多项式内插海底地形模型的算法。首先录入等深线数据,分别求出等深线与规则格网在X和Y方向上的交点并排序,然后计算每一行和列上交点序列的单调区间以及区间内的容许点列,最后利用伯恩斯坦多项式插值得出每一个格网点的深度值。实验证明,利用伯恩斯坦保单调插值函数构建的海底地形模型,很好地保证了等深线数据所反映的原始海底地形形态。  相似文献   
39.
河流相砂体是我国陆相盆地最主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随着90年代渤海海域浅层河流相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使得河流相储层成为当前海上油田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和岩芯以及钻测井等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在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分析S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明下段河流相层序格架和砂体结构的沉积特征,总结砂体的发育规模特征。建立河流相砂体的沉积模式,将明下段划分为38个五级层序、13个四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在层序格架内把河流相砂体叠置样式划分为3种类型共7类样式,分别为堆叠型、侧叠型和孤立型,和紧密接触侧叠型、疏散接触侧叠型、离散接触侧叠型、下切侵蚀河道孤立型、决口扇孤立型、孤立河道和堆叠构型7类样式。河流相砂体叠置样式的建立推动了陆相高分辨率层序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Q420高强钢的材料性能分析及在输电杆塔的应用现状了解,根据线路新的规程规范对杆塔荷载的要求,在本次河南省钢管杆典型化设计中局部采用Q420高强钢做为主材,对其强度及挠度进行分析,并同时采用传统塔材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受力较大的钢管杆采用Q420高强钢时,能节约钢材量,且提高了杆塔使用强度,体现了“两型三新”输电线路建设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