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科学   7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在以往的高密度数据反演解释过程中,将地质结构简化成二维,通过地电断面图、切片图进行分析.实际上,地质体具有三维地电结构,二维反演难免会受到旁侧效应的影响,二维图件也不能清晰直观地反映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情况.本文以某陶瓷厂空洞探测为例,利用实测资料构建三维数据场,在反演参数优化的基础上,选择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三维反演技术对数据场进行处理,将反演结果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显示出来,对采空区位置及空间形态给出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三维处理技术能够从空间上,多手段、多视角分析物探数据,有效地消除了旁侧效应的影响; 物探结果直观清晰地呈现出空洞的分布位置、范围以及空间特征,与钻探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2.
针对传统光流技术的无人机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光流网络的无人机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分别提取视频序列影像中目标的运动特征,并利用所提取特征进行光流计算;其次通过堆叠网络结构增加网络深度、引入小位移子网络等方法提高光流计算的精度和效率;最后通过光流阈值分割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采用4组不同飞行模式下的无人机视频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悬停模式还是在航行模式下,所提方法均能实现单目标、多目标和遮挡目标的检测,检测效果更好、计算效率更高(计算时间≤35 ms),基本能满足无人机视频运动目标实时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63.
东海陆架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海陆架6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环境磁学测试,并结合重矿物鉴定和粒度分析数据讨论了其磁学特征、影响因素和物源指示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磁赤铁矿和赤铁矿。这一结果与碎屑矿物镜下鉴定结果一致。根据磁学参数S–300(-300m T磁场下饱和等温剩磁的矫顽参数)、SIRM/χ(饱和等温剩磁与磁化率之比)及SIRM(饱和等温剩磁),将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分为三类。第一类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架及研究区东北部的细粒沉积区,磁性矿物含量较高,亚铁磁性矿物所占比例较小,磁性矿物颗粒细;第二类分布在中外陆架,磁性矿物含量低,亚铁磁性矿物比例相对较高,磁性矿物颗粒粗;第三类沉积物分布在研究区东部部分站位,磁性矿物含量高,亚铁磁性矿物含量也高,磁性矿物颗粒粗。沉积物整体的粒度粗细控制了磁性矿物颗粒的大小,且在以现代细粒沉积物为主的第一类沉积物中,磁性矿物含量与粉砂、黏土含量成正相关关系。S–100-SIRM(-100m T磁场下饱和等温剩磁的矫顽参数-饱和等温剩磁)散点图显示,东海陆架大部分区域沉积物磁学特征与长江沉积物一致,表明物质来源于长江;研究区东北部受到黄海沿岸流搬运来的黄河物质的影响磁学性质呈现出黄河物质特征;闽浙沿岸部分站位受到人类活动及瓯江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黏土矿物研究在示踪物源、源区风化历史乃至洋流变迁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对南海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宏观分布特征已获得了较系统的认识,但在受珠江和海南岛物源共同影响的南海西北部其高分辨率的黏土矿物学工作还未开展。本文对南海西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组成、结晶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研究区黏土矿物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南海西北部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为主(平均45%),蒙脱石(平均27%)与高岭石(平均21%)次之,绿泥石含量最少(平均6%)。在区域空间分布上,蒙脱石含量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伊利石含量则与之相反;高岭石含量表现为近岸高离岸低,而绿泥石含量呈现离岸高近岸低的特征。总体上,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组成与现代珠江沉积物组成差异较大,而与珠江口2.5 ka前的沉积物黏土矿物组成比较接近,并且结合研究区岩心揭露的全新世以来极低的沉积速率(4 cm/ka)以及上部很薄(小于0.6 m)的泥质沉积,推测该区表层沉积物可能并非是现代沉积的结果,更可能主要来自全新世末期古珠江输送的沉积物。除古珠江作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蒙脱石的一个主要来源外,海南岛北部河流也贡献了少量蒙脱石到其邻近的东南海域。运用高岭石/伊利石比值和伊利石化学指数等进一步对比分析表明,珠江是研究区沉积物中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的主要物源,其次台湾和海南岛也可能分别提供了少量富含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的沉积物。本工作对于南海西北部沉积物源-汇过程和相应的古环境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5.
乌鲁木齐南山GPS跟踪站观测资料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天文站于2001年按照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的要求,在乌鲁木齐南山站建立了GPS跟踪站(GUAO:GPS station of the Urumq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现已加入IGS网,并向IGS发送GPS观测资料。利用GAMIT软件,采用有基准算法对新建GPS跟踪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归算和精度分析,首次获得了该站在ITRF2000中毫米级精度的地心坐标。  相似文献   
66.
乌鲁木齐25m射电望远镜脉冲星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鲁木齐天文站自1999年以来陆续研制完成脉冲星1.5GHz频段消色散接收系统,0.327GHz,0.61GHz,2.3GHz,4.8Hz和8.4GHz等5个频段上的单通道的脉冲星接收系统和2组双频(2.3GHz和8.4GHz及0.327GHz和0.61GHz)同时观测的接收系统,上述设备均已投入观测,并取得一批诸如脉冲星周期参数,周期跃变,逢行速率,脉冲轮廓模式变化,星际闪和谱特性等观测成果。  相似文献   
67.
在环渤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渤海的生态环境也不断地受到威胁,为了深入了解渤海海洋生态状况,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建立了海洋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一步收集了渤海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了基于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定理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渤海海洋环境的评价值计算为3.046,表明渤海海洋环境等级介于中和良之间,并且更偏向中级。研究结果为政府管理部门在制定渤海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定量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8.
以外动力地质灾害相对多发的滇西怒江河谷潞江盆地段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的1∶5万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在全面掌握该区崩塌与滑坡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获得了该区的崩塌和滑坡危险性评价图。可将该区崩塌和滑坡的危险性划分为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3个等级的区域,稳定区主要是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部分基本稳定和不稳定区域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相对频繁的地区。  相似文献   
69.
自1993年乌鲁木齐天文站25m射电望远镜建成以来,除了不断完善VLBI观测系统外,还选择发展了具有科学价值的单天线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其中基于常温接收机的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观测系统已经于1999年5~6月间建成。该系统建立在25m射电天线的18cm波段上,消色散采用了2×128×2.5MHz多通道滤波器和数字化器,并由PC机完成数据采集。同时进行的脉冲星工作还有92cm及其它波段的脉冲轮廓监测,对0329+54的多波段观测得到了它的频谱。在25m天线的1.3cm波段上建立了基于声表面波频谱仪和频率综合器的分子谱线观测系统,对水脉泽的观测已经发现了十几个可能的水脉泽源,观测结果正在认证当中。  相似文献   
70.
我国脉冲星观测研究的进展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鑫基  张晋 《天文学进展》1999,17(3):236-243
介绍了脉冲星观测研究的意义,国际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脉冲星观测最的技术问题, 国脉冲星观测研究和现状和潜力,存在的问题和美好的前景,对正在执行的由中,澳,英合作的“利用乌鲁木齐25m射电镜远镜在18cm波段上进行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的观测研究”项目,就其课题意义,接收系统的技术改造和观测灵敏度等进行了介绍,展 FAST望远镜观测脉冲星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