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8篇
地球科学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构造背景:来自玻安岩系岩石的新证据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依莎克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首次在西昆仑库地蛇绿岩中发现了玻安岩系岩石。这些岩石具有高SiO2、低TiO2、高Al2O3/TiO2比值和高Cr含量,亏损Y和REE,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分布模式以及相对低的Ti/Zr比值和高的Zr/Y比值。其中一些样品还具有相当于MORB的Nb、Ta含量和相应较小的La/Nb比值,表明在其形成过程中可能有富集地幔端员的介入。玻安岩系岩石的发现以及火山地层序列的岩性变化表明,依落克群火山岩形成于初始的大洋岛弧或弧后盆地拉张的早期阶段,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变化以及玻安岩在依莎克群火山序列中的位置表明,原特提斯的消减方向应当是向北的。  相似文献   
52.
三维城市模型的研究现状评述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孙敏  马蔼乃  陈军 《遥感学报》2002,6(2):155-160
三维城市模型(简称3DCM)的研究是近年来GSI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交通、地质、帮山、测绘、尤其是在规划、建设、环保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就3DCM的发展及其目前的研究现状,从其理论角度进行较详细的评述,指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53.
树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敏  马蔼乃  薛勇 《遥感学报》2002,6(3):188-192
树的表达无论是在3DGIS,VRGIS还是在3DCM中,都是一个难点问题。与一般实体对象不同的是,树明显具有分形空间特征,因此用常规简单的建模方法很难表达一颗树。现在分形算法常用来生成树模型,具有逼真的可视效果,但所产生的数据量对于GIS环境来说太大,可视化困难;另外,用树的图像替代树模型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在近视点视觉效果差,同时也没有表达出树木所固有的空间特征。本文作者提出一种方法,使用LOD技术,将树的分形模型与其图像替代模型两者结合起来,初步解决树模型在GIS中的可视化问题,可达到逼真、高速的可视效果。  相似文献   
54.
大别杂岩减压变质过程与造山带深部区域性快速构造折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别杂岩的变质岩岩石可分出麻粒岩相带和角闪岩相带.麻粒岩相中石榴石内带的生长成分环带保存完好,角闪岩相石榴石内带无成分变化,但近外带为生长环带,反映两个变质相带早期具有不同的变质历史.但是,两个变质相带普遍发育反映减压的反应结构和成分演化趋势.矿物温度计压力计估算麻粒岩相带减压△P≈-0.70GPa;角闪岩相带减压△P≈-0.85GPa.变质P-T轨迹具碰撞和俯冲变质的双重特点,表明大别杂岩经受了快速下沉和快速构造折返.区内高压超高压榴辉岩折返可能与之同期.  相似文献   
55.
热电离质谱(TIMS)U-Th年龄测定及其应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尝试了用热电离质谱方法测定南海第四纪珊瑚的U-Th年龄,并利用国家铀系年龄标准物质GBW04413来监测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果显示,GBW04413的TIMS年龄与作为推荐值的α记数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反映出其可靠性;而年龄在1ka左右的珊瑚样品的TIMS年龄与14C年龄一致,>5ka样品的TIMS年龄老于14C年龄,体现两种方法的系统差别  相似文献   
56.
This paper is supported by the Special Doctoral Gra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 98049114)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9972023).  相似文献   
57.
边坡稳定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而瑞典条分法由于其原理简明、公式简单而成为应用广泛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之一。但瑞典条分法忽略了土条侧面的作用力,并不能满足所有的平衡条件,由此算出的稳定安全系数比其他严格的方法偏低。本文是基于瑞典条分法做了适当的改进研究,从而提高了其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8.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具典型的基底与盖层二元结构,基底自下而上由德令哈杂岩、达肯大坂岩群和万洞沟群三个岩石-构造单元组成。应用LA-ICP-MS测定了德令哈杂岩中的莫河花岗岩体的27个颗锆石的U-Pb同位素成分,其中26颗锆石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成因铅同位素丢失,其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470 19/-18Ma。应用LA-MC-ICP-MS测定了25颗锆石的Hf同位素成分,其中岩浆结晶成因的23颗锆石的Hf(2470Ma)=0.28129~0.28140,平均值0.28134±0.00003;ε_(Hf)值的变化范围2.94~6.95,加权平均值4.58 0.54/-0.76,长英质地壳存留年龄T_(DM)~C=2.54~2.75Ga,加权平均值2.66 0.04/-0.02Ga。以上数据将该花岗岩的形成年龄约束在2470Ma,其岩浆来源于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指示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在~2.5Ga的地壳增生事件。  相似文献   
59.
孙敏  戴建华 《气象》2019,45(11):1501-1516
利用对流许可尺度集合预报系统,针对2015年4月28日夜间移动到江苏南部和上海地区,伴随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的一次强对流过程,使用初始多源融合分析场对集合预报结果影响进行了分析。结合上海南汇双偏振雷达基数据观测,对12~14 h预报时效的反射率因子、差分反射率及冰雹集合预报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分析了改进初始水物质分布,同时增加小尺度信息对于模式预报结果的影响。主要结果为:(1)对反射率因子预报的评估显示,初始场调整了水物质分布且增加了小尺度信息的试验(以下简称ADAS试验),对降水的范围、分布特征及评分都有明显改进(2)由于差分反射率在较小的距离内变化剧烈,对其准确预报难度较大,ADAS试验虽然预报强度偏强,但整体的位置和强度与实况更为接近,特别在大粒子预报方面具有更高的技巧,能够对微物理过程相关特征更好地进行描述;(3)使用地面人工观测和双偏振雷达观测对冰雹概率预报评估的结果显示,ADAS试验预报的高概率降雹区与观测落区接近,对冰雹落区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通过多源融合分析调整初始水物质分布并增加小尺度信息的集合预报试验改善了较长预报时效的强降水和冰雹概率预报,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双偏振变量预报具有区分强降水与冰雹的优势,通过与观测的对比可以更好地评估模式对微物理过程描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0.
陶岚  管理  孙敏  戴建华 《气象科学》2019,39(5):685-697
2015年4月28日,在高空冷涡的天气背景下,一个伴有较长生命史中气旋的超级单体在上海南汇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观测范围内经历了发展减弱阶段,并产生了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利用常规天气观测、南汇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双雷达反演风场等资料分析发现,超级单体在发展成熟阶段呈现出回波悬垂、低层入流缺口、中气旋以及三体散射等经典特征,以及表示雷暴处于发展加强阶段的差分反射率因子柱。差分反射率因子柱通常意味着雷暴中上升气流的加强,同时说明大量的水滴可以被强上升气流托举到0℃层以上,形成过冷水滴,从而有利于冰雹的形成。超级单体经过的区域0~6 km垂直风切变达到了22~26 m·s~(-1),强垂直风切变环境有利于水平涡度发展,南汇雷达观测范围内中气旋维持了100 min左右,有利于雷暴的发展维持。此外,基于模糊逻辑法对此次降雹强对流天气过程开展了相态识别,结果表明,模糊逻辑法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冰雹、降水等不同性质的降水能够进行有效的识别,有助于对雷暴降水相态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