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环境安全   12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临安大气本底站酸雨污染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临安大气本底站酸雨观测数据,研究临安大气本底站降水pH,酸雨发生频率的时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借助后向轨迹分析法分析输送形势对临安大气本底站酸雨的影响。研究表明:最近6年间临安大气本底站降水pH各月均值均小于4.5,均达到强酸雨的程度;临安大气本底站的酸雨发生频率表现为夏季低、秋季高;1985—2009年临安大气本底站降水的年均pH全部达到酸雨程度。根据Daniel趋势检验,临安大气本底站年均降水pH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风速越小,酸雨出现频率就越高;降水pH受降水量的影响较大。临安大气本底站的酸雨与降水前的大气中SO2浓度存在负相关的关系。根据气团的来向与酸雨污染程度的关系分析,临安大气本底站的酸雨污染受到其北部地区和浙西地区的酸雨气体物输送的影响较大。临安大气本底站的酸雨污染特征已由原来的硫酸型转为硫酸型与硝酸型并重。  相似文献   
42.
利用2015—2019年韶关市3个地面环境空气质量站逐时臭氧(O3)观测资料、同期的气象资料和2017—2019年广东南岭站逐时O3观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Kolmogorov-Zurbenko (KZ)滤波、多元回归和后向轨迹潜在来源贡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韶关市O3浓度不同尺度变化特征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段气象因素对韶关市盆地区域O3浓度变化的影响不同:2015年1月—2016年6月及2018年6月—2019年6月,气象因素有利于降低近地面O3浓度;而2016年6月—2018年6月及2019年下半年,气象因素有利于增加地面O3浓度.2018年6月前,气象因素影响导致近地面O3浓度的增加或降低幅度范围在2μg·m-3;2018年6月后,气象因素影响造成地面O3浓度的增加或降低幅度范围上升到4μg·m-3,说明韶关市O3...  相似文献   
43.
为了准确核算厦门市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收集厦门市2010年和2015年18个气象站点数据,采用30 m空间分辨率Landsat卫星数据和250 m空间分辨率、16 d合成的MODIS植被指数产品,在已有基于能量平衡估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虑植被覆盖及降温服务时长,构建了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核算的改进模型,并对厦门市2010—2015年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改进模型能够较为准确且合理地描述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②厦门市北部山区由于高植被覆盖度降温服务功能高于南部城市建成区,而城市建成区中的城市绿地也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③2010—2015年各区降温服务功能实物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同安区降温服务功能实物量变化量最多,为166.12×106 kW·h;湖里区变化量最少,为9.72×106 kW·h;其余各区变化量都在40×106~75×106 kW·h范围内.④森林在降温服务中贡献最大,达60%以上.相比2010年,2015年降温服务功能实物量除了灌木林地变化率为-4.29%外,其余绿色植被类型均呈增长趋势,如森林和农田的增长率为11.97%、14.23%,草地和城市绿地的增长率为87.45%、92.11%.研究显示,厦门市2010—2015年的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总体呈明显增强趋势,其中城市绿地的降温服务功能增强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4.
于2006年至2007年在台州电子垃圾拆解区和市区对照点采集了不同季节的大气细颗粒物样品,利用离子色谱对颗粒物中氯离子(Cl-)、硝酸根(NO3-)、硫酸根(SO42-)、草酸根(C2O42-)、钠离子(Na+)、铵离子(NH4+)、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等水溶性离子进行r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5.
国内外学者在湖泊水环境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然而主要集中在各种形态氮、磷等营养盐上,对有机质的来源、循环及生态学效应的研究比较缺乏。近期研究表明:有机质是水体及沉积物中的重要组分,沉积物中有机质可经分解、矿化,释放到上覆水体,重新进入营养循环;同时,有机质对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湖泊有机质已有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有机质在湖泊水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技术突破及难点,指出有机质研究对水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开展有机质在水环境中循环转化、生物有效性及其与富营养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将是湖泊水环境研究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6.
虚拟生态工业园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虚拟园区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列出了虚拟园区信息系统设计应遵循的5种原则,重点介绍了由数据采集管理子系统、基础地图和基础属性数据子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子系统、方法库子系统、应用模型子系统、环境信息管理子系统、行政管理信息子系统七个部分组成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7.
“活性甲醛”与甲醛远距离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醛是否具备远距离毒性(distant-site toxicity)是揭示甲醛与白血病关系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采用DPC、MTT实验方法检测甲醛的远距离毒性,结果发现当把等剂量的甲醛与GSH联合作用对细胞进行染毒后细胞内产生的DPC系数比单独同剂量的甲醛组要高很多,在MTT实验中发现在单独甲醛组中加入等量的GSH后细胞活性也出现了显著下降;在动物实验中,当对小鼠肝染毒后脑组织中也同样出现了损伤.说明甲醛在机体内与GSH形成了结合物,这种结合物可能协助甲醛完成跨膜并进入到局部组织再次释放出游离态甲醛,实现了甲醛的远距离毒性,这种结合态的甲醛称之为"活性甲醛".  相似文献   
48.
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左转专用车道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国内外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从左转车道设置的原则、设置左转车道的常用方式、左转车道的长度和宽度等角度对左转车道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对左转车道进行合理偏移可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视距.  相似文献   
49.
气质联机法分析水中N,N-二甲基苯胺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水中有机污染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目前国家尚没有N,N-二甲基苯胺的标准分析方法,但在工作中时常能遇到N,N-二甲基苯胺的监测分析.通过对采用气质联机法分析水中N,N-二甲基苯胺的方法的研究,希望能为国内环保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与技术.  相似文献   
50.
GIS与大气环境模型集成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和大气环境质量模型结合客观需求的分析 ,探讨了二者在不同层次上的集成模式 ,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大气质量模型集成系统的体系框架。以这些理论研究为基础 ,进行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大气质量模型紧密结合模式的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