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兆以太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随着海量数据传输的需求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万兆以太网将逐步取代千兆以太网成为网络骨干。在介绍万兆以太网与VSS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气象局网络建设的实例,探讨基于VSS技术的万兆以太网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设计实现了一种在雷达信号处理中应用到的基于TMS3206C6701高速浮点DSP的接口转换电路。电路完成从评估板EVM6701通过扩展存储器接口(EMIF)向DSPlink2读写和处理数据,并将雷达接收到的信号引入EVM6701评估板,通过DSP处理器进行高速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的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雷达的信号处理能力和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城市地震烈度速报系统需要大量布置地震数据采集点的实际情况,提出以ARM作为微处理器,控制模数转换芯片转换由MEMS加速度计采集的振动信号,并通过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的强震动数据采集方案,获得的信号符合地震观测数据采集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ARM的温度采集与以太网传输系统重点是实现稳定地采集实时温度、批量传送采集结果。系统采用基于ARM内核LPC2214对温度传感器LM235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采集;用DM9000控制以太网传输采集结果。基于DM9000的以太网传输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合批量数据传输,并且可实现较远距离通信。此外,为方便调试和扩展,设计串口通信模块和JTAG仿真调试接口模块。最终,实现对温度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相似文献   

5.
木文从分析气象回波涨落的原因入手,讨论了视频积分处理器参数的选择。从现有硬件实现的数字视频积分器,引导出以全软件实现数字视频积分器的方案。实践证明,软件数字视频积分器与硬件数字视频积分器具有同样的功能,并且具有开发灵活、适用性强的特。点该处理器已经应用在713天气雷达数字化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Token Bos经过适当修改和发展可以移植到以太网上,再通过对硬实时协议栈RTCC的改造,可以将两种协议融合为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具有传输硬实时、软实时和非实时数据功能的综合业务网络访问控制技术(ISE),即可在一套系统中同时实现传统网络业务和硬实时数据传输业务。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高精度温湿度智能传感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介绍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系统以低功耗LPCI768为主控芯片,配合低功耗、16位串行模数转换芯片AD7792以及低功耗、物理层收发器KSZ8041NL等实现基于以太网的高精度测量、自动采集和实时处理等功能,与现有气象数据采集器相比,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组网灵活和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高精度智能传感器工作稳定,绝对测量误差在0.06℃内。  相似文献   

8.
利用1台AST286微机可以实现与专线、无线以及以太网的4路通信。作者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软件和硬件的构成以及对多种类型计算机的联机组网的方法和雷达图象数据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在气象领域中应用广泛,数据采集器是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改进了低功耗、多功能、多通道、智能化控制等性能.传感器接口包括DAC实现的可调恒压源和可调恒流源、稳压二极管实现的前端保护、多路模拟开关实现的通道控制和测量类型控制、精密线性光耦合器实现的隔离电路、DAC和仪表放大器实现的增益控制等硬件部件.设计单片机程序实现电路的各种控制及要求功能.经制板、调试,该数据采集器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最近推出第五代“会思考”的电子计算机“PIM”并行网络系统,既可用于演算,又可进行一定逻辑推理。计划于今年秋季投入试运行。 PIM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主要由1000个并行处理器担负演算处理机能,同时可在1秒钟内进行数亿次三段论式的逻辑判断推论。此外,它还具有远距离操作的功能,因而可以构成网络系统。PIM并行处理器的命令方式与以往的单一命令·复数数据的SIMD方式和复数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远程访问、监测及控制气象采集系统的问题,构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以S3C2440处理器为核心,以Linux为操作系统平台,选用Boa服务器,Sqlite数据库,提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通过通用网关接口与Sqlite数据库连接的原理、方法和实现.当客户端发出请求时,服务器调用通用网关接口程序,实现了气象要素实时数据的动态查询.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远程访问、监测及控制气象采集系统的问题,构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以S3C2440处理器为核心,以Linux为操作系统平台,选用Boa服务器,Sqlite数据库,提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通过通用网关接口与Sqlite数据库连接的原理、方法和实现.当客户端发出请求时,服务器调用通用网关接口程序,实现了气象要素实时数据的动态查询.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实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及时快速采集,设计了基于GPRS无线传感网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采集系统,系统分为数据采集终端、GPRS无线传输网络和数据中心3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主要由单片机、高精度二氧化碳传感器、GPS模块、GPRS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组成,负责采集二氧化碳浓度和采集点地理定位信息;无线传输网络部分由GPRS模块接入到GPRS网络,再登陆到Internet网络与检测中心服务器建立TCP网络连接,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主要是接受GPRS网路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和录人数据库.采集系统能摆脱数据采集时地理位置和天气条件上的局限性,使检测工作变得更及时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实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及时快速采集,设计了基于GPRS无线传感网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采集系统,系统分为数据采集终端、GPRS无线传输网络和数据中心3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主要由单片机、高精度二氧化碳传感器、GPS模块、GPRS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组成,负责采集二氧化碳浓度和采集点地理定位信息;无线传输网络部分由GPRS模块接入到GPRS网络,再登陆到Intemet网络与检测中心服务器建立TCP网络连接,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主要是接受GPRS网路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和录入数据库.采集系统能摆脱数据采集时地理位置和天气条件上的局限性,使检测工作变得更及时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定点形变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系统中的数采仪与接口电路的通用性,使用户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建立实用化台网;针对形变观测的特点,系统以丰富的软件支持,完成台站与中心站包括传输在内的全部日常处理工作从而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迅速及时,完整准确的前兆资料。系统的全自动功能为实现台站的无人值守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最后还介绍了系统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6.
桥梁监测系统对于保障桥梁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在用系统存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桥梁监测系统。系统以LabVIEW为软件平台,以NI控制器为硬件框架,通过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和数据采集卡等及上位机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并进行信号分析和结果显示,实现了桥梁监测中心对桥梁监测数据的分析、存储、预警、告警等功能。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桥梁监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的满足了桥梁监测的实际需求,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桥梁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野外重力观测中普遍使用的国产重力仪,不具有自动记录和数据预处理功能,采用手工记录、人工计算方式。这种方式效率低,还容易引入一些由手工操作而带来的误差。本文所介绍的以PC-1500A袖珍计算机和数据采集接口实现的重力仪读数自动记录及数据预处理系统,可按规范要求自动记录重力观测读数,从而可防止野外记录和室内转抄计算时产生的差错,减少了大量的数据转抄、校对、复算、检查等繁琐劳动,极大地提高了重力观测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M和SD卡的微动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微动数据采集系统的大数据量、低功耗要求,用SD卡存储微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得到的数据。阐述如何实现SD卡在以三星ARM9-s3c2410为硬件平台、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的微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存储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根据GIS特征,采取结构化网络设计方式,进行细致的工作群组划分和网络分段,按照应用特点选择不同的网络技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用高性能服务器、交换机以提升网络主干性能.千兆以太网是建立在标准以太网基础之上的一种带宽扩容解决方案,拥有极高的性价比,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自然语言使用自由、灵活,并且不受环境和地点的约束,是一种流畅、快捷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合理地运用自然语言,实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人机交互,将有助于GIS的智能化发展。自然语言以文字的形式发送GIS命令,其中负载了大量空间数据信息和GIS的基本操作指令。因此,基于受限自然语言的GIS命令解析,旨在从输入的语句中抽取与GIS操作有关的信息。本文根据规则匹配的思想,按地图浏览、数据读写、数据采集、信息查询、空间分析功能和词语搭配关系对词汇进行分类标记,并且通过语句切分、语句规范化、规则匹配及函数映射四个处理过程,对以受限自然语言为输入形式的GIS命令进行解析。经实例分析表明,规则匹配方法可以较好地消除自然语言中非结构化空间信息与GIS中结构化空间信息之间的语义障碍,有助于自然语言在GIS中的深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