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灵丘小彦-枪头岭岩体,多年来一起被认为是单一的花岗斑岩.在近年的区域地质调查中,运用花岗岩基段、超单元、单元填图法,将其定为由A、B、C三个单元岩体组成的超单元岩体.A单元为黑云母辉石闪长岩,并具两期涌动;B单元为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斑状结构,具明显的交代作用;C单元为超浅成酸性侵入岩、角砾熔岩.三单元岩体各具特征,也具有深化的继承性,为一典型的超单元复合岩体.该岩浆源的多期活动,对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尤以C单元岩体的边部成矿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对紫阳—岚皋地区辉石玢岩提出了隐爆成因的新认识,其内部条件是富含挥发分的岩浆,而外部因素则是岩体近旁的红椿坝—曾家坝大断裂的多期活动。  相似文献   

3.
桂西某中性岩体裂隙蚀变微细粒型金矿床,是在桂西地区新近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金矿,金矿体主要产于石英闪长岩体的减压扩容部位的张剪性裂隙中。金的成矿物质来源与石英闪长岩有关。构造应力场多期次作用是促使金再次活化迁移富集成矿的主要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刁泉铜银矿岩浆岩体在成矿中的作用,从刁泉和小彦—枪头岭岩体的岩石类型、岩石化学特征的演化、稀土元素特征等几方面,阐述了这两个主要岩体的地质特征;并通过野外观察岩体的穿插关系,得出本区岩浆岩侵入具有多期性,岩浆的多期侵入及岩浆期后热液长期活动,是本区多金属成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昆嵛山岩体是多期次的复式杂岩体,位于胶东半岛米山断裂和牟平断裂之间,是华北克拉通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过渡带。区域金矿成矿类型主要为与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对昆嵛山岩体东缘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信息提取,分析了金矿(点)床检查成果充分分析研究,划分出下卧龙、吴格庄和万家口等3个金矿重点工作区。经过对重点工作区内金矿成矿规律研究,确定区内金矿多与细粒花岗岩和玲珑序列花岗岩相关。建立了昆嵛山地区金矿综合找矿模型,按照“定位+定边”的方法,圈定了下卧龙靶区等9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
铜石杂岩体隐爆作用与金矿成矿的关系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平邑县铜石地区是鲁西最重要的金矿产地,继归来庄大型金矿床发现之后,又相继发现了卓家庄特富金矿床及磨坊沟、梨方沟、贺山庄等具层控特征的金矿床,构成了铜石金矿田。这些金矿床的形成与铜石地区中生代多期次岩浆活动或隐爆作用密切相关,分布于岩体边部的隐爆-侵入角砾岩是金矿床的载体,成为寻找隐爆-侵入角砾岩型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在寒武系等沉积岩广布、区内尚未发现岩浆岩分布的黔东地区,首次发现了特征较为典型的铜仁枫木寨隐爆角砾岩筒。
该岩筒平面上呈椭圆形分布,长约220m、宽约100m。从内向外,分带特征十分明显,隐爆中心带、流化角砾岩带、震裂岩带和过
渡带4带发育齐全,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隐爆角砾岩筒系统。角砾的成分、形状、大小、胶结物及其位移特征与各带在隐爆过程
中的受力规律吻合。同时,角砾成分复杂,既有来自围岩,又有来自下伏地层和更深的深部气液早期冷凝结晶的石英角砾和上覆
地层坍塌的层纹状白云岩角砾。该岩筒的发现,对于研究该地区地质构造演化、成岩成矿作用,特别是指导金刚石原生矿(含金刚
石的钾镁煌斑岩体或金伯利岩体)和隐爆角砾岩型贵金属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铜石杂岩体是由三个阶段多期次岩浆活动形成的中偏碱性火山杂岩体,其稀土元素分析结果经统计表明:该杂岩体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与地壳克拉克值基本一致,ΣCe/ΣY(LREE/HREE)比值较大,轻稀土相对富集,Eu具弱亏损,各期次侵入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形式均呈左高右低的平缓弧形,形态基本相似。这些特征反映了该杂岩体三个侵入阶段的岩浆均来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同一岩浆房,且具有强烈分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东昆仑造山带中发育的NW向线性构造带具有等间距特征 ,其组合以区域剪切带为主体 ,显示多层次、多期次及深切性区域深断裂的基本属性。是具隐爆特征的镁铁质岩 -闪长玢岩组合的浅成杂岩体和五龙沟、托克妥金、铜矿床的导岩、导矿通道及赋存场所。NW向线性构造带是东昆仑地区寻找五龙沟玢岩型金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桃园—测鱼铜成矿远景区是河北省重要的成矿远景区之一。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初步总结了该地区铜多金属矿六种成矿模式:与火山、次火山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铜锌矿床、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热液充填脉状铜矿、变质辉绿岩型铜矿、角砾集块岩型铜矿和中低温热液充填脉状铅锌矿,提出了五种找矿模型:变质辉绿岩型,热液充填脉状,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与火山、次火山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铜锌矿和角砾集块岩型铜矿类型。  相似文献   

11.
大桥坞斑岩型铀矿床产于中生代蒙山破火山口中一石英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及其隐爆角砾岩筒中。铀成矿主要与斑岩体的“双层结构”有关,即”双层结构”成矿模式。浅部石英斑岩为含矿岩体,深部花岗斑岩为矿源岩体。矿化以裂隙型、角砾型为主,矿体的形态主要呈细脉状、浸染状,与围岩界线不清。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的富铀钙碱性岩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该深部富铀花岗岩浆冷凝结晶分异产生的富铀岩浆期后热液。其成矿过程主要是富铀岩浆期后热液流体沿断裂构造系统上升、运移,在浅部石英斑岩体内外接触带发生隐爆,成岩成矿。早期铀-赤铁矿化阶段形成贫铀矿化,晚期铀-金属硫化物矿化阶段,形成富铀矿化,两期叠加作用致富。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坝铜-铀-金-银-稀土矿床是世界著名的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赋矿岩体为奥林匹克坝角砾杂岩体(ODBC),
主要产出在被斯图尔特覆盖的伯戈因岩基中。角砾杂岩体的矿石类型主要分为赤铁矿角砾岩、异化角砾岩和花岗角砾岩,并
携带丰富的铜、铀、金、银、稀土等元素。该矿的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来自壳源。其勘查史表明,
该矿是在理论指导下,采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并通过钻探最终才被成功地发现。   相似文献   

13.
根据铜厂铜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和黄铜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分别为889Ma和359Ma,并依据其地质特征和与铜厂岩体之间时空关系,认为早期铜矿化发生在889Ma左右,与铜厂岩体岩浆期后热液有关;晚期铜矿化则发生在359Ma左右,是伴随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发生的;其矿质来源研究表明既有来自围岩的,又有来自岩体本身的;包裹体测温资料表明成矿温度集中在两个区间:高温大于300℃,低温150~200℃。该矿床为多期、复源、多种成矿作用叠加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细观损伤力学模型建立了地壳损伤演化过程与地球重力场变化的关系 ,讨论了利用重力观测资料计算地壳微裂纹密度参数变化分布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利用河西地区 1992~ 1999年多期重复重力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裂纹密度参数变化进行了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与该地区的各观测时间段内相应发生的一级以上地震活动进行了对比分析 ,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对天山西段北缘地区的岩浆岩岩体作了研究。主要通过矿物地质特征,对冰达坂一带12个岩体的特征及其分布进行了总结,得出该区岩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并对各个岩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进行了简要分析,大部分为轻稀土富集型,曲线右倾,具中等δ(Eu)负异常。  相似文献   

16.
铜冶店-孙祖断裂展布方向与区域上基底岩石的条带展布方向一致,该断裂规模巨大,总体上分为6段,作为构造单元边界的分划性断裂往往深切上地幔或下地壳,从而成为深部岩浆和矿液的上升通道。它控制着该区成矿带或成矿区的分布,金牛山岩体、矿山岩体、铁铜沟岩体、铜井岩体等中基性—中性—中偏碱性(中偏酸性)杂岩体亦是受铜冶店-孙祖及其次级断裂或与其他构造复合部位控制。该断裂经历了多期活动,早期活动控制着两侧地质体的分布,晚期活动对各种含矿热液的运移和富集起着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是铁、铜、金矿成矿作用的有机组成部分,"构造、地层、岩体"三要素是形成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等矿床必不可少的控矿因素。该断裂活动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流体迁移、聚集的热力和动力,提供了成矿物质运移和沉淀的空间场所,其所控制的矽卡岩型铁矿床及中低温热液金、铜等矿床,多集中于铜冶店-孙祖断裂鹿野-前孤山段,该断裂具"构造控矿,分段富集(走向、倾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矿床成因,多年来争论的焦点系成矿作用问题。本文通过地球化学、矿物中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资料,提出了成矿元素主要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少部分为正常陆源物质;成矿溶液的来源,主要成矿期为变质水、原生水和部分岩浆水,晚期为大气降水。结合矿床形成时代、空间上与桃园岩体间的不可分割关系,矿石中角砾具片理和自然银沿一定标高有规律分布等事实综合分析,提出了该矿床系花岗岩化作用、变质作用和淋滤作用的联合产物。矿床成因为层控中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18.
鄂东南地区存在大量中酸性小岩体,部分小岩体与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关系密切。对位于鄂东南东区南部的何锡铺花岗闪长斑岩体进行了锆石U 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测定。定年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样品的岩浆结晶年龄为(142±1) Ma,属早白垩世。这与鄂东南地区和九江-瑞昌地区含矿小岩体形成年代基本一致。何锡铺岩体锆石176Hf/177Hf比值为0.282 372~0.282 656,在t=142 Ma时,对应的εHf(t)值为-11.1~-1.1,平均值为-6.3。锆石εHf(t)值具不均一性,类似于阮宜湾岩体,而不同于铜山口岩体和龙角山岩体。岩体具高Sr/Y比值,无明显Eu负异常。全岩初始锶同位素比值 (87Sr/86Sr)i为0.705 88,εNd(t)值为-4.9。全岩地球化学、Sr 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一致表明富集地幔是何锡铺岩体的重要源区,原始幔源岩浆可能存在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何锡铺岩体不仅具有与铜山口岩体类似的岩石学特征,还具有与其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幔源物质的参与指示该岩体具有形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东北部鞍山—本溪—抚顺地区广泛分布早前寒武纪钠质花岗岩与钾质花岗岩。它们分别形成于太古宙(25~26亿年)与下元古宙(19~20亿年),代表辽北地区早前寒武纪两期最重要的地质事件。太古宙钠质花岗岩分布最广,主要出露于清原、抚顺、新宾等县。许多单位对花岗质岩石划出许多岩体,如清原(指清原南部)、崔庄屯、摩离红、斗虎屯、五凤岭、金凤岭等岩体,笔者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上述岩体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诸岩体基本为一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岩体,只不过岩石类型不同而已,本文称“清原花岗质杂岩  相似文献   

20.
广西岑溪地区长岗顶花岗岩体是一个同源岩浆4次侵入而成的复式岩体,由4个大致呈环状分布的龙登岩体、陂头冲岩体、旧村岩体和新里岩体组成.复式岩体内部发育叶理构造,其产状与岩体接触面产状一致,是岩体就位过程中形成的原生构造.研究表明,长岗顶复式岩体就位机制是典型气球膨胀就位模式.侵入就位顺序依次是龙登岩体→陂头冲岩体→旧村岩体→新里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