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第四纪泥石流蕴含了关于河流地貌演化、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丰富信息。对发育于云南省德钦白马里你共卡雪山垭口海拔2700 m,年代为2.48~1.54MaBP的古泥石流堆积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泥石流堆积体呈扇状分布,其沉积构造有叠瓦构造、砾石支撑-叠置构造和石线构造,以稀性泥石流为主。古泥石流夹含的红色古风化壳由古泥石流堆积物风化形成,属于弱风化的红化土类型,反映了温和较湿的气候特征。主量化学元素和孢粉分析表明,古泥石流形成的早更新世时期金沙江河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远比现在气候温暖。青藏高原东南缘白马雪山剥蚀面上发育的巨厚层古泥石流扇形堆积体的发现,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早更新世早期已经有稀性泥石流出现,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夏季风加强和暴雨形式降水出现是该区早更新世泥石流发育的重要动力学因素。依据现代红化土的发育条件,估算自~1.54Ma以来青藏高原东南缘白马雪山一带的地表隆升幅度达1300m。  相似文献   

2.
据石英ESR和~14C测年结果,蒋家沟泥石流堆积可分为晚更新世形成的古泥石流堆积和近代泥石流堆积两类。古泥石流堆积再分为早、中、晚三期。扫描镜下观察蒋家沟古泥石流堆积中的石英砂表面机械结构特征和现代泥石流十分相同,例如两者的颗粒都呈尖锐棱角状,粒面上均发育很好的贝壳状断裂结构、解理面、凹坑、擦痕(或擦沟)等,这表明二者的形成环境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首届全国泥石流、滑坡防治学术会议,于1993年9月14日至17日在昆明召开。会议由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云南省科委、云南省计委组织,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省计委国土办、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主办。出席会议的84名代表分别来自国家有关部门及11个省、市(北京、云南、四川、陕西、青海、河北、辽宁、山西、甘肃、江西、台湾等)的53个单位,其中有我国老一辈的泥石流、滑坡专家、水土保持专家、水利工程专家和管理专家,也有一大批年轻泥石流、滑坡专业学者和来自滑坡、泥石流防治实践第一线的技术骨干与管理干部;日本的滑坡工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奔子栏-达日河段大型泥石流堆积扇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上游奔子栏-达日河段属横断山区的干热河谷地带,河谷沿岸大型古泥石流堆积扇广泛发育,其成因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对该区瓦卡大型古泥石流堆积物进行了沉积结构、粒度、地球化学和孢粉等分析,揭示了泥石流的沉积环境及其形成过程.通过粗颗粒石英的光释光单片再生法(SAR)测年研究,获得金沙江上游奔子栏-达日河段古泥石流大规模暴发的年代为12 600~4 500 a BP.丰富的风化碎屑物源、陡峻的地形及雨季降水集中是该区古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东南缘受西南季风加强的影响,气候趋于暖湿,季节性暴雨增加.金沙江上游干热河谷区大型泥石流堆积扇的发育年代暗示其是全新世早期西南季风加强作用下的地貌响应.从地质灾害防治的角度,由于现代气候因素导致泥石流灾害的频度和规模较小,预防该区地质灾害的重点应是防止人工砍伐树木和不合理的人工切坡导致对地表环境的破坏加剧.  相似文献   

5.
1982年11月22—27日在兰州举行了甘肃泥石流学术讨论会。会议由甘肃泥石流研究会(即原甘肃泥石流研究联络组)主持。出席会议的代表105人,来自全国13个省区市,代表57个单位。会议共收到论文60篇,内容含泥石流基本性质、泥石流沉积环境,泥石流防治经验,泥石流基本理论和泥石流模型试验等。在会上放映了三部泥石流资料影片(其中之一是1982年刚摄制的《宝成铁路北段泥石流及其治理》样片)和一些泥石流考察和研究的幻灯片。  相似文献   

6.
据成因,把泥石流堆积地貌分为自然堆积地貌和人为堆积地貌。据堆积过程,把自然泥石流堆积地貌分为古泥石流台地、老泥石流台地和近代泥石流长柄扇。据建筑物引起的堆积形态,把人为堆积地貌分为泥石流堆积扇(锥)、回淤泥砾滩、侧积泥砾堤和堰塞洼地。  相似文献   

7.
新宾县位于华北地台、辽东地台背斜、铁岭—靖宇古隆起西端的龙岗断块,大地构造单元为新宾凸起。新宾县木奇镇小洛村泥石流属于典型沟谷型泥石流,泥石流为低频泥石流。泥石流活动性为中级,灾害危害性等级为小型,潜在危险性等级为小型,属轻度易发性的泥石流沟。在清淤工程的基础上,对该泥石流采用拦挡坝+排导槽的方案进行治理,研究结果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中保合作项目《云南省蒙自县五里冲地区喀斯特深洞系统深测与水库渗漏问题研究》,由云南省科委主持,于1989年7月在昆明通过专家鉴定。该成果以其先进的新技术方法、国内领先的研究水平和高效益,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设计库容为7929万m~3的五里冲盲谷水库,是解决云南省粮食基地蒙自坝40万亩农田灌溉,以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于8月21日、22日和23日、25日、26日和9月4日组织并通过了《德宏州内陆边境民族经济贸易开发区发展战略及口岸建设条件评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科委下达项目)、《云南省1:50万土地资源系列图》(共8幅图件:地貌类型图、坡度图、气候图、植被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类型图和土地资源评价图)(省科委下达项目)和《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研究》(云南省科委“七·  相似文献   

10.
天山南麓台兰河口丘状堆积物成因及时代的新见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台兰河口的丘状堆积体属古泥石流成因,物质组成显示泥石流形成于中低山带的峡谷段,泥石流可能由谷坡堆积物(主要为钙质胶结的冰碛)滑塌阻塞河床发展而成。其形成时代晚于末次冰期,应在全新世中期或更晚一些。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持的全国泥石流防治经验交流会,于1981年11月17日至23日在云南省东川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85个单位的地学专家、水文泥沙专家、工矿交通方面的工程技术专家和泥石流专业研究人员100多人。会议  相似文献   

12.
雷发洪  胡凯衡  马超  田密 《山地学报》2013,31(2):218-225
蒋家沟流域在小江大断裂东侧的隆起地段,这一区域构造活动强烈。自第四纪以来,受到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共同影响,蒋家沟在河流沉积及泥石流堆积作用下形成了阶梯状台地。实地考察蒋家沟各支沟残留台地的沉积构造、新鲜坡面的古泥石流活动记录,根据泥石流堆积物的沉积特征,初步划分泥石流类型。再结合现有的泥石流容重计算方法和各泥石流台地泥石流堆积物的颗粒分析实验结果,可计算出蒋家沟不同泥石流活跃期泥石流的天然容重,还原了蒋家沟第四纪以来不同时期泥石流活动特征。最后讨论了泥石流在不同时期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人民政府主持的全省泥石流防治及学术交流现场会于10月14—19日在四川南坪县召开。会议内容有:1.验收南坪县后山泥石流治理工程;2.总结泥石流防治经验,进行学术交流;3.成立四川省地理学会泥石流专业委员会。全省16个地州市及18个泥石流重点县的代表,有关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省级机关、出版部门、有关部队及兄弟省的代表共12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参加学术交流的论文或报告计20多篇。 会议由以省人大常委冀文广同志为首的领导小组主持,刘纯夫副省长会前曾到南坪参观过后山泥石流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东川古泥石流堆积物ESR测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ESR方法对该区古泥石流堆积物的形成年代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讨论了此方法的可靠性、测年机理以及所得ESR年龄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汶川县古溪沟“7·10”泥石流形成特征及防治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3-07-10汶川古溪沟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从物源、地形和水源条件入手,分析了灾害成因与形成演化过程。堰塞体失稳补给、坡面泥石流入汇和沟道侵蚀是这场泥石流的三种物源形式,充沛的前期降雨和短历时强降雨是本次泥石流的诱发因素,陡峻的支沟地形促进了泥石流的加速,沿途松散物质补给,导致泥石流流量不断放大,峰值流量最大可达1 063 m3/s。主支沟泥石流呈明显的阵流特征,原因在于各支沟泥石流起动条件不同,沟道中地形条件的差异和防治工程的分布,以及各支沟汇流长度存在区别。泥石流总规模约为100×104m3,防治工程拦挡了60%的泥石流体,并拦截了泥石流中的大石块,降低了出口峰值流量和流速,同时避免了各条支沟泥石流同时到达而流量激增。沟口泥石流峰值流量约为722 m3/s,约40×104m3泥石流冲出沟口,下游泥石流破坏形式以淤埋破坏为主。本研究可为此类面积较大、修建有防治工程的流域泥石流形成和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北山的5条泥石流沟曾在2003-07发生过群发式泥石流灾害.强烈地震发生后的5~10 a是泥石流的高发期.2010-04-14(简称"4.14")玉树地震使结古镇周围山体出现大最崩塌、滑坡,为后期群发式泥石流灾害发育提供了丰富的同体物源.根据国务院划定的结古镇地震灾害重建规划范围及野外考察资料,在GIS环境下,采用对泥石流运动方程进行求解,并结合泥石流运动过程中的地形、坡度、沟道、流量过程、含沙量等信息,对结古镇重建区范围内的17条沟进行了泥石流运动-淤积过程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结古镇灾后重建区受泥石流威胁极大,泥石流到达结古镇后,其最大流速、泥深及能量仍具有较大破坏性;对现有老城区威胁严重的泥石流沟是结古陇巴和德念陇巴,对规划新区具有严重威胁的泥石流沟是热翁陇、上尖果陇、下尖果陇以及显子陇,扎曲河部分河段有被泥石流堵断的危险.建议在重建规划中对泥石流沟进行工程治理,保障"新玉树,新结古"灾后重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1月20—22日在云南省东川市,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对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和云南省东川市泥石流防治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综合考察与防治规划》研究课题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8.
1991年8月27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邀请吴传钧、宋家泰、左大康、佘之祥、瞿宁淑、郭廷彬、陈怡煌、唐邦兴等我国地理学界的著名科学家,就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中、长期建设和发展云南地理研究事业的问题进行了座谈。云南省科委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张敖罗主持了这次会议,省科委各处室负责人与代表到会认真听取了意见。这次会议是在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就《德宏州边境民族经济贸易开发区发展战略及口岸建设条件评估研究》、《云南省1:50万土地资源系列图编制研究》、《云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持召开的全省泥石流防治及学术交流现场会议上,四川省地理学会秘书长李辑光宣布成立了四川省地理学会泥石流专业委员会(简称四川省泥石流专业委员会),聘请丁锡祉教授、华国祥教授为专业委员会顾问,唐邦兴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孟宪和、陈光曦、沈寿长和杜榕桓为副主任委员,吴积善等17人为委员,徐俊名(委员)、张生仪为秘书,并向大家颁发了聘书。  相似文献   

20.
一本集中反映我国泥石流研究成果的《中国泥石流研究专辑》(载《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集刊》第4号),最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各地新华书店经售。 本专辑搜集论文32篇,40余万字。专辑内容包括:泥石流的分布、成因与分类,泥石流运动过程与堆积特征,泥石流体结构,泥石流特征值计算以及泥石流工程防治和综合治理,泥石流测量仪器的研制、测试和泥石流模型试验;此外还有泥石流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的学术讨论。 专辑基本上反映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我国泥石流研究的进展与水平,显示了泥石流这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