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超营断裂带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建设 《河南地质》1996,14(2):101-109
根据对马超营断裂带系统进行的地质-地球化学剖面研究,探讨了该带断裂构造活动及其元素地球化学迁移富集规律与构造地球化学分异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蚀变,矿化与成矿的关系,认为早期面型蚀变伴有成矿元素的活化和迁移,但无矿化富集,后期带状蚀变伴有金的富集成矿且以硅化,绢云母化为主要标志,从而,为马超营断裂带这一重要的以金为主成矿带的进一步工作,研究、提供了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韩先菊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424-1429
本文以冀北金矿集中区为例,利用系列遥感影像图,开展构造、岩性解译和蚀变信息提取;根据航磁△T、甚低频垂直虚分量和航放K/Th彩色密度分割图像,提取与金矿化有关的地球物理成矿预测变量。综合遥感及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图像资料,在区域金矿成矿理论指导下,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手段,进行图像之间的复合处理,开展区域金矿成矿规律分析,提取区域金矿找矿预测评价标志(变量)。采用信息量法、特征分析法和见矿概率回归估计法等方法开展金矿成矿统计预测,圈定13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TM和SPOT等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以及提取蚀变影像信息和增强冻融带影像信息的方法。根据断裂构造(包括线性断裂、环状和弧形断裂构造)、地层、冻融带及蚀变带的解译,总结了西天山地区金矿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在与邻区穆龙套、库姆托尔金矿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选定了重点研究地区,勾划了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冻融带及构造蚀变带,为该区进一步开展金矿普查找和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疆乔霍特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阐明了矿床矿化类型、矿体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矿化富集关系,总结了成矿控制条件,提出了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丽娜 《地质与资源》2014,23(6):550-553
温杖子金矿床产于辽西侏罗系髫髻山组火山-沉积岩和中生代花岗闪长岩中,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研究表明,中生代岩浆岩含金建造、印支晚期—燕山期岩浆岩系统和韧-脆性断裂系统与成矿有密切时空及物质联系,是金矿化的主控因素;矿化类型受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力学性质控制.  相似文献   

6.
周俊烈 《地质与勘探》2010,46(5):779-787
德乌鲁岩体及外围金多金属成矿区位于中秦岭海西褶皱带西段。区内矿产主要有金、锑、铜、铅、锌;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岩型金(锑)矿化类型和矽卡岩型的铜砷、铜铅锌多金属矿化类型。各矿点在空间分布上,显示等间距分布的基本特征,受近南北向分布的断层蚀变破碎带控制。矿化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电气石化、硅化、绢云母化、毒砂化、辉锑矿化、次生蚀变以褐铁矿化、高岭土化。本文结合德乌鲁岩体及外围区域成矿特点、矿床分布规律、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从本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活动特点等两个方面对区内成矿构造破碎蚀变带的形成进行了力学成因研究,并提出了本区今后找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山东文登金矿成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许顺山  杨农  孙青 《矿床地质》1997,16(3):272-277
本文通过古应力估算,流体包体研究,应变测量以及矿化蚀变规律研究,探讨了山东文登金矿的动力作用与金成矿的主要关系,认为构造动力作用的金成矿的主要原因,韧性剪切作用向韧-脆性变形作用的过渡过程是金成矿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3个方面分析了希勒阔腊的成矿条件、大地构造位置、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特征和矿产与矿化特征,说明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地层、岩属和水系沉积物、岩浆岩及原生晕的地球化学特征,说明该地区具有形成金(铜)矿床的专属性,两次生晕异常的诸多参数又表明其具有矿致异常的特征;磁场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该地区具有等间隔控矿(容矿)构造;所有这些都说明,希勒阔腊是寻找构造破碎蚀变者型或韧性剪切带型大、中型金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小秦岭大湖金矿床的矿化分带规律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湖金矿床位于小秦岭金矿田北矿带中段,最低见矿标高为-12m,为小秦岭之最。矿区石英脉型矿化和构造蚀变岩型矿化具有典型的分带规律,不同矿化阶段的垂向分带特征明显。对比小秦岭地区其他矿床的矿化特征和赋存的空间位置后发现,大湖金矿床的矿化分带规律存区域上具有普遍性意义,即由浅部到深部,矿化类型的变化趋势为Ⅰ Ⅱ Ⅲ阶段→Ⅰ Ⅱ阶段→Ⅰ阶段→构造蚀变岩型矿化。金矿化的垂向分带规律对矿床的深部成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指出了不同矿化亚带矿床深部可能出现的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10.
星星峡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成矿区带,具备极佳的成矿条件。其中明锡山矿区属星星峡金多金属成矿带,矿区内锡铜矿化主要与海西中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锡铜矿化均赋存在绢英岩化蚀变岩内,受区域断裂旁侧发育的NE向张扭性次级断裂控制,并从岩浆岩、构造、热液蚀变、地球化学等方面探讨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哈赞布拉克金铜矿位于博罗科努金铜钼铅锌成矿带.矿化产于华力西中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内及与围岩接触带内,主要蚀变为围岩地层中的角岩化,闪长岩中的钾化、绢云母化、青盤岩化及含矿岩石中的硅化、碳酸盐化等,矿区发现Ⅰ、Ⅱ、Ⅲ号三个矿化带,以Ⅱ号矿化带规模最大,矿床为铜、金共生矿化,矿化成因类型为石英脉型、矽卡岩型、斑岩型,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矿化主要受岩浆岩和构造控制,矿床为先期斑岩型矿化,伴矽卡岩型矿化,经后期热液改造叠加的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赵小强 《甘肃地质》2015,24(2):62-66
周家山金矿位于西秦岭多金属成矿带,矿区印支期闪长岩脉大量分布,断裂构造较为发育。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对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周家山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研究,认为该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与岩浆岩的控制,断裂构造严格控制着矿体的分布,岩浆岩为含金地质体,并且两者叠加部位含矿性好。  相似文献   

13.
温杖子金矿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成矿作用和多次矿化富集,具叠加成因特点,主要成因类型为侵入体接触带型和中低温热液型。成矿作用从晚侏罗世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三纪末,约延续了150Ma。  相似文献   

14.
杨文龙 《地质与勘探》2021,57(5):947-958
西准噶尔布兰萨拉地区位于谢米斯台-沙尔布提铜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段,区内已发现金矿床、金矿点、矿化点数十处,但目前尚无人对区内的金成矿条件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下一步找矿方向不明确。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已有的钻探、槽探、化探等资料,结合实地勘察及样品采集等工作,初步梳理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金矿化成因类型。赋矿地层主要为古生界下志留统谢米斯台组,赋矿岩系为火山碎屑岩,岩性以石英脉、硅化凝灰岩等为主。晚志留世中酸性侵入岩与金矿的关系密切。北东向孟布拉克断裂为研究区内主干断裂,为导矿构造,控制着带内金矿的分布及规模,北东向、近东西向、北北东向的第二级次级断裂是主要的成矿、容矿构造。不同方向构造交汇地段、中酸性侵入体发育地段及金地球化学晕圈分布地段是研究区内下一步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铁镁质类岩石—绿岩系、中基性岩浆岩等,是最重要的含金源岩;酸性岩(包括酸性岩浆岩和沉积—变质岩等)是最重要的含铀源岩。成矿元素的予富集作用是形成矿床的重要条件。予富集作用又可分为地层、岩体和蚀变予富集。利用金、铀的不同特征,对金的找矿评价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胶东型金矿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不同于国际已知金矿类型。为了深化认识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地质要素及成矿过程,本文综合分析了胶东半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和成矿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提出该区深部岩浆活动与地壳快速隆升及浅部变质核杂岩、张性断层、断陷盆地等伸展构造,共同控制了以Au为主的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演化过程,谓之热隆-伸展成矿系统。阐明了晚中生代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变化规律,发现了金矿化蚀变带中的低Ba、Sr含量异常及早白垩世胶东地壳中金丰度的显著变化,揭示了壳幔物质混合和伟德山型花岗岩岩浆活动对金成矿的贡献。认为这一成矿系统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后俯冲伸展环境,由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性质由富集向亏损转化,从而引起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地球化学元素重新调整,幔源含金流体与由重熔下地壳析出的壳源含金流体混合形成富金流体库,并产生贫金花岗岩。大规模岩浆活动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上地壳伸展产生的断裂构造则为成矿元素聚集提供了良好空间。热隆-伸展成矿系统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重要的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小秦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物质来源的讨论 ,认为区域变质、混合 (花岗 )岩化等促使基底岩系中金被多次活化析出 ,在变质核杂岩持续隆升背景下 ,成矿流体向控矿剪切带运移沉淀 ,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为金矿富集定位创造了热—构造环境。提出金矿分布与变质核杂岩构造具有对应性 ,本区金矿化具垂向构造分带性。  相似文献   

18.
山东招掖金矿带内花岗岩与金矿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花岗岩类及脉岩类的精确定年结果为基础,结合区内金矿床地质特征和近年来研究新进展,探讨了花岗岩类侵入与金矿化之间的空间、时间和成因关系。尽管区内花岗石类侵入体与金矿床间存在密切的窨及时间关系。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即这些金矿床并不是岩浆热液矿床。花岗石类侵入体和脉岩类的侵位通道和先存韧性剪切带是贯通深部流体的导矿构造,有利于深部成矿流体和上升和流体循环;花岗岩类与围岩的接触带及其内部断  相似文献   

19.
杜建国 《地质与资源》1992,1(4):207-213
本文依据区内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化与火山作用、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研究,阐明区内金矿成矿条件:火山岩基底变质岩是金矿"原始矿源岩";中生代岩浆部分熔融了"原始矿源岩"所形成的后生矿源岩"为金矿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毛坦厂组形成时期的火山活动及与之有关的火山(次火山)热液使金发生活化、迁移,并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火山构造及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断裂构造控制了矿化部位.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天水,少量来自岩浆.成矿物质是在低fO2fS2,pH≈7的弱还原条件下沉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