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地下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下水资源发生了显著变化,全面摸清地下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是治理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基础。基于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中国水资源公报等资料,对中国60余年来地下水资源的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总体稳定,但区域演变趋势差异明显,海河区、辽河区、黄河区呈明显衰减态势;地下水补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自然补给演变为自然与人工补给并存的模式;地下水排泄结构发生巨大变异,由天然排泄逐渐演变为以人工排泄为主。海河区、松花江区、黄河区、西北诸河区等区域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严重失衡,超采问题突出;降水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人类活动干扰是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下水资源发生了显著变化,全面摸清地下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是治理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基础。基于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中国水资源公报等资料,对中国60余年来地下水资源的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总体稳定,但区域演变趋势差异明显,海河区、辽河区、黄河区呈明显衰减态势;地下水补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自然补给演变为自然与人工补给并存的模式;地下水排泄结构发生巨大变异,由天然排泄逐渐演变为以人工排泄为主。海河区、松花江区、黄河区、西北诸河区等区域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严重失衡,超采问题突出;降水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人类活动干扰是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何渊  李亮  黄金廷  范基姣 《地下水》2005,27(6):454-456
本文通过对渭北东部岩溶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对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源,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水力联系,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占补给水源的74.3%.西部岩溶裸露区为岩溶水的直接补给区,其周边浅埋区为岩溶水的间接补给区,东南部的岩溶中-深埋区为岩溶水的径流排泄区.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提升大清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水位,亟需在此区域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工程,并确定合理的建设位置及有效的补给方式。首先基于研究区可利用补给水源、地下水位、地表高程、地表坡度及与河道距离5个指标的分布特征,构建地下水补给潜力评价体系,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进行了地下水人工补给潜力区划;然后在此评价体系基础上,在典型人工补给高潜力区进一步开展系列野外现场试验,探讨适宜可行的地下水人工补给方式。结果表明:研究区西北部及南部河道附近区域开展人工补给工程潜力较高,而中部、北部及西南部远离河道的区域潜力较低。高潜力区——白沟引河地段包气带及含水层渗透性良好,整体渗透系数均在5 m/d左右或更高,适宜地表补给,但河床渗透性较差,渗透系数基本在0.01~0.09 m/d间,若通过河道补给需配合清淤等措施。其中,在上游及中游沿岸适宜将河道水通过生态水渠引至修建的地表入渗池或借助天然渗坑内入渗补给,在中下游沿岸区域适宜将补给水进行严格的水处理后采用井灌方式补给,在白沟引河中下游河道适宜修建拦水坝,利用河道进行入渗补给。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渭北东部岩溶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对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源,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水力联系,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占补给水源的74.3%。西部岩溶裸露区为岩溶水的直接补给区,其周边浅埋区为岩溶水的间接补给区,东南部的岩溶中-深埋区为岩溶水的径流排泄区。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4)
衡水湖位于河北省冀枣衡漏斗区西部。为客观认识该地区地下水的循环模式及人类开发利用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根据环境同位素标记性和计时性特点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D、18O、T环境同位素方法对冀州市衡水湖一带第四系地下水的循环模式进行研究,初步判定该区域地下水补给运移及地下水的循环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划分为两种地下水类型,第Ⅰ含水组为"新水",主要接受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第Ⅱ、Ⅲ含水组为"老水",除接受侧向补给外,还接受上层浅水的越流补给;人工超采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以及地下水中D、18O、T的同位素组成,增大了地下水遭受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人工补给地下水在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人工补给地点选择的是否合理,对地下水人工补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乌拉泊洼地为研究区,在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了地形坡度、土壤类型、含水层介质、地下水位埋深以及饱和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5个指标,在开展各指标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探索性定性-半定量的开展了人工补给地下水地点的适宜性评价并进行了初步的验证。该项研究可为人工补给地下水区域地点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君  王莹  卫文  张琳  刘福亮 《水文》2017,37(1):51-55
为研究近几十年来佘太盆地地下水补给变化情况,通过现场调查分析,对佘太盆地浅层地下水开展同位素样品采集工作,并测定了其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值。在分析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识别了地下水补给来源和补给区并构建了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模式图,探讨了区域上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流动状况。通过分析研究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发现:当地大气降水并不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补给源区为周边山区,补给来源主要是周边山区的大气降水,且地下水所经历的蒸发作用较明显;盆地的东、西部地下水的补给源区不尽相同,西部的补给区高程要高于东部的补给区高程,但两部分地下水所经历的蒸发强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针对西南某在建水电站坝区左岸交通洞开挖过程中多处出现滴水、线状或股状流水现象,利用水文地球化学信息分析了裂隙岩体的地下水来源。分析显示,上游支流已建水电站的引水洞对研究区存在渗漏影响,坝区地下水主要是原花岗岩体裂隙水侧向补给和引水洞渗漏补给的混合。两种补给水源水化学特征差异显著,ρ(SO42-)可用来计算不同出水点两种水源的混合比。根据不同出水点引水洞渗漏补给的混合比,结合出水量大小,将坝区分为受引水洞渗漏补给影响较弱区、中等区和较强区,揭示了不同地段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为厂房施工过程中涌水量的预测与防渗排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黑河源区降水、 黑河下游河岸林生态系统、 人工梭梭林生态系统梭梭及戈壁红砂生态系统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δD、 δ18O)的测定, 对黑河下游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源进行了研究. 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河岸林生态系统胡杨和柽柳、 人工梭梭林生态系统梭梭及戈壁红砂生态系统红砂等优势植物根系水及其对应的土壤水及浅层地下水的δ18O, 对黑河下游典型荒漠植物水分来源进行了研究, 并对不同潜在水源对植物水分来源的贡献率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河岸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梭梭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来自黑河源区的降水, 源区降水通过黑河河道输水补给河岸林进而形成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 但人工梭梭林的土壤水蒸发作用强烈. 戈壁红砂生态系统由于远离黑河, 土壤水不受黑河源区中上游输水的补给. 就植物水分来源而言, 在河岸林生态系统中, 乔木胡杨主要利用40~60 cm的土壤水和地下水, 灌木柽柳主要利用40~80 cm的土壤水; 人工梭梭主要利用200 cm至饱和层土壤水和地下水; 戈壁红砂主要利用175~200 cm的土壤水. 因此, 在黑河下游极端干旱区, 土壤水和地下水是维持荒漠植物生存、 生长及发育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松嫩平原地下水超采形势分析,掌握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及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情况,为监测、监督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依据近10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采用超采系数法、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法,结合地下水资源均衡和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数理统计、条件类比、地质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超采形势。  相似文献   

12.
新疆奇台县平原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超采区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葛斐  董新光  杨鹏年 《地下水》2006,28(4):37-39,104
本文针对新疆奇台县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开采过量的利用现状,运用Processing MODFLOW软件建立了奇台县平原区地下水准三维数值模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准确评价,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开采量和超采量.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水文》2013,33(6):77-80
地下水超采是淮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已有各类超采区58个。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减少超采区和超采现象,本文在分析地下水超采区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超采区的治理与保护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郑磊  ZHENG Lei 《地下水》2006,28(4):4-6
地下水资源是宝鸡市市区的主要供水水源,由于超采致使水位逐年急剧下降,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本文通过对城市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城市地下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周兰云  尚艳丽  马传顺 《地下水》2006,28(2):53-54,57
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防止由于超采地下水而诱发环境危害,对泰安市世行贷款二期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A simple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identifying areas vulnerable to groundwater overdraft. The methodology utilizes GIS techniques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controlling factors in areas with little data.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in Arusha. Water demand in Arusha Municipality and its environs has increased to about 5.3% annually since 1999. Groundwater levels have declined. The aquifer hydrogeological variables were evaluated for impact to potential groundwater overdraft by overlay and index techniqu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verdraft vulnerability was discussed.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Arusha is the most vulnerable to overdraft and possible serious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e Loruvani area has the most potential for aquifer development due to its permeability, high recharge rate, massive aquifer thickness and low drawdown.  相似文献   

17.
刘红云  杨操静  郭小砾 《地下水》2006,28(4):16-17,47
肥城盆地是山东省的重工业区之一.多年来,由于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对肥城盆地煤田区水文地质条件等基础资料的综合分析,采用AQUA3D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经过对模型的识别和校正后,对该地区的第四系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了预报.并对该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同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采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宏  吕玉萍 《地下水》2004,26(4):297-299
通过分析大同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采现状,指出地下水超采容易引起的水环境问题,针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地下水起采引起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了超采区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赵士海 《地下水》2005,27(6):464-465
近年来由于引黄灌区的开发,部分地区忽视了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引黄灌区上游地下水位埋深较浅,而下游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大面积的漏斗区.本文针对这种现状,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工程措施及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滇中地区地下水监测站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芸  李宝芬  杨秋萍 《水文》2017,37(5):79-83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经济核心区,也是用水需求量最大的区域,通过分析区内现有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密度、功能和布局,结合区域地下水功能区划、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超采情况和浅层地下水脆弱性,找出现有地下水监测站网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该区域地下水监测站网的调整规划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