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西部“山西组”含大羽羊齿植物的层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士  姚庚云 《地层学杂志》1991,15(3):215-220,208
<正> 大羽羊齿类植物是二叠纪华夏植物群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始现时间一直是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有关于华北山西组中发现大羽羊齿类植物化石的报道,但由于对山西组的含义认识不同,或者没有图片佐证,因而大多对此持保留态度。本文以河南西部(图1)几个“山西组”剖面中产大羽羊齿类植物化石的层位为例,讨论一  相似文献   

2.
豫西禹县二叠纪大羽羊齿类的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豫西禹县二叠纪大羽羊齿类共鉴定有6属24种(包括 2个新属和15个新种)其垂向分布和演化趋向明显,可分为4个演化阶段、2个演化趋向和2个演化系列.作者修正了浅间一男建立的Emplectopteris series,认为Gigantopteris系由Giganlonclea通过Progigantopteris演化而来.根据形态功能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大羽羊齿类叶形态的演化趋向主要是长期适应滨海热带暖湿气候环境的结果,而不是干旱所致.本区以大羽羊齿为首要分子的3个植物组合带皆可与华北地台北缘、华南及日本等地与海相动物群共生的植物群比较,是对华北地台二叠系进行多重划分的生物地层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羽羊齿煤系为我国古生代的主要产煤层位,煤储量占全国40%以上。大羽羊齿植物群又称华夏植物群,是我国特有的古生代植物群,早已为世界古植物学界所瞩目和涉足。前几年,我们研究了山西某些化石点的华夏植物群,并有新发现,其中以中国始苏铁(Pri-mocycas chinensis)最有意义,它证明了苏铁植物不是  相似文献   

4.
淮北煤田早二叠世化石植物丰富,其形成于炎热多雨的热带滨海三角洲沉积体系中。下三角洲平原是该区化石植物最宜生长的地方。早二叠世该区化石植物常形成四类植物群落:森林沼泽植物群落、沿岸水生植物群落、高地植物群落、三角洲平原真蕨及种子蕨混生植物群落(早期)、树蕨-大羽羊齿类雨林植物群落(晚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四类植物群落的结构及面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其演替显示,早二叠世晚期该区气侯更加湿热,雨林气侯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部二叠纪含煤地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正> 中国南部二叠纪含煤地层,除栖霞组底部者外,都产大羽羊齿化石,因而也泛称大羽羊齿煤系。这一含煤地层各地都有专名,由于研究程度的关系,一度都定为早二叠世晚期,后来又全部改为晚二叠世早期,第一次全国地层会议后,几乎都改称龙潭组。近年的研究证实,华南大羽羊齿煤系的时代,各地不尽相同,它起自早二叠世晚期,一直至二叠纪末,个别地点甚至超越了古生界,具有明显的穿时现象。因之,不能用一个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华南地区二叠纪的成煤时代,一般认为只有早三叠世早期的梁山期和晚二叠世早期的龙潭期。后者以含大羽羊齿植物群为特征,所以又常被称为“大羽羊齿煤系”。近年来,随着区调和煤田地质工作的深入开展,华南二叠系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证明了“大羽羊齿煤系”实际上包含了二叠纪不同时期的含煤地层,尤其是华南地区具有工业价值的煤层,并不限于赋存在上述两个含煤地层中。因此,不同成煤期的正确划分,将  相似文献   

7.
杨松生 《江苏地质》2005,29(2):78-81
南京江宁上坊上泥盆统五通群上部发现古羊齿,且较丰富,植物组合以鳞木类为主,钩蕨、古羊齿亦相当发育。这一组合与下石炭统的古植物有差异,其中古羊齿的标准性具广泛的地层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国华南地区上、下二叠统的界线,基本上都是用构造面一地层的不整合来划分的.由于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大羽羊齿煤系”属于晚二叠世早期,所以凡产“大羽羊齿植物群”的含煤地层,均被归于“上  相似文献   

9.
最近,湖南公司一队程正修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朱家楠、胡雨帆合作完成了“湘南早二叠世晚期泥巴口植物群”课题的研究工作。根据永兴泥巴口实测地层剖面及常宁斗岭、盐湖和白沙向斜、永耒向斜、石里山向斜各煤产地采集的大量化石的鉴定,共计有22属39种,其中新种1个,新组合、国内新记载和新模式种各1个。对斗岭煤系的成煤植物系统分类、各属种比例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对单网羊齿叶片上附生的龙介类螺旋虫也作了描述与生态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烟叶大羽羊齿这种化石,1883年,Schcnk根据1870年Richthofen采自中国  相似文献   

10.
程晨  王军  李丹丹  吴秀元 《地质论评》2019,65(2):491-502
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晚期(相当于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共33属95种植物,其中地方性的土著分子(属、种)占有整个植物群总数的80%以上,华夏植物群(Cathaysia Flora)的典型特征分子较多,如①东方型鳞木类占植物群总数的25%左右,包括从早石炭世延续下来的华夏木(Cathaysiodendron)、多种东方型鳞木(Lepidodendron)、窝木(Bothrodendron)及扁圆封印木(Sigillaria brardii);②由晚泥盆世开始出现的龙潭楔叶(Sphenophyllum lungtanense)、长沙楔叶?(Sphenophyllum?(Tetrafolia)changshaense)、早石炭世的靖远楔叶(Sphenophyllum jingyuanense)到纳缪尔晚期的微缺楔叶(Sphenophyllum emarginatum),这类具有长楔形叶的植物出现得比欧美地区早许多,可能是二叠纪瓣轮叶(Lobatannularia)的最早祖先;③齿叶属(Tingia)在早石炭世晚期已经出现,到纳缪尔晚期(红土洼组)已有三种之多,加上贝叶属(Conchophyllum),这两属一直被认为是华夏植物群的典型代表;④多种早石炭世中、晚期繁盛的真蕨类植物偶脉羊齿(Paripteris)及网羊齿(Linopteris)到晚石炭世早、中期仍十分发育,是华夏植物群早期最显著的特征;⑤早石炭世的畸羊齿(Mariopteris(Karinopteris))继续发育,而后可能演化成大羽羊齿类植物(Gigantopterids)的先祖。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证实,北祁连山东段的纳缪尔晚期植物群已经进入华夏植物群的早期演化阶段;自从晚泥盆世的沙流水组开始,先后经历了早石炭世的臭牛沟组,靖远组及晚石炭世红土洼组和羊虎沟组(本溪组)代表了前华夏植物群(Procathaysian Flora)演替为华夏植物群的关键地质时期。北祁连山东段亦成为前华夏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早期发育、繁盛之地区,在纳缪尔期可能是华夏植物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中心。  相似文献   

11.
一、煤系地层及合煤特点礼贤煤系盛产于浙江西南部,属上二叠纪煤层,曾在煤系上部发现大羽羊齿、细羊齿与少量鳞木等化石,其下与下二叠纪丁家山层呈假整合接触,其上与上二叠纪顶部的长兴灰岩层呈整合接触,全厚990—1300米(以江山政棠矿区最厚,沿走向显著变薄)。全煤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论评》1959,19(1):27-27
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川滇队最近在四川西南部盐源县平川乡小高山一带(距西昌之西约80公里),发现含有大羽羊齿的上二迭纪煤系沉积于二迭纪玄武岩之上,该煤系有可采煤6—7层,在煤系顶部为滨海沉积的钙质细砂岩,其中夹有厚度  相似文献   

13.
华夏植物群及其与全球同期植物群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克勤 《地学前缘》2002,9(3):73-84
文中研究的焦点是华夏植物群及其与全球同期植物群的比较 ,并论证了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古植物地理再造。在石炭纪和二叠纪 ,华夏植物区和欧美植物区皆位于具热带气候的赤道区 ,在类似的气候条件下 ,这两个地区的一些植物具有形态上的相似性。此外 ,华夏植物群含有一些与欧美植物群共有的分子 ;因此 ,这两个植物群的关系比较密切。尽管华夏植物群具有相当数量的分子是与欧美植物群所共有的 ,但是在大羽羊齿类植物中 ,在种级上两者并没有相同的成分。华夏植物群是以热带雨林气候为特征。在二叠纪 ,华夏区的气候比欧美区的气候更为湿润。华夏植物群的分子不同于安加拉植物群的分子 ;此外 ,安加拉植物群代表了温带气候条件。在石炭纪和二叠纪 ,冈瓦纳植物群分布在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不同于分布于北半球低纬度的华夏植物群的组成分子 ;因此 ,这两个植物群没有必然联系。在石炭纪和二叠纪 ,在北半球华夏植物群与欧美植物群的一些植物在形态上的相似性以及在南半球 (西藏、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新几内亚和伊拉克 )一些华夏型分子的分布可以是起因于类似的气候条件、大陆位置、板块运动、洋流作用、古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华夏植物群与其同期植物群的差异反映了植物群成分、古气候、古地理位置和陆地生态系在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嵩箕地区山西组的4条剖面,提出了嵩箕地工山西组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下段)至早二叠世晚期(山西段),认为山西组是三角洲环境下形成的,主要可采煤层二煤是三角洲平原上的沼泽沉积。文章指出了丰富的大羽羊齿植物和银杏类植物在豫西地区山西的出现,不是以植物迁移的时间差所能解释的,而是由于岩石地支单位穿时的结果,根据地层指志“组”的定义,本区山西组与邻区作岩性比较后认为,引用“山西组”这一名来命  相似文献   

15.
栉羊齿属Pecopteris植物普遍被认为是真蕨纲、观音坐莲目、莲座蕨科植物,中国晚古生代除冈瓦纳植物区之外,华夏植物区、安加拉植物区以及欧美植物区广泛分布着该属植物。中国晚古生代栉羊齿属Pecopteris植物共计49种,其多样性及时空分布在我国南、北方存在明显区别:华北地区,该属在早石炭世出现,多样性及分布范围在晚石炭世进一步增加,并在早二叠世分布范围达到顶峰,中二叠世多样性达到最高而产地数量降低,晚二叠世多样性及产地数量急剧衰退;华南地区,早二叠世开始出现该属,经过中二叠世发展多样性和产地数量在晚二叠世达到顶峰。且栉羊齿属在晚古生代时期的地质地理分布与古气候、古环境及古构造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华北板块大羽羊齿植物的成煤古气候含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北板块存在3个大羽羊齿分布区:Ⅰ—大羽羊齿植物贫乏区;Ⅱ—Gigantonoclea分布区;Ⅲ—Gigantonoclea—Gigantopteris共存分布区。根据大羽羊齿植物的地理限制、叶相特征和其他标志重建了华北板块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的古气候分带格局:其东南部(Ⅲ区)处于无季节性分化的热带雨林气候,并逐渐向西北过渡为萨旺纳气候(Ⅱ区)和热带草原气候(Ⅰ区)。上述古气候分带的现今取位方向(北东向)是华北板块于二叠纪的北向漂移过程中,伴随35°~45°逆时针旋转造成的。正是这种运动机制,使得华北板块逐渐脱离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成煤气候带,导致早二叠世早期广泛存在的聚煤作用,在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早期收缩至现今华北地台的东南一隅。   相似文献   

17.
藏南舌羊齿植物群的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自西藏南部定日县和定结县的舌羊齿植物群已由徐仁进行过研究(1973,1974,1976)。考虑当时文献资料的欠缺和近年来南半球舌羊齿类植物研究的新进展,作者重新审查了全部化石,对某些属种作了修正,并相应地对含该植物化石的地层时代也提出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8.
浑江上游的纳缪尔期沉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武仁 《地层学杂志》1992,16(1):31-40
<正> 杨敬之等(1962)指出:“本溪群标准地点本溪在Eostaffella subsolana带之下,很可能有纳缪尔期沉积”,最近在浑江上游证实这一推测。近年来在浑江上游咋子矿区和六道江等地的钻孔揭露出本区的“本溪群”最大厚度为224m。一般有7—8层灰岩,在含Eostaffella subsolana灰岩之下还有2—3层,在含(竹蜓)灰岩层之下采到很多植物化石,多是欧洲维斯发期早期分子,也有一些是欧洲纳缪尔期分子。浑江上游的“本溪群”可分为:上部由灰岩、泥岩、粉砂岩及灰白色砂岩构成,富含(竹蜓)、腕足化石;下部多为灰绿色砂岩、粉砂岩、黑色泥岩及紫色花斑状铝土质岩、含网羊齿和脉羊齿为主植物化石,往往有2—3层灰岩;底部为灰色砂岩、黑灰色泥岩和铝土质岩,含纳缪尔期植物化石。  相似文献   

19.
华南二叠纪的植物化石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华南二叠系分布广泛,化石丰富,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笔者通过对湘、粤二叠纪植物化石的研究,结合对其中的动物群综合分析,认为华南二叠纪植物群在不同时期的组合面貌差异较大,可划分为四个植物组合。一、华南二叠纪植物化石组合的划分和时代1.三角织羊齿-带羊齿组合(Emplectopteris triangularis-Taeniopteris Assenblage)此组合为李星学(1963)建立,重要分子在华南早二叠世早期的栖霞组梁山段(马鞍  相似文献   

20.
贵州安顺新民剖面大隆组海相地层产出一批丰富的植物化石,以裸子植物和带羊齿类为主要成分,另有石松纲、楔叶纲、真蕨纲和种子蕨纲,与国内外同期植物群对比发现,华南、华北和欧美地区植物群同反映出晚二叠世末松柏类进入繁盛期,属级成分的差异应为生态气候所致,新民植物群生活型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局部的高地生长着松柏类等旱生群落,湿水沼泽旁乔木、小乔木、树蕨和灌木植物发育,对其反映的气候信息分析表明,华南晚二叠世已不及之前的湿热,为早三叠世干旱的气候类型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