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最新的分类系统,对中国典型洞穴鱼类名录、分布、受胁状况及部分特征进行了整理。结果表明:中国境内已发现典型洞穴鱼类2目4科13属90种,其中鲤科的金线鲃属(38种)和条鳅科的高原鳅属(25种)为物种数较多的属。典型洞穴鱼类的体型较小,数量稀少,分布狭窄,研究资料很少,63%的种类的受胁等级数据缺乏或未被评估。对鳞片、眼睛和体表色素的统计分析显示,这3种形态特征的退化情况并不同步,推测它们在洞穴鱼类的演化过程中可能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2.
浙江洞穴蜘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樟福  张贞华 《中国岩溶》1994,13(4):369-374
本文记述了浙江洞穴蜘蛛14科19属33种,其中无眼弱蛛、太真弱蛛、妙石弱蛛和灵栖弱蛛为真洞穴性蜘蛛。通过对25个洞穴调查,在石灰岩洞穴采集蜘蛛标本29种,火山岩洞穴采集16种。了解到形成两类洞穴蜘蛛种类差异,既涉及洞穴大小、稳定程度,又和洞穴口与外界接圾面积有关。洞穴蜘蛛主要分布于浙西岩溶洞穴带。   相似文献   

3.
滇东南岩溶地貌发育,岩溶洞穴是该区典型空洞体系。文章以滇东南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典型岩溶洞穴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学理论和地球化学分析,对该区地貌特征、成因及演化机制开展科学研究。研究表明,NW向的张性断裂、区内可溶部分最高个旧组碳酸盐岩以及杨柳河向西流动的水动力作用是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洞穴发育的主要成因;全新世中期6 kaBP以来,该地区洞穴演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主体形成时间为6~4 kaBP;此外,建立石洞洞穴与地下河发育模式。本次研究对南洞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北京石花洞是中国北方已探明洞穴中次生碳酸盐沉积规模最大、种类最丰富的洞穴;石花洞的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我国北方岩溶洞穴中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7月,为了获取石花洞发育规模、空间结构等基本数据,采用国际通用洞穴测量方法,运用激光测距仪、罗盘和倾角仪,辅以Onstation洞穴绘图软件和ArcMap10软件对石花洞洞穴开展了全面的调查和测绘。结果显示:(1) 石花洞洞穴系统整体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长度为5 639 m,洞底投影面积为37 096 m2,洞底高差为172 m,洞内最高点海拔约为265 m,最低点海拔约为93 m。洞穴系统的发育演化主要受地层产状与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层控制;(2) 石花洞洞穴系统分为五层,自上而下,各层洞道平均海拔依次为249 m, 211 m, 154 m, 111 m和95 m;(3) 最底第五层季节性地下河洞道长1 638 m,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贯穿整个洞穴系统,依干湿季水文条件的差别,地下水以季节性涨落为主要特征,有多段有水通道;地下河道下游末端为叉状河道,崩塌明显,洞壁上无明显流纹发育;(4) 综合石花洞地下河走向和流向、洞穴发育控制因素和区域地层产状特征、石花洞与周边洞穴的空间位置关系,推测孔水洞是石花洞洪水期的排泄口。   相似文献   

5.
广西岩溶洞穴及其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广西岩溶洞穴特点广西岩溶面积约 9 7× 10 4 km2 ,洞穴化程度非常高 ,呈水平廊道或垂直竖井状发育 ,其中以水平洞穴为主。分布密度居全国前列。从地理分布上来看 ,桂西北峰丛山地区的洞穴形态为漏斗、竖井 ,地下河洞穴十分发育 ;桂东北及桂西南峰林石山地区的洞穴类型复杂多样 ,与区域岩溶地貌发育相一致 ;桂东南弧峰平原地区洞穴化程度高 ,但洞穴规模稍小。岩溶洞穴具有较大的厅堂空间。如凤山县的干团洞内的最大厅堂达 370 0 0m2 ,而据最近探险成果显示 ,乐业县大石围洞穴厅堂可能是至今已发现的洞穴中厅堂最大的。洞穴有干陆洞 ,…  相似文献   

6.
王华  杨琰  张会领 《地球学报》2005,26(Z1):205-208
桂林地区曾是古人类活动活跃的地区,据可以断代的古人类洞穴遗址统计,发现桂北地区大部分的洞穴遗址其年代的下限都在距今约7000a 左右,此后古人类离开了洞穴,史前文化也随之发生了重要改变。影响古人类演化的因素鹅很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古人类离开洞穴,改变生活习性,这一问题一直都是困扰考古学界的难题。本文通赤研究桂北地区洞穴遗址的堆积特点,结合洞穴沉积-堆积物的特征及其孢粉记录的古气候信息,探讨了季风气候变化对桂林地区古气候变化的影响作用和气候演变历史,揭示了桂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季风气候变化时间序列和突变事件以及对古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距今7000a 左右为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东亚夏季风强盛,气温升高,桂林地区的降雨增多,一方面由于地下河水位升高,淹没了穴居洞穴,其次是由于降雨增多,导致洞穴湿度增大,从而迫使古人类搬出洞穴。  相似文献   

7.
赵阳  张媛媛  赵亚辉 《中国岩溶》2021,40(6):1032-103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是全球范围使用的有效评估物种灭绝风险状况的正式标准,但对于洞穴鱼类评估在实际操作层面仍面临很大挑战。文章回顾了中国洞穴鱼类的现状以及红色名录评估体系对洞穴鱼类评估存在的问题。基于IUCN红色名录濒危评估体系,根据物种分布范围、受威胁因素和物种生活特性等,构建了中国洞穴鱼类濒危等级评估方法。同时选择两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小眼金线鲃和无眼金线鲃作为评估范例,在实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两种洞穴鱼类濒危等级进行重新评估。结果显示,小眼金线鲃评估等级为濒危(EN),无眼金线鲃为极危等级(CR),对比《IUCN红色名录》等评估结果,濒危等级均上升。建立适当的洞穴鱼类保护区或单一分布洞穴的封闭等手段,将能发挥重要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多期次风化壳岩溶洞穴层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洞穴层是识别多期次岩溶旋回的标志,是岩溶旋回连接沉积旋回及周期性海平面变化的纽带。本文通过古地貌恢复,将从钻井剖面中识别的洞穴层归位到早石炭世古地貌剖面中,根据洞穴层总是沿稳定古潜水面发育的特点划分对比洞穴层。通过洞穴层的形成条件、充填结构分析,推断洞穴层发育序次、洞穴层与其同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的时空对应关系,并据此对洞穴层进行盆地范围内跨地区对比、总结斜坡及岛屿两种不同的洞穴层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海西期,塔北、塔中、和田古隆起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陆块内部发育了3个期次的风化壳岩溶洞穴层,其序次为下老上新,它们是在早石炭世间歇性海平面上升过程中形成的,其同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分别为下石炭统东河砂岩段、生屑灰岩段、下泥岩段中上部。洞穴层内部多旋回“坍塌角砾-地下河沉积”组合是斜坡内陆区潜流面的迟后上升效应,洞穴层与洞穴等时层的时空对应关系对于大型古岩溶事件的断年及洞穴层的分布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铁英 《中国岩溶》1990,9(4):363-365
<正>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岩溶洞穴的开发也随之增多。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岩溶洞穴的自然景观,在开发建设中就要进行详细的勘察测绘。 我们为北京西山“潜真洞”的开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勘察测绘工作。现就我们在“潜真洞”开发中根据勘察设计、开发建设、参观旅游三个阶段对测绘图件的需要所作工作的内容及采用的勘察测绘手段和取得的效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洞穴形态量计解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洞穴形态量计的最基本参数是长度、深度、高度和坡度,借助洞穴专业软件可进行洞穴的投影面积、洞道空间体积、洞道极点投影面积、洞道极点岩体体积等其它基本参数的量计,以及洞穴扩展参数包括洞道的比容积、网密度、面密度和体密度的量计。利用这些形态参数,可以对洞穴进行更科学的统计、形态特征分析、开发利用价值评估。通过选取深峰丛洼地区、中等深度峰丛洼地区和浅峰丛洼地区以及峰林平原区的地下河洞穴进行量计,并对量计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洞穴的比容积与洞穴的流域面积、石峰的相对高度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而洞穴的网密度、面密度,尤其体密度与洞穴深度有着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