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南地区约占全国国土面积24%,人口占全国15%,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都要求进一步加强西南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西南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西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讨论了西南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发展战略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海国土资源》2005,(4):37-37
西部12个省(区、市)国土面积达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西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28种,在45种主要矿产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煤、铜、磷、钾盐、锌、铅、镍、稀土等27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1.5%,天然气储量占71.9%。目前已建立了一批能源化工基地、大型钢铁基地、大型有色金属基地和大型磷化工基地,对保障我国国民经济与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然条件和自然特点决定了中国生态环境有特殊的脆弱性。中国的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3%,荒漠化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7.9%,水土流失面积占37%,55%的面积不适宜人类居住,森林覆盖率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据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里,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0,(2)
环境地质问题是以人—地二元相互关系为根本、促进人类与地质环境协调共处的重大课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地质学界的高度关注。为进一步揭示生态脆弱区的环境地质问题,本文以生态脆弱区的典型地区——河北坝上为依托,通过广泛收集资料、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测试等方法,初步查明和掌握了坝上地区的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以及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化、土地盐渍化及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地质问题,针对地质环境条件和产生的主要环境地问题的不同,分区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相关部门制定坝生态脆弱区地下水和生态环境地质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及演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西部地区地质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种类繁多,严重制约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的实施.本文以西部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发育的地域性特点为线索,分析了西部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发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王作堂 《四川地质学报》2005,25(1):16-18,26
从生态环境地质的角度出发,指出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在缺乏生态屏障保护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天然植被的大量掠取,诱发和加重了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和防治对策,并提供了典型实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松潘-甘孜造山带的西康群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6.25%,主体为一套复理石建造,南美波哥大海槽下白垩统沉积地质特征与西康群很相似,为配合地矿部目前开展的“第二次填图计划”,特节译此文,供西康群研究及专题“造山带与非史密斯地区填图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半干旱区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可是,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利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从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容量的角度出发,对该区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和演化模式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模式。在调控社会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生物资源,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抑制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力,使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重建,建立起稳定持续发展的农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地质通报》2007,26(3):I0001-I0001
会议主题: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会议议题:●活动构造与重大工程建设●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环境工程地质●荒漠化地区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山区村镇建设中的地质灾害●资源能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文化遗产保护的地质工程●海岸带地质环境与经济开发●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工程地质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工程地质学报》2007,15(1):76-76
主题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议题●活动构造与重大工程建设;●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环境工程地质;●荒漠化地区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山区村镇建设中的地质灾害;●资源能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文化遗产保护的地质工程;●海岸带地质环境与经济开发;●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工程地质理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区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脆弱 ,地质灾害多发性强 ,危害严重。治黄重点在中游 ,中游关键在地质生态环境的改善。笔者较系统论述了本区自然地理、国土资源、区域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特征 ,黄土高原隆升机制和地质灾害、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了基岩及第四纪地质、矿产和景观旅游资源、生态地质等地质生态综合调查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地持灾害多发性强,危害严重,治黄重点在中游,中游关键在地质生态环境的改善。笔者较系统论述了本区自然地理、国土资源、区域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特征,黄土高原隆升机制和地质灾害,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基岩及第四纪地质、矿产和景观旅游资源、生态地质等地质生态综合调查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论岩溶石漠化地质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03,20(2):63-67
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地质条件和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文以贵州省岩溶石山地区为例,根据石漠化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石漠化的地质成因、区域地质背景以及地质背景研究在石漠化防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运用脆弱生态环境成因指标划定了我国脆弱生态环境的分布范围,并对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论是脆弱生态贫困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的大小因不同地区的不同工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农业比重和不同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而不同。一般地,在工业和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比重大,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好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生态环境与贫困的相关不明显,反之,在工业和经济落后,工业比重小而农业比重大,地  相似文献   

15.
    
<正>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碳酸盐岩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和地下水等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给地表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我国碳酸盐岩分布广,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碳酸盐岩的孔隙、溶隙、溶洞等是各种资源的重要赋存空间,但存在分布空间不均匀、探测难度大的问题。分布面积广和沉积厚度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又可作为CO2地质封存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6.
石漠化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石漠化的研究现状出发,依据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特征,着重分析其主要控制介质为岩性、构造、地貌、气候、岩溶、地下水、植被等自然介质因子与森林砍伐、高坡开垦等人为介质因子.石漠化是以岩溶山区脆弱的岩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内、外地质作用和人类恶性生态地质作用为驱动力,以资源退化和恶化为本质,基岩不断裸露,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过程.提出对石漠化的研究重点是成固机理研究,对石漠化的防治应着重于对石漠化的驱动力及其主异因子的防治,阐述了治山必须先治水等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祝词     
《中国区域地质》作为定期刊物和读者见面了,这是值得祝贺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是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它不仅对地质勘查工作和地质科学研究,而且对经济建设规划和合理布局都有重要意义。建国卅多年来,我国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比一百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完成国土面积的98%。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完成国土面积的65%,调查成果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干旱半干旱区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可是,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利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从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容量的角度出发,对该区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和演化模式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模式。在调控社会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生物资源,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抑制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力,使该区农业生态环  相似文献   

19.
大开发与西藏的地质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塑造出西藏特殊的地质环境,西藏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类型较多,危害甚大,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泥石流,崩塌、滑坡,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冻胀融沉,盐碱化,碎石流,冰湖溃决,地震等,西藏高原分布有非常丰富的地质遗迹,其中地质地貌景观和现代冰川可谓全国之冠,西藏区内已知有各类地热显示区600多处,天然饮用矿泉水在西藏也广有分布,西藏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脆弱性的特点,目前在总体上呈衰退趋势,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对外界干扰十分敏感的典型地区,为此,本文提出了西藏地质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地质环境的“屏障”,对地质环境起着保护作用。当生态环境的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或大气降水与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时,将导致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土壤退化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载体”,对生态环境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成土基岩是除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外控制森林植被种属与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地质体特征与水文环境、地质背景与社会经济状况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依从联系。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是环境体系中的两个方面。生态环境的恶化将导致地质环境的脆弱,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控制着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